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待记者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11月8日,我国的又一个记者节来临了,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记者节,那时是9月1日。1943年的记者节,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华日报》则发表了社论《记者节谈记者作风》。那时的记者节还有些国共合作的意味,党报通过纪念记者节,阐发了党报思想,提出了记者职业道德问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海峡两岸都有记者节。借内地记者节的来临,我与我带的两位学生,一位是来自台湾的研究生马正凯,一位是不久前在台湾访学两个月回来的博士生周俊,一起谈谈记者节。  相似文献   

2.
邱瑞贤 《青年记者》2009,(21):13-13
在第十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的记者生涯也跋涉到第八年。而立之年一跨而过,以新闻为业的大龄伪文艺女青年每每在坚持不懈奔赴一线战场、灰头土脸归来后的夜深人静时分,便纠结于一个现实问题:记者,我要做到多少岁?岁月如白驹过隙,人生步步为营。理想,依然在仰头高处,现实,却始终在低眉之间。  相似文献   

3.
你,带着编的心血.读的期待。迈着轻盈的步伐,从遥远的异地而来,轻轻地从我身旁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4.
记节前夕,《燕赵都市报》刊登了一篇署名黄山的时评《中国记八大“病”》。这“八大病”是:手质增“伸”病、软骨病、富贵病、膨胀病,懒惰病、谎言病、势利病、虚荣病。同一天的东方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刊登的同是黄山的时评,却成了《解析中国记十大“病”》。这一下,可把我闹糊涂了:作为中国记的一分子,我到底是患八种病,还是惠十种病呢?  相似文献   

5.
成为一名记者那年秋天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采访,手机里忽然收到一位通讯员的短信息。采访过后打开一看,原来不是采访通知,也不是报料,而是祝福语——祝福记者在自己的节日里一切顺利。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7,(21):F0003-F0003
11月8日是新中国第八个记者节,11月1日下午,《青年记者》编辑部、大众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邀请集团所属媒体的青年记者代表欢聚一堂,围绕"记者的能力与责任"的主题,畅谈一年来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因家境贫寒,1987年,16岁的我初中毕业后辍学了。辍学在家的我很不安分,想通过自学诗歌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经济的捉襟见肘,使我难以自学下去。1989年,我毅然背起书本和秤杆来到武汉,开始了打工生涯。  相似文献   

8.
陆亚男 《新闻世界》2013,(4):226-2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巨大的社会转型,记者的角色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近年来(2003——2012)《北京青年报》记者节文章为例分析新时期记者职业角色认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倩  李要师 《青年记者》2007,(21):19-21
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怎样,人们怎样看待记者,人们又是怎样评价记者?为了获取这些信息,《青年记者》在第八个记者节到来前夕,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的师生组织了这次"记者公众形象调查"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随机抽取600多个调查对象。其中济南市民占70%,另外30%来自全国各地的调查对象则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调查的。此外,还进行了个别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并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统计,力求真实、科学地反映记者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0.
观其 《青年记者》2006,(21):72-72
秋忙完了,农民兄弟又收获了一季粮食。 还有一个收获,农民兄弟不知道:在第七个记节前夕,《青年记》做了一个“全国新闻从业状况调查”,其中一调查项是:“您认为以下职业(包括教师、医生、记、政府官员、科研人员、警察、商人、工人、农民等共9项)哪类最值得信任和尊重”。综合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结果,来自全国的600余位编辑记,选择最多的是“农民”(顺便说一句,接受调查的记们是认真的,没有“恶搞”)。  相似文献   

11.
辛欣 《今传媒》2009,(12):42-42
浏览2009年10月20日《新商报》,被第15版上一篇报道《急等结婚却买来“凶宅”》的标题吸引了眼球。过去只是在鬼怪、侦探小说中看到的“凶宅”,怎么就会堂而皇之现身于号称具有“独到的魅力”的《新商报》上?  相似文献   

12.
李璐 《新闻世界》2012,(8):280-28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记者节社论(2001—2011)为研究样本,分析新世纪以来《南都》记者角色的嬗变。笔者认为,《南都》描述的记者身份经历了从追寻真相的单角色到与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相结合的多角色的嬗变。在中国政治、经济的语境之下,《南都》的记者定位最终超越了新闻本位,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参与者与改造者。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与张淑梅重逢时,寒暄了没几句,她从包里掏出了两个饱满红润的大苹果,说:“来,吃一个,这是临来前读者硬塞给我的。”就在当天,张淑梅参加了天津今晚报组织的“名记者与读者面对面签名售报”活动,喜欢张淑梅的读者听说她要坐火车进京学习,非要送她一兜苹果,推辞不掉,她就拿了两个。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2008,(1):F0002-F0002
新的一年开始了,《青年记者》根据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建议,版面上作了些调整。 当然,我们力求更内在的变化; 关注“趋势”: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变化,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办刊的肥沃土壤,也是我们办刊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9月9日是国家图书馆建馆98周年纪念日,国图决定,从今年开始,把每年的9月9日(馆庆日)定为。国家图书馆日”。届日寸,国图将举办“大匠天工——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荣登《世界记忆名录》特展”“记忆——国家图书馆建馆98周年纪念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并邀请读者参观总书库。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发展需要“高调”过节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职业吸引力调查:记者——失落的无冕之王》一文,本次调查显示,5%的公众将自己不选择做记者的原因归结为“记者门槛太低,良莠不齐”。18%的公众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记者职业。文章称,记者行业内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暗,在职业选择日益丰富的今天,记者若不恪守行业的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离社会公众的尊重会越来越远。另外,台湾“1111人力银行”9月31日也发布了一项针对560多位记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有高达63.74%的台湾记者想要转业。这就是今天的现实,记者这一职  相似文献   

18.
19.
在去年广东省记节的大会上,宣布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荣誉称号的记中,有《南方周末》的向郢。她写的《任长霞传奇》(刊于2004年6月3日的《南方周末人物》A3版)得到了普遍的赞赏。我读这篇通讯时,禁不住泪水盈眶。我认为此稿得奖,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20.
周晓天 《传媒》1999,(3):27-28
浙江教育报社作为一家行业性很强的新闻出版单位,在全国并不是非常出名,但是它却拥有两份发行量过百万的杂志;《中学生天地》和《小学生时代》。他们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呢? 以人为本: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中学生天地》走过的历程,是一批报刊人不断实现理想的过程。 创刊于1985年的《中学生天地)杂志是从浙江教育报社的老牌杂志《浙江教育》的中学版改版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