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方式就是撤点并校,把一些教学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撤并到一所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并集中资金、校舍、教师以及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舒兰市第21中学是一所地处两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县(舒兰市、榆树市、五常市)交界处的农村初中,自2001年起,学校确立了“优化三级教学管理,激发师生内在潜质,以质量强校兴校”的发展战略,以教学管理为核心,不断优化了教学工作的一级“决策管理”,二级“调控管理”和三级“执行管理”,使学校走出了低谷,告别生源外流的历史,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初中优质化发展的办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是合理布局农村中小校的前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师资力量的重组、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同时,在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对教师、办学条件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有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方式就是撤点并校,把一些教学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撤并到一所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并集中资金、校舍、教师以及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使我国原来以“乡”、“村”为单位设立的中小学教学点的政策不再适用。面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办学难题,集中办学成为必然选择。而学校撤并后,学生面临的上学路途远、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促使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必走之路。200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教育投入最大的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如今,此项工程已惠及了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23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6.
江城 《今日教育》2005,(9):13-13
重绘基础教育资源谱:2005年万州区实施了基础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方案。全区共整合撤销中职学校4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4所,小学附设初中部3所;合并初级中学6所(其中3所与本乡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制学校);全区农村小学(含九年制学校)由141所减为81所。由此,教委管理的国办法人资格学校由233个减为157个,有效削减法人单位76个。其中在调整农村小学管理体制中注销60个,在布局结构调整中注销19个,合并新组建九年制学校3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整明显,数量仅为五年前的40%,在校生规模下降26%,校均在校生规模在大规模结构调整后增长了82%,职业教育资源在调整中得到重组。普通高中发展较快需求较旺,数量增长20%,在校生规模增长55%,校均在校生规模增长30%。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面对学历教育生源减少的现状,努力做大做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呈现出多种办学模式并重的特点。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社会评价、布局结构、培养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难点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动态资讯     
吉林省全哲洙副省长提出要打破各种界限实现职教资源重组 本刊讯(记者吴玲):2000年3月14日,吉林省教育工作会议在长春市召开,全哲洙副省长到会并作了讲话。他强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今年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要加快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资源重组,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规模效益。要通过撤、并、联等措施,撤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办学条件极差的学校;停办三年以上未招生的学校;通过合并或联合组建规模大…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农村独生子女户也在逐年增多,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适龄儿童入学人数从90年代中后期将逐年递减。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聚集,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村办小学生源不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农村中、小学进行适当的布局调整。学校调整以后,教师资源的重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借此时机优化配置教育的人力资源,是摆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将以钟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浅探讨。据我们预测,钟祥市1999—2005年中、小学布…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反思这次大规模撤点并校工作对农村文化的消极影响,认为"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应该也能够对农村文化困境的突围有所担当,即通过科学、稳妥地恢复或重建一批农村学校,为农村文化立魂;培育为全体农村儿童服务的学校文化,接续农村文化发展的血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的活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尽教育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