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汉语“把”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总结归纳了4大类13小类能够充当"把"字句谓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搜集《庐山远公话》"将"字句的基础上,从种类、用法两个方面对其中的"将"字句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和探讨。根据"将"字后的宾语与主要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庐山远公话》中的"将"字句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又通过分析研究,初步探得"将"字句在唐代的使用状况,窥见其对唐代口语实际面貌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刘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49-150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2年十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报告中把字句进行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得出报告中把字句宾语多由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组成;把字句结构为单一型处置式,其主语通常省略,主语与宾语的关系通常为施事与受事关系。  相似文献   

6.
"把"字句的语义研究一直是"把"字句研究的中心议题。本文通过对"把"字句的各段成分的考察后发现,"把"后名词宾语的受影响性和"把"前名词主语的意愿性是制约"把"字句语义的两个关键因素,前一个因素将把字句宏观分成描述类与结果类;后一个因素将结果类"把"字句进一步分为表处置义和表致使义两种。我们通过对"把"字句事件结构的描写与刻画,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把"字句的语义表达。  相似文献   

7.
朱乐亚 《海外英语》2022,(19):84-86
该文从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MCCG)的角度来分析汉语“把”字句。该文认为“把”字句都是原生成的,MMCCG是单层结构语法,它确保汉语“把”字句的原生成性,而其本身并不涉及移位、删除等句法操作。文章进而从三个方面对文章观点进行说明:第一,从所有格提升、移位假设、空算子移位三个角度综述前人研究成果,从而指出汉语“把”字句是基础生成的,“把”是把字句的指示词;第二,在MMCCG框架内,从句法上验证了“把”字句的原位生成性;第三,借助广义斯科伦项理论,从语义上构筑了主要动词的直接宾语和主句主语的各种不同关系,比如:领属关系和同指关系。此外,MMCCG是彻底的词汇化理论,各种“把”字句可处理为同一语义而采用了不同的句法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王迈 《文教资料》2010,(29):53-54
“把”字句主宾语的施受事不固定,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固定。多种特征表明:“把”字句的语义原型应为“不同类个体之间竞争关系的表达”。竞争双方由“把”字关联。竞争方式由动词指明,竞争情势的优劣由动词后的补语决定.主语总是竞争的优势方,劣势方则成为“把”字的宾语。竞争的结果是“把”字句不可缺少的语义常项,由动词补充成分表达,这是“把”字句不能出现光杆动词的深层语义原因。  相似文献   

9.
“到+L”的不同语义指向使“把”字句“S+把0+V+到+L”位移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也使位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理解这类“把”字句的两个变式。  相似文献   

10.
徐辉 《文教资料》2008,(7):32-34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点的一种句式,本文着重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分析"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介引宾语和"把"字句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分析了书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并将《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与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探求“把’’字句从明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的发展道路作为一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形态:一是凯末尔主义的激进世俗化;二是以世俗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温和伊斯兰主义。土耳其能够发展出一种模式,首先在于它成功地进行了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它涉及到的问题,是作为传统帝国统治民族的土耳其人如何在后帝国时代建立新的民族认同。对土耳其模式的两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对土耳其政教关系(世俗主义)的观察,它涉及到的问题是土耳其如何通过世俗化建设一个现代国家。土耳其政教关系的发展反映的是土耳其模式的动态性。只有综合看待上述内容,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土耳其模式。总结和研究土耳其模式对于中东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你这(个)+NP"结构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你这(个) NP"这一特殊结构形式,具有很浓的口语色彩和很强的表现力,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它进行分析考察。句法上,它与"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有关联;语义上,它主要表达说话人内心的愤怒和强烈不满;语用上,它主要用于面对面的对话中,既具有指称功能,又具有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译佛典中,"譬喻"虽有多种含义,但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立的叙事文体,其性质则相当于中土固有的寓言,且具有独特的文体表现:如从组织结构言,可分成原始例证型、独立完整型和变化复合型;从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对应关系看,则有一一对应、一多对应、多一对应、双重并列及多重对应等关系;从寓象与寓意关系的生成机制看,则主要表现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关系联想.  相似文献   

16.
英语双及物句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英语双及物句式和双及物动词的分析发现,能进入双物句式的动词只有少数词义是直接的。给予”义;接受者和受事者之间可以存在领属关系,也可以有平行关系,施事者和接受者也可以是同一人。  相似文献   

17.
“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句子的深层语义关系 ,可把“给 +NP”中NP的语义范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按照句法语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名词短语以“格的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格的关系”即不同的语义范畴 (《“格”辨》 ,2 4页 )。按照这个原则 ,可以把“给 +NP”中的NP划分为 :〔对象〕、〔施事〕、〔受事〕 ,以及语用成分。其中“给 +〔对象〕”是“给+NP”结构的主要用法。第二层 :〔对象〕范畴进入组合后 ,由于动词选择限制关系不同 ,又可以次范畴化为 :〔受物〕、〔受益〕、〔受损〕、〔朝向〕等几个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给”字句的一些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8.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generalized implicature and 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The implicature can be generated through observance or flout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more specifically,the maxim of quantity,quality,relation and manner.The paper explained how the implicature generated by analysis of the movie "Titanic".  相似文献   

19.
试论"状--动--宾"结构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状-动-宾”结构是不是多切分结构,应该从结构,功能,意义三方面来衡量。对多切分的“状-动-宾”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时,应该根据“状”,“动”,“宾”这三者之间的语义疏密关系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马建忠在区分转词和止词时,使用了形式和语义两个标准。同属于双宾语的句式“子哙不得与人燕”和“后稷教民稼穑”在《马氏文通》里,“人”和“民”分别被看作“转词”和“止词”。本文分析了这两种句式的差异,同时解释马氏这种分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