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管理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此,须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一是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夯实大学生就业素质;二是优化层次类型结构,以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三是优化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强化中西部人才培养;四是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统筹高等教育事业问题上,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决策基础问题,也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当前,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集中表现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结构与高等教育规模、层次、学科专业、水平结构的冲突,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在招生、就业以及服务地方等方面面临严重的矛盾局面。随着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这方面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从理论上构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地方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正是地方政府科学统筹本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998-2007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大幅扩张,各层次比例关系、各科类层次结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类层次结构上表现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心出现下移的特点.形式结构上,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与在校生数、高等网络教育的在校生教、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公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民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均呈现增长趋势.科类结构上,各学科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快,而理论性强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布局结构上,全国各地区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各地区的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10万人口在校生人数绝对差距不同程度增大.但相对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基数较大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基数较小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总体上持续增长,梯队层次明显.从1998-2007年这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政府通过制定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步入了大众化教育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结构失衡、质量下滑、效益低下等。文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用定性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四要素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坚持结构优先的原则,并通过结构的优化来促进其他三要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高等教育结构看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时下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困扰政府和高校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争论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导致就业率下降,也对高校专业设置不当、培养目标错位、大学生就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竞相追求高学历,形成人才高消费现象等提出质疑。这里既包含了教育问题,也包含了社会问题。总之,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只就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的关系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说过,美国早在有众多人注册入学之前就建立了大众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和结构框架,所需要的只是发展。但在更多的国家包括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当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这些国家人为推进的过程,当15%、30%、60%成为政府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而非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时,这一些国家都还未建立起一个与数量扩张相协调的,适应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什么是适应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呢?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应当是一个“入口”和“出口”协调的结构。“入口”即招生,由什么类型的院校来承担扩招的任务;“出口”即就业,规模扩大后的高等教育是否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人才。由于缺乏一个兼顾“入口”和“出口”的,与大众化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单纯数量扩张的“大众化”发展必然带来种种问题,就业问题首当其冲,主要表现为:由于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而引发的就业难问题,以及由于结构性问题所造成的教育过度而引发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并根据这几方面较长时期发展需要,来调整各类学校,各种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规模,作出各种不同学习期限的安排。一、四化建设迫切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7.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6):86-89,78
该研究运用统计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使高等教育结构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就业情况已经接近轻度警情与中度警情的临界点,但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间还是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存在显著的共变关系,同时,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关系。对此,社会各界需要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关注,但也不应过度夸大"就业难"现象;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快地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高等教育部门应明晰和强化市场需求信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且调整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大学生就业评价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福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给高等教育结构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福建高等教育结构现状的剖析,认为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在思路上理清下列问题:采取超常规发展策略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充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研究》2014,(5):F0003-F0003
《区域高等教育的规模控制与结构优化》以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力求从理论、实践和政策层面,对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合理性及其结构布局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并以辽宁为例,对2f)11—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的合理规模和结构调整方向进行研究与预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存在着学科专业结构滞后、层次类型结构模糊、地域布局结构失衡、管理结构不完善等四大问题。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是人才结构性错位问题,是高校培养人才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构问题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人才结构等重要方面。和谐社会建设对高职教育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即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结构,要求高职教育从中心城市向城郊拓展;办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完善层次结构,兼顾就业与升学功能;专业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多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职教育如何健康发展的对策。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与就业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及2020年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经济相结合的最直接的教育形式,是最易实现教育产业化的教育类别。由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直接进入市场,服务于经济,检验于竞争,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职业教育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市场需求,就应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声誉、专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受毕业生规模、教育质量、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03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波动频繁,且整体水平不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师生比与就业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表征产业结构的第三产业比重则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合理控制毕业生规模、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科学分配教育经费等资源以及加快经济增长均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教育成本和就业风险是农村家庭在选择高等教育时面临的两个基本约束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日渐提高,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加而日渐增大。这两个约束条件的变化决定着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选择。由此,政策制定者应该继续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sc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higher education by investigating those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2010–2011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shows that two variables –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er full-time faculty member – consistent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s, even after location and type of school are controlled. Although scholarship rates also affect employment rates positivel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er industry–academe liaison officer does not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Moreover, as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or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increases beyond a certain level, graduate employment improves at an increasing rate. The two variables also affect the employment rate interactively. At a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per-student expenditure, employment rates increase even as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rises. However, at a relatively lower level of per-student expenditure, employment rates decline as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rises.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fisc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accord a much greater weight to these key variables when selecting and assessing institutional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亟待加强。内涵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工程。抓内涵建设就要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战略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紧张局势,必须对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其包括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就业服务、缓解区域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扩大高中阶段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凰  傅岩  彭向东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1):30-32,40
从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规模、经费、师资和质量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地区(布局)结构的影响两方面探讨了人口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无锡区域经济为基本观察点,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成因、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互动关系作系统调研,并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在区域经济结构、教育市场结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并在互动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