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  相似文献   

2.
童心是书     
片段一:“如果每堂课都这样上!”——解读童心 ”姚老师.如果每堂课都这样上.那就好了!“刚下课.一个孩子就仰起笑脸一脸期待地对我说。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举行“好书发布会”——学习给书分类——制作书签.展示交流。一本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好书.一次次愉快合作的经历让学生成了课堂、课外乃至整个生活真正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一次作文教研活动中聆听了一位老师的评课。这位老师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有些老师选用的范文起点太低,不能给学生有效的示范。教师应该大胆舍弃教材中不尽如人意的内容,多引入名家名篇,重组教学。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习作4“写一处秋景”.应该选用曹文轩等名家的作品来作范文.  相似文献   

4.
折纸     
1.数学课上,李老师给每名同学发了一张厚度为0.01毫米的长方形纸。 2.李老师让同学们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共对折30次,然后测量折成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在课堂上,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就非常亲切(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往往省去姓,很亲切地喊学生的名,如"小洁""文文"等等),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东龙口市技校一直把坚持搞好教研活动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学校专门成立了听课小组。结合教学对60名教师进行逐个听评,每学期对每一位教师听一次公开课,组织教师听3节理论观摩课,2节生产实习指导观摩课。每学期举行2次课堂教学经验介绍会,2次教学论文研讨会。使老教师言传身教,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直线上升。每学期初,听评小组都事先制订好教研活动的目标、计划,对每一堂课从教材、教案到作业都作出细致的周密部署和安排。注重教研活动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精益求精,注重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携带着时代的气息,鸣奏着改革的旋律,并溅着理性的浪花,已如钱江大潮滚滚而来。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价活动,聆听了12堂思想品德优质课,感受了扑面而来的新课改芬芳气息,领悟了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盎然生机。其中嘉兴市张老师的一堂“话说赞扬”课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这堂课较好地诠释了新课程的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启迪和感悟。一、尊重教材,超越教材,体现“以标试教”的新课程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历来以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课中引用的材料、数据较陈旧而显得“面目可憎”不受欢迎。这就给政治课老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政治课老师需要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学会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并有效运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那些闪烁着教者教研火花的精品课,给我很多启迪.其中“剪一剪、玩一玩”这堂课,不仅有效地诠释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更让我眼前一亮.现撷取其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开创一条既适合小学生特点,又能让学生将“学习热情进行到底”的途径呢?我觉得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出便于学生参与的活动步骤,创设一个活泼、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河南安阳市曙光学校张洋老师的一堂课,是真正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到底”,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根据张洋老师设计的活动步骤谈谈自己的肤浅理解。活动步骤一:上课后,张老师告诉学生要考考他们的“眼力”,然后拿出一只鸡蛋分三次放在讲台下、粉笔盒后面、自己的口袋里,让学生通过“G uessing G am e”来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接着张老师装做不服输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上,我“遇上”了蔡老师的“倒推”一课。活动的前两天,我在主会场听了8堂课,最后一天,我溜到了分会场。蔡老师在主会场上课时.我正在分会场最后一排.边看大屏幕,边和几位老师“聊课”——起初,对这堂课并没有太在意。当蔡老师做起了游戏,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  相似文献   

12.
近日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两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 片段一:"老师,我是按纸张的颜色来分的" 一位老师上"平行与垂直"一课。新课导入后,老师就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随意画两条直线。所有的学生都画完后,老师选择9位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不同画法进行分类。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把展示在黑板上的画法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3.
上教研课.虽然听课对象是教研组内非常熟悉的老师.但向来都是老师们害怕的事.原因是大家都担心自己的课万一没上好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校数学组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以课堂为素材.围绕主题展开交流.淡化对课好坏的评价.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下面是一次以“‘线’与‘块’的对立统一”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实录。  相似文献   

14.
张正勇 《江苏教育》2007,(10):35-36
近年来.数学校本教研常采用一种被称为“同课异构”的方式,即让几位教师就一个课题授课.以此分析教学、研究教法.这种方式让老师们从中体验到了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和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目标的可能性。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两节国标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又让笔者真切地感受了一回“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堂校内教研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者把握教材的能力很强.设计也非常精致.整堂课扣住“彭德怀背过脸去”这句话.以一点突破.透过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深沉情怀.整堂课的教学张弛有度.教者指导得体.学生朗读到位,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走进彭德怀的内心.  相似文献   

16.
一、缘起:自觉与不自觉的“逻辑顺序”纠结 杨羽仪的散文《水乡茶居》是上海市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分别就这篇课文各上了一次公开课。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些基本问题上.两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并未进行交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有很大差异。在这里,无意比较两堂课的优劣,也无意全面讨论二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而是试图聚焦和专门讨论两堂课“偶然”中互相映衬着所凸显出来的文本解读逻辑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17.
褚桂芳 《山东教育》2010,(11):52-53
当前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是解决教学教研孤军奋战现象的有效方式.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交流与研讨.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教研组开展的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借鉴了课堂比赛的做法,实行借班上课.以英语第六册Module 6 Unit1为授课内容。以下是由年轻的张老师出示的两节效果迥然不同的课堂授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源汇区教研室立足于教研活动本身,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本着“求是、求实、求新”的态度,在抓好常规教研的同时,在点子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研”字上出成果,在教研模式的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了以课题教研为核心的每单元一次中心教研,每月一次联片教研,每季一次开放教研,每学期一次同课教研,每年一次手拉手教研的“五个一”教研新模式。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课例研究是我园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123”课例研讨活动。即一个教学中心内容,两次反思.三次实践。形式有多人同课循环、一人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下面提供的是我园中班“多人同课循环”教研活动“玩气球”。这个活动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由看国外的一段录像而引发的,录像给了我们老师很好的灵感。大家就决定将录像挖掘、提炼,变成一节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张纯芬 《教育现代化》2006,(11):118-118
每一册教材上都有许多的课程是整理和复刊。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上切忌像“热剩饭”式的简单重复.一定要有新意.形式要多样化.可有什么方法,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能起到复习的作用呢?针对这一现象。我校五年级组的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研究内容是国标版第九册第22—24贞的“整理与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