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韩国语专业教学很多年了,从曾经的稚嫩到如今的思考与谨慎,公开课成为了我提高和进步的一个载体。本学期照例要开设一节面向全校的的公开课,于是我选择了11级学生的韩国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公开课内容。由于视听说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选择了有一定韩语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开课。其实在选上这节公开课前,我也是无比纠结的。第一是我从来没有将视听课程作为公开课上过,因此没有任何的视听公开课的经验;第二是因为我深知公开课更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性和学生活动的活跃性。而我所带的高年级班级由于种种原因只有五个人参与公开课,虽然平日上课学生也非常积极,但如果是公开课,也许看起来过于惨淡了些。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名师的公开课,他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课文内容讲解的深入浅出、教学环节的衔接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也许是因为上公开课,下面的学生有点紧张,很多地方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下课后该老师不断抱怨:“今天学生不太配合,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此我不禁产生了疑惑:“课堂卜究竟谁该配合谁?”  相似文献   

3.
学期工作结束了,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要说今年教学工作的感想,一言以蔽之,公开课教学特别多,但也总算由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整整一年,我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没完没了的公开课,让我承受了伤筋动骨之痛。说伤筋动骨,一是因为累。一堂公开课从钻研教材,梳理思路,到设计教案,试讲,修改再到最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为什么在公开课上自己总是失败,为什么公开课上自己的表现连平时都不如?公开课上,我作为教师,不会微笑了,不会讲话了,声音是颤抖的,更不会开玩笑了,甚至都没有了讲课的衔接与过渡。学生也觉得我和平时一点都不一样,甚至有点陌生感。怎么会变成这样,我原来的课堂不是这样的。原来是很放松的,自己轻松,学生也是轻松的。是因为心理太过紧张;是因为不够自信;也是因为自己不够勇敢。固然,教师的心理素质的确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展开。但我觉  相似文献   

5.
提起公开课,所有的老师都似乎有话要说,话语中时常带着欣喜、辛酸、无奈。它是一个既让我们欢喜,又令我们忧愁的家园。几多欢喜,几多忧,请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也许是年过不惑的缘故,只感觉心中的激情开始一天天远逝。课堂,慢慢地成了一种可以闭了眼睛完成的技术活儿,于是我想,我是不是需要上一些公开课了,因为公开课能使我变得赋有激情。从工作的第三个年头算起,已无法统计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我是一个个性孤傲的人,公开课,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教科书握在手中,一遍遍地诵读,一点点地找寻心中的触动。很多…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这是一堂非常难忘的课,这是一堂不像公开课的公开课,一次非常特殊的公开课体验。从传统的标准来看,这堂课也许不算成功。因为从始至终课堂上都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谈不上精彩。但是,我自己却为这堂课评  相似文献   

7.
日本之行     
我到日本旅游已经是去年暑假的事了。也许是因为中考过后,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也许是因为这次出游的路线、景点及服务都不错;也许是因为景点本身就很漂亮……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日本岛的确是一个吸引游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生:(朗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相似文献   

9.
难忘《再见了,亲人》一课,不仅是因为作家魏巍的深情叙述,也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后来,这一课我又听过几次,竟发现自己对它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一些知名教师在公开课中的多次重复,也许大家觉得比较时尚,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三句问话:一是你最喜欢学哪一段?二是你感悟到了什么?三是你想对他说什么?由于听得多了便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为什么,近来常常怀念我读初一时的四位语文老师,也许是因为我教了一辈子语文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我年龄大了,快退休了,也开始怀旧.  相似文献   

12.
也许心中一直装有“要当名好教师”的信念,或者是天生就喜欢孩子们的缘故吧。自从我一“沾”上教师这个职业,就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着好的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还是从别人的公开课中学到经验。  相似文献   

13.
秦爱玲 《语文知识》2016,(21):77-78
今年,学校开公开课,我选择黄飞的小说《甜甜的泥土》作为阅读对象。这篇小说,被选编在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第12课。我选择这篇课文开课,是因为我在各地的公开课上多次听到老师们执教《甜甜的泥土》。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因为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失利,情绪有些低落,也许是因为今晚的月色很美,我不知不觉间脱离了室友们回宿舍的队伍,一个人踟蹰在校园的小径上。月华如水,泻下一地的斑驳,星星点灯的宿舍  相似文献   

16.
记忆中一直保留着这堂课,它如风中摇曳的风铃,声音清脆而悠远…… 这是一堂公开课。当初选定上《四个太阳》是因为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阅读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充满童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前我和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想着公开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走进三味书屋,感受压抑的氛围生:(朗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  相似文献   

18.
梦开始飞翔     
也许是累了,倦了,我沉沉地睡了……不知睡了多久,当我醒来的那一刻,我傻了,彻底傻了,或许是因为花的芳香,或许是因为泉水的欢唱,或许是因为我变成了一只虫的惊奇。开始,我以为这只是梦,可是无论我怎样挣扎,都还是小不点儿,我才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变味的公开课》,文章结尾处我是这样写的:笔者斗胆放言,当若干年后,中国教育臻于完善成熟之时,也是公开课的地位大大减弱,甚至消失之时。其实,当时不过是意气之言,没怎么多想。现在细细想来,还确乎如此。这一二年来,各类公开课活动.虽然依旧是热闹不衰,但其声势及影响面还是比前几年小了不少。就像是“超女现象”,狂热之后,一定会归于平淡和理智。试想,倘若再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看来真的要逐渐消失了。也许有人会有异议,咱们先莫争辩,先听我细细说来。  相似文献   

20.
上公开课,对于我这个有着十五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可紧张的,更不要说害怕了。可今天晚上却与以往不同,一想到明天的公开课,我心里就怎么也踏实不起来。这除了明天要面对的是省里来的幼教专家及同行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教学内容是全新的:教幼儿用彩色的沙作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