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域屯垦戍边诗是着眼于地域与诗歌题材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歌分类。南朝文人没有踏入西域的机会,也极少有专咏西域屯垦戍边的作品,但他们却以典故、意象的方式.使汉代西域屯垦戍边的辉煌业绩在诗歌中复活。这些诗歌中的意象成了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隐含着一种欣赏与激励,不仅承接着过去,也开启着未来,昭示着西域屯垦戍边诗萌芽时期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屯垦戍边最早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对边疆地区实行最久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民族政策,至今还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屯垦戍边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垦事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清代西域屯垦诗”引入高职“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教学中,力图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纵观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纪昀的作品可谓独树一帜.其作品不仅反映了清代屯田的制度、规模以及显著成效,而且对屯田之艰难、屯民之辛劳进行了生动描绘,彰显出其屯垦戍边诗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屯垦戍边"是兵团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屯垦戍边"已难适应边疆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屯垦戍边"向"教育戍边"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教育戍边"是实现稳疆、富疆的途径之一。文章从"屯垦戍边"向"教育戍边"的转变的历史背景、作用和意义及其实现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探究屯垦戍边的发展历史与性质,可以发现政治、军事、屯居和生产是构成兵团屯垦戍边经济活动和决定屯垦戍边经济模式的基本因素。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不同社会发展环境下而存在主次交替变化关系。研究其中的规律性有利于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兵团屯垦戍边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西域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堪称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尤以西汉、唐两代为最盛。军队就地屯田,且战且耕,从而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同时,屯垦对纾解民困和开发边疆也有积极作用。屯垦还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以及新疆经济的繁荣,对促进新疆地区生产方式的改进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兵团的特殊性就在于屯垦戍边,而建设新型团场,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加快推进新型团场建设,把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艰巨使命,20世纪中期兵团以维护军事安全为重心,70年代兵团撤销,国家西北安全形势严峻,80年代后兵团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纳入安全体系.研究新时期兵团屯墨戍边事业,对于构建长效戍边机制,确保国家西北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代在武当山大修宫观时,动用了大量的军队.此后,又派均州千户所的军队常驻武当山,逐渐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2.
咏物诗自其起源到《橘颂》问世,标志着这种诗歌类型的正式形成。汉代至两晋是咪物诗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个长达600余年的过程中,由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汉代重功利的文学思想的影响,咏物诗始终处在咏物赋光环的笼罩之下,其基本路线也是沿着《橘颂》以来的方向,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精神,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迭出各自不同的寓意。汉代咏物诗为六朝咏物诗的繁荣和兴盛奠定了基础,是咪物诗不可忽略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汉代风俗文化对本时期诗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乐舞、宴饮、祭祀、方仙道信仰等风俗文化促进了汉诗的创作和传播;俗乐的流行造成了汉代歌诗内容的世俗化;乐舞、享乐、祭祀等风俗和风俗的地域差异影响到了汉诗的体裁、形式、语言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昏暴之君,但在文学上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反映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刚健豪迈,气势恢弘,有扭转颓风,开启唐音的重要意义;其以写景见长的山水诗,刻画细腻,意境优美,艺术上为后人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隋代文学观,就其基本倾向而言,是为纠正齐梁文风之弊而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矫往过正,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充分显示出由南朝向初唐过渡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6.
在改变秦朝禁私学的基础上,汉政府对私学采取了鼓励和宽容的政策。由此私学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汉代私学作为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但填补了官学教育的空白,完善了教育体系,而且对调节现代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人类的心声,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员,也必定善用手中的笔倾吐心曲。汉代是我国女性诗歌创作较为繁盛的时代,女性们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证明自己艰辛而坚韧的存在。她们发自性灵深处的诗歌,是当时乃至当今社会强劲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