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书生“处罚”学生的启示刘岩波特级教师魏书生在1992年当代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作《语文教学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处罚:唱一支歌;寻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听后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  相似文献   

2.
“处罚”学生的独特艺术刘岩波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后受三种处罚: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听后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蜚声教坛的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和管理上,是以其思想先进、做法独到而著称的.他对犯错误学生...  相似文献   

3.
体罚和变相体罚在不少学校还时常发生。学生因为犯了错误,被教育者讽刺、挖苦、辱骂者有之;罚站、罚跑、罚面壁者有之;踢脚腿、揪头发、揪耳朵者有之。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极易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极端做法。在一些学校的一些班级还存在罚钱、罚物的现象。这种处罚与其说是罚学生,倒不如说是罚家长,因为学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教育并不否认处罚,适当的处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我们讲的处罚并不是指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有关规定,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动辄体罚、变相体罚和经济处罚,只能反映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无能与素质的低下。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大脑忙着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暇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和新我的论战。 ——魏书生  相似文献   

5.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总是感到有一些遗憾。在解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思想后,我更新了观念,转换了角度,从新学期开始,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及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理论,形成了一个新的班级管理思路。试行一段时间后,我感觉比以往效果要好很多。一、更新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们。魏书生老师的教育观就是为学生服务。从新学期开始,我努力改变思维定势,利用自习课,有意识地走近学生,接近学生,从学生心灵深处解读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慢慢地我感到,当教师诚心地与学生用心…  相似文献   

6.
利导思维是指把问题向有利方面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的是弊导思维,即面对事情时往往向不利的方面思考的思维方式。利导思维是一种乐观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许多事实证明,利导思维比弊导思维更有益。通过对魏书生教育文献的研读,我们发现魏书生是一个典型的利导思维者,可以说运用利导思维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魏书生教育艺术的精髓。他自己用利导思维思考事情,同时也把这种思维方式教给自己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利导思维,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看待人生、看待社会,使学生既自信又他信,始终充满着向上的动力。研究与学习魏书生的利导艺术,对提高班主任和教师的教育艺术境界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钱梦龙、魏书生教学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在教学指导思想上,钱梦龙把“训练”放在核心地位;魏书生强调“民主与科学”。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认识上,钱梦龙认为,学生是“主体”;魏书生认为,学生是“主人”。在教学实践方面,钱梦龙把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魏书生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是形成其不同教学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交流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深入了解形式交流和书面语形式交流便是两种成功的办法。本文运用了三个教育隶例论述了这两种交流形式在聋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使师生闻心心相通,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9.
一、魏书生对教育民主思想的认识 许多教师问魏书生:“你的课为什么讲得这么顺手?”魏书生回答:“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商量就顺手了。”商量的效应是什么?魏书生上完一堂课常常让学生总结这堂课哪里上得成功,哪里上得不成功,学生们说:“我们最满意的是老师上课跟我们商量,我们感到很高兴、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思维也就跟着转起来。”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商量的效应!商量的实质是什么?魏书生说:“和学生商量,就是实行教育民主。”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魏书生不仅仅把教…  相似文献   

10.
处罚与体罚     
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其错误言行的出现可以说是极为正常的,对其进行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中的常规。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对学生错误言行可以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以进行处罚教育。处罚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对策。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老师的处罚教育使得学生离家出走甚至于自杀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究其原因,不外乎有的老师忽略了教育动机必须与教育方式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体罚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于教师而言,什么方式的处罚才是合理的处罚?有没…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探索。”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倡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经历数学、探究数学。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做了初步的尝试,也做了一些小结,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这样就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互相配合,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写心理病历。”在这段话中魏书生把思想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比作为病人,那么给这样的病人看病的医生自然就是班主任了。  相似文献   

13.
从魏书生“惩罚”学生谈起临泉县老集一中邢秀,徐长兰魏书生是我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管理班级的方法独特、新颖、适用,收到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不久前,我们读了一篇短文;魏书生对班级里犯错误学生的“惩罚”。读后,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魏书生老师对...  相似文献   

14.
魏书生语文教学管理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语教学管理思想的根本特征是无管理的管理,其奥秘在于他在学生心灵深处点燃了求知欲望,深度唤醒其情意力量。他语教学管理思想中的三项基本原则,即:能本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有两种糊涂方式:一是假糊涂,即清楚问题糊涂教;二是真糊涂,即湖涂问题清楚教。本文就这二种教学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一、清楚问题糊涂教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只从正面反复讲,对错误之处进行教学辨析、归类、评讲,其效果不一定好,讲过之后,学生往往会重犯错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的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假糊涂”方式:根据学生易忽视、易错误之处,佯装“不露声色”地讲错,待出现问题,再和学生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  相似文献   

16.
差的学生人人讨厌,家长怒其不争气,老师恨其不成才,但当一种教育能够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时,就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但要想真正深入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那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所谓的赞美教育也并不是人人适用,直到我接触了这位学生才让我对因材施教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让违纪学生做三件事:一写一份情况说明书(不是常见的检在书);二唱一支歌;三做一件好事。这种教育方式在某些“严师”看来,未免太温柔了。然而,正是这种温柔的做法,才收到了“练其功、陶其情、促其行”的良好效果。优秀的老师不会因为温柔而失去威信;平庸的老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温柔的老师深请教育艺术,“躬自厚而薄资于入”,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温柔的老师润物天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温柔的老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8.
赵军 《考试周刊》2013,(93):184-184
<正>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高尚之爱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取得学生的信赖。换句话说,教师只有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因此,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灵活地采用以下的方式,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的秘  相似文献   

19.
处罚与体罚     
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其错误言行的出现可以说是极为正常的,对其进行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中的常规。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对学生错误言行可以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以进行处罚教育。处罚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对策。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老师的处罚教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惩戒”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在教育中,“惩戒是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向葵花认为,“惩,即处罚;戒,即警戒。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作为同一过程的手段和目的。惩和戒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正面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批评、处罚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