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瀛 《当代传播》2001,(2):44-45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从产业发展特点来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产业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从涉及的领域来讲,它包括计算机,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众多产业;从其发展规律来看,它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有着非常鲜明的产业特点,同时,人才,资金环境等都是与之相关联相呼应的;深圳市各媒体都非常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相关新闻刊播,因此,如何报道好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成为深圳工作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圳特区报》经济部负责高科技领域报道的记,笔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积累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2.
提要:深圳特区报近年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报道 力度,抓出了不少叫座的科技报道,秘诀何在?一是在 宏观背景下不断认识技术创新规律,找到好的报道题 材;二是抓准技术创新规律的关节点,组织鲜活稿件; 三是融会贯通地理解政策,从而抓出更多的好稿。  相似文献   

3.
深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基础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深圳与香港存在着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济特区创立初期,香港的劳动密集性企业大量搬迁到深圳,带动了深圳企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硬件产业,已经成为深圳高新技术发展的雏形。通过十几年的不...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档案,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市委市政府要求借助西安在科技、教育、化、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将西安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城”。档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报道中,加大展现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工作力度,提高经济新闻的科技含量,增强记者、编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档案,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市委市政府要求借助西安在科技、教育、文化、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将西安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城”。档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的一部分,记录着开发区的历史面貌,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着重要依据,如何做好开发区档案的管理工作,已成为现时期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浪潮汹涌澎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也是高新技术的先导和核心。特区发展经济,最主要的是必须抓住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个根本。本文试图以深圳为例,论述我国经济特区应该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浪潮,全面推动信息产业的进程,加快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新技术的宣传,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努力开拓的一个报道的新天地,我们记者和通讯员可以在这个新天地里大显身手。李瑞环同志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上强调:“要注意科技宣传的实际效果。”笔者翻阅了最近一个时期的报道,并浏览了一些来稿,深感当前高新技术的宣传,应有“三忌”。一忌“穿靴戴帽”。现在有些来稿是“新瓶装旧酒”,贴上了“开发高新技术”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标签,而其内容既不“高”,也不“新”。譬  相似文献   

9.
干江东  张齐 《新闻窗》2014,(5):37-38
近年来尤其是近两年,贵州经济的发展从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加速向主要发展高新技术嬗变。传统产业也在融入高新技术改造升级。打造贵州经济升级版,是贵州产业变革的一次飞跃。经济报道中,沿袭多年的"春耕、夏种、秋获、冬藏"式新闻越来越少,而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新风扑面而来,产业新貌满目皆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新闻传媒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其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利益驱动下虚假新闻的传播报道、新闻信息报道角度的异化,以及新闻报道中对公众合法权益的侵犯等等。在大众传媒视野下,针对国内新闻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只有以信为本,建立诚信新闻报道平台;以实为本,最大限度的保证新闻的原创性;以质为本,提升新闻产业发展内驱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新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各种报刊上日益多了起来,并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走向,引起了新闻界的重视与关注。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我觉得,深度报道应当是理性的新闻。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论述中得到启示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认识的两个形式和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拙作《世界首台双缸V型风冷柴油机在通问世》,荣获第十五届(2000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消息一等奖,该作品是我从事新闻工作16年来,第一篇获奖的科技新闻,也可以说它是我在科技新闻写作上一次成功的突破。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科学发明、发现的新闻报道,是有相当大难度的。这是因为,一方面科技内容专业性强,不像社会新闻那样通晓明白,弄不好就写成了科技公报,一般读者难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记者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其对报道对象本质的理解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并导致对科技事实把握上的偏差。反映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13.
拙作署名评论文章《船长的耻辱》发表于 2000年 1月 23日《深圳商报》 B1版。这篇文章获得了 2000年度深圳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二等奖。   回顾这篇评论的写作背景和过程,总结写作经验,进行理论性归纳和探讨,对于我来说,是有新的启迪作用的。   临近 1999年底,接近 2000年到来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烈,这是人们集体跨越的一个千年数字,这是个难得的数字,加上各种渲染,全人类都沉浸在跨世纪的兴奋、神秘的期待中。各种新闻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发生着、被报道着。然而,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有一个事件,却冲破了正…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成长优势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一批高新技术的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正在迅速崛起。多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养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迅速崛…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分析西部与东部的情况,就不难看出西部与东部相比,最基本的差距是生产力上的差距。生产力不发达,导致经济不发达。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四川日报把科技宣传作为西部大开发宣传的重头戏。 科技宣传头绪比较多,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在科技宣传中,一方面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组织采写、编发了一批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撰写了一批言论;另一方面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  相似文献   

16.
中日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对策臧其梅(无锡轻工大学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世界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信息产业虽然是新兴的产业,但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际上已将...  相似文献   

17.
人类正面临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深圳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建设现代化都市的关键和基石,正是顺应了这一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深圳良好的人口结构停轻、学历高),为科技新闻提供了良好的受众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晚报特色,搞好一般公众认为是高深难懂的科技新闻报道,深圳晚报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晚报科技新闻的“策”与‘’壕”“策”即策划,“谋”即谋略。科技新闻的策划与谋略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新闻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主要是看你有什么样的策划和谋略。以1999年10月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复公布以后 ,人们都说 :80年代看深圳 ,90年代看浦东 ,21世纪头十年看中关村。虽然地理位置不同 ,发展背景有别 ,但深圳、上海、北京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王牌”。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二十二条” ,上海制订了“十八条” ,北京推出了“三十三”条 ,三地扌票着劲儿往前走。深圳 :移民社会产业化当“中关村之父”陈春先“下海”创办第一家新技术公司的时候 ,深圳才建市一周年 ,但是80年代的“深圳速度”简直就是超高速、超常规发展的代名词。1999年头10个月 ,高…  相似文献   

19.
科技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国家的综合国力。而在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瑞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整体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众所周知的规律。但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则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开发区档案工作综述李向罡1993年底我国已拥有开发区2000多个,冠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名的120多个,其中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迅速,在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科技工作者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