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剧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初中阶段只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五册第七单元。选文是《〈白毛女〉选场》、话剧《〈陈毅市长〉选场》、传统京剧《〈打渔杀家〉选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文训练是编课本剧或将剧本改写为故事,语文活动是演课本剧。根据以上目标,我按八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总览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了解戏剧文学在这里就是指剧本,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阅读时,要抓住戏剧冲突;欣赏时,主要是欣赏人物语言。再引导学生读附录中《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让学生了解一些戏剧知识,知道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与人物自身台词两部分,了解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其不同标准的分类。从而提高阅读与欣赏戏剧文学的能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说明:本文分析的是2005年高考试卷中下列五套理综卷的生物试题: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北京卷和天津卷。每套生物试题总分值均为72分,五套共计360分。下面的分数比例是指在360分中所占的比例。分析时依据的生物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以及2004年版的选修全一册。1.试题覆盖率大,突出了重点章节和主干知识2005年高考五套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的主要考点分布及分数比例为:(1)必修第一册约占13.34%。其中,第2章约占6.67%,第3章约占1.67%,第4章约占3.33%,第5章约占1.67%。(2)必修第二册…  相似文献   

3.
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有戏剧文学这一单元,课文有《雷雨》、《威尼斯商人》、《龙须沟》、《窦娥冤》,还有语文知识《谈谈戏剧》。大家对这类教材感到很棘手,不知如何教才好。怎样才能上好这类教材呢?我的体会是,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正确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由于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就给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提出了独特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正>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人教版2001版教材而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各单元整理与复习、各册总复习以及六年级整体复习课时共约80课时,约占总课时的9%,可见复习课的分量之重。可是,复习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诞生得最早,普及面最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力.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在古代,诗歌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总课目是172课,221篇,诗歌共选入17课44首诗,约占9.9%,约占篇目19.9%,其中教读课文33首,自读课文11首,分置在1—6册中.足见编者对诗歌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忽视诗歌教学的现象.这是一种误区,不仅对诗歌教学本身不利,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戏剧文学鉴赏是高中文选鉴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戏剧教学更应该充分体现戏剧的文体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分析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参与戏剧编演,培养学生鉴赏戏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是选择文学文本中具有文体特征的语言,从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等层面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发现其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运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册收录的文章《此处无声胜有声》从修辞、句法和词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文章语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联系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8.
戏剧大赛是大学“第二课堂”中重要的学生实践活动之一,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批评理论运用于他们的戏剧实践当中,丰富和加深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阐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本文拟结合高校学生戏剧大赛的实例,并从戏剧大赛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处理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戏剧大赛活动对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数学课中,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比例约是3∶2∶1,而在第十二册数学中复习课却占了近50%.在总复习中,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内涵及其意义,通过忆“活”旧知、练“活”旧知、融会贯通等方式的复习,叩开师生复习旧知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戏剧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远不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他文体,但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笔者认为戏剧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雷电颂》一课被列入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固然,《雷电颂》是从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选出来的,从戏剧的角度,可以说是一段人物的内心独白,算得上一段台词,但是,仅仅凭着它出自戏剧,就将其归类到戏剧单元安排教学,这样编排处理显得有点简单化。  相似文献   

12.
吴申道 《学语文》2006,(1):11-12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第四两个单元是中外戏剧的鉴赏单元。汇聚了古今中外的戏剧名篇。新教材中。相对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单元而言,虽所占份额不大,但如此集中而大规模的进行戏剧教学,还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次。新教材的这种编排,用意在于通过学生的集中学习,多方比较,全面准确而彻底深入地掌握这一文学样式。老教材的夹杂编排,容易将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混淆于其他的文学样式之中。那么,日常教学中,如何将戏剧教学进行得活而不乱,散而不杂呢?我一直在探索戏曲教学的方式。发现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式学习跟以往的单向的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区别。它使得学生去参与、理解、连结生活的经验、实践、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戏剧阅读教学旨在结合新课标中的先进理念与任务群的组装,依照其特殊的文体特征构建阅读策略,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我们将"整本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综合运用于戏剧阅读教学策略中,本文主要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课前运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跨媒介阅读,让学生获得作品的"立体式"阅读的审美初体验;微课导学,让学生拥有充足的资源储备,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跨媒介交流,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第六册第四单元安排的是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欣赏戏剧要抓住矛盾发展的线索。抓住了矛盾线索,就等于抓住了全剧的纲。?戏剧表演是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戏剧文学剧本要注意欣赏人物的语言。?电影文学剧本类似于小说,但比小说更加注重“可视性特点”。读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前五册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文,第六册的特异之处在于除按照前五册的有关要求学习古诗文外,要进一步达到“欣赏”的要求,即对诗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想像,进行有个性化的恰当的评点,尤其要对诗文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玩味、领悟。?教学第六册时,要强化文学欣赏的感悟性,抓住文学欣赏的审美性,注重文学欣赏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在文体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话语概念的文体分析模式。并以文学批评和文体学研究涉及得最少的文学体裁——戏剧——为研究对象,指出应该重视戏剧文本的多重属性,把长期以来被传统的文学批评、戏剧批评和文学问题研究所忽视的戏剧语言——舞台指令一纳入戏剧文体研究的范围之内。最后,本文还指出,基于话语概念的戏剧文体研究表明了语言学领域的两个发展新趋势:文学与非文学的概念区别趋于模糊;文体学,话语分析以及修辞学的跨学科界限日趋模糊,并互为所用。  相似文献   

16.
宣沫 《中国教师》2013,(24):29-30
戏剧文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戏剧文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中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就戏剧文学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讨论戏剧文学的教学策略。一、戏剧文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重点1.必修课教学的重点(1)以文学性教学为主要目的戏剧文学不等同于戏剧,一般认为,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融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称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教学的重点要突出文学性,就中学而言,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基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逻辑训练占了一定的比例。六年制教材从第3册开始就进行逻辑训练,到第12册,共有23次,每册至少有两次。这些训练,主要围绕着培养学生逻辑归类和逻辑联系的能力进行。逻辑归类,主要在二、三年级;逻辑联系,主要在四、五、六年级。  相似文献   

18.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19.
在新改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语文教科书中 ,增添了许多戏剧文学的内容。第四册的必修课中有两个单元 (四、五单元 ) ,四册的试验本中也有两个单元 (五、六单元 )都是戏剧文学的内容。此外还增加了许多小说及影视文学等大量的属于“俗文学”的内容 ,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 ,第一次增加了如此多的“俗文学”的内容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但是对于习惯于讲诗、词、文这些雅文学的中学语文教师 ,面对这些“俗文学”的内容 ,不管是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是就知识本身遇到了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古代戏曲 ,是大多数中学…  相似文献   

20.
[主题背景]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第三册《科学》课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以及与纸有关的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将从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材料入手,分享他们有关纸的知识,设计研究纸的方法、步骤,用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