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生平和理论背景弗罗姆(Eric Fromm 1900—1980)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犹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值他的青年时期。德国的反闪族主义,战争的歇斯底里,激发了他对无理性行为的性质和根源的探究。他在海德尔堡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钻研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理论。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在慕尼黑和柏林接受正统的精神分析的训练。1934年移居美国,私人开业,进行分析治疗工作,并先后在哥伦比亚、耶鲁、密西根等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国立墨西哥大学。1980年逝世,弗罗姆既是哲学  相似文献   

2.
<正>弗洛姆(1900—1980)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是美籍犹太人,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年青时,他在德国攻读哲学和心理分析学。1934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美国,先后在多所大学执教并成为美国国家心理分析学会的会员。弗洛姆研究的领域广泛,著述甚丰,他的理论在西方有很大影响,许多著作一版再版并译成多种  相似文献   

3.
德裔美籍心里分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埃利希·弗罗姆(E(?) Fromm),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商人的家庭。他是一个独生子,双亲都是犹太人,母亲经常抑郁寡欢,父亲则只知赚钱,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在这样的气氛中,他自述“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父母的神经质,加上他少年期间女友的自杀,以及二次大战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行径使他深感孤独、苦闷,陷于沉思之中。1922年他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慕尼黑大学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1929年到1934年,他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纳粹夺取政权后,他流亡美国,曾在纽约社会研究所及美国心理分析研究所工作,并先后在耶鲁大学、墨西哥大学、密执安大学、纽约大学任教,是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80年3月18日于瑞士的洛迦诺逝世。  相似文献   

4.
一、蒂利希的生平和他的著作蒂利希,1886年生于德国,191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德军随军牧师。战后在柏林、马堡、莱比锡、法兰克福等大学讲授神学和哲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由于他公开反对希特勒而被迫逃离德国。迁居美国后,在美国神学院任教授,讲授系统神学和宗教哲学。1956年起,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1965年病逝。  相似文献   

5.
德国当代哲学家马卡尔德(Odo Marquard)在德国吉森(Gieβen)大学做了近30 年(1965-1993)的哲学教授。作为哲学家,他对理论体系不感兴趣,却注重哲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他看来,哲学思维,无非是训练自己和别人如何生活的艺术。所以他积极关注生活,用通俗的文字和语言阐述他关于生活的哲学。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他独树一帜,认为对核战争和生态灾难的恐惧,只是幻觉,没有根据,引起公众的注意。这位担任过“德国哲学学会主席”的哲学家以哲学散文见长,曾获弗洛伊德学术散文奖、克提斯散文家奖等,言论多有机智,文字诙谐,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6.
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本世纪的同龄人,他在二十世纪生活了八十年。这个不平静的时代造成了他的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他总是热切地关注着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处境、命运和心灵,不知疲倦地向人们表述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不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试图从国民经济学的经验论证中追寻异化的根源.当他开始用“异化劳动”理论解决异化难题时,他的思路体现了三国理论范式,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主体平等观念,马克思最终还是用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寻求异化突围之径,异化劳动理论也因此走向了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历史如一条长河自远古向我们缓缓流来,我们能否在新世纪伊始乘一叶小舟逆流探访呢?近日阅读韩国宋荣培教授的《中国社会思想史》一书,笔者得以有游历中国社会思想之河的体会。作者宋荣培(1944-)早年在韩国汉城大学攻读完本科、硕士研究生,随后在台湾大学研读中国哲学两年,再获硕士学位。此后在哲学故乡———德国与欧洲学习东西方哲学和历史达十年之久,曾游学于比利时鲁文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如今他是韩国哲学界的重镇人物,曾任韩国汉城大学哲学系主任、韩国哲学系主任协会会长、韩国哲学研…  相似文献   

10.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著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本文着重于澄清这一问题:究竟他是怎样曲解马克思主义的? 弗罗姆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主义,但他又鼓吹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建立他标榜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 弗罗姆推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后者“新发现的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11.
教授的坚守     
张全民 《学习之友》2012,(12):10-10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1910年,他和在医院里做护士的女子结婚。然而不幸的是,纳粹上台后,雅斯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人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莱布尼茨是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单子论和唯理论。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通过康德、黑格尔等人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对莱布尼茨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莱布尼茨的哲学并不是无创意、完全过时了的哲学,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埃里希.弗罗姆性格理论是其对弗洛伊德性格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综合发展的结果。尤其是他通过建构一种社会性格理论,并将其作为社会批判、诊断社会缺陷的思想武器,从而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社会改造方案,是弗罗姆独特的贡献与最终目标。虽然弗罗姆性格理论的基石——人性论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其性格理论同样不能脱离唯心主义的篱藩,但其性格理论对于当代的伦理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奥本海默年仅5岁就开始收藏和 研究矿物标本,12岁就发表了他的 第一篇论文。他也曾广泛涉猎文学、 哲学、语言等领域,尤其爱好诗歌。 尽管他想过要当诗人、文学家, 但1922年他还是选择进入哈佛大学 化学系学习。其后,他又先后求学于 剑桥三一学院、德国格廷根大学,并 于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被称作“自由哲学”,“自由、存在”是其哲学的核心内容。他在探讨大学理念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自由观,包括科研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及学术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教授的坚守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1910年他和一个护士结婚。然而不幸的是,纳粹上台后,雅斯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最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著作被禁止出版。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要求丈夫放弃自己,尽管雅斯贝尔斯随时面临被送到波兰集中营的危险,但他却说:"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静 《神州学人》2004,(1):21-24
陈宁,1980年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他刚进大学就在新年联欢会上以一段自编的相声《唱戏》闻名校园。在南大读了一个学期后,陈宁被保送到德国学习西方艺术史。前不久,笔者采访了这位从德国回来探母的陈宁。  相似文献   

18.
杨翠娟 《江苏教育》2012,(Z1):32-33
作品简介:《歌德之人生启示》为《宗白华全集2》第一篇。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祖籍浙江义乌。在安庆长至8岁后到南京上小学,1916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康德(1724——1804年),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他以“曾在世界智慧的发展中标志着新阶段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基础,从而在欧州大陆上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革命。因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无深义地称康德的批判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上,“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  相似文献   

20.
1871年前后,黑格尔曾尖锐地批评当时德国学术界的狂妄任性和空疏浅薄作风,叹息这种作风愚弄了德国人对学术的认真态度,使民族的哲学精神疲缓松懈,甚至使哲学败坏了名声,遭到轻蔑。但同时他又以哲人的睿智,同情驰拼在哲学和理论研究领域的青年人的热情,赞扬在有见识的人们中保存着对哲学和理论的认真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