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少年》2012,(10):13
一块《顽石》问妈妈:"《为什么》别人说我没有心?"妈妈告诉他:"《我们都一样》,我们不需要心,没有心就不会伤心,这样才会幸福。"可他说:"我不想《勉强幸福》,《如果可以》,我还是想体会一下喜怒哀乐。"于是他没有《听妈妈的话》,而是离开家到远方去找自己的心。终于,他找到传说中的神仙,神仙给他画了一颗心并让它跳动起来。顽石带着心回去了,他感受到了一切,可并不快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18,(5):29-32
《司马法》的《严位篇》中有两句话素来难解,"凡战:三军之戒,无过三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皆息。""凡三军: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师可服。"诠释这两句话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司马法》"以仁为本"的精神,区分"禁"和"戒",同时把"人"诠释为"仁"。这样这两句话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曾这样写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从文坛名家刘心武的《神圣的沉静》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这样四个字"大爱无声"。  相似文献   

4.
《辞海》里是这样解释"得罪"的:冒犯。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得罪于母弟之宠带子。"学校管理中的"得罪人"应该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5.
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时间不长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我在上课时尝试了"任务驱动"的方法,经实践证明此方法效果很好。"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  相似文献   

6.
正鲁迅的《藤野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这里的"绯红"应该怎样理解呢?对于"绯"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深红色。《辞海》解释为:鲜红。《说文解字》则注为:"绯,帛赤色也。"也就是说,"绯"字指红色,最早是指深红色的帛。在我国古代,人们最早用的红色是用茜草染的,所以茜草又称"染绯草"。《诗经》有"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等句,唐代陆德  相似文献   

7.
<正>"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出自《荀子·劝学》,《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材对""是这样注释的:"通‘煣’,使弯曲。"笔者以为这样的注释不够确切。《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对""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妹妹为什么这样胖?为什么这样胖?哎——胖得好像……"我们班的同学经常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调子唱。这妹妹是谁呢?就是本姑娘了。可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敢于直面刺耳的歌声,视"胖"如美地说:"怕啥?杨贵妃不也胖乎乎的吗?人家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呢!说不定我也……哼!"  相似文献   

9.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上天给予人性,顺应人性的规律就是道,能按照这样做好就是教育。人生的根本是德,正像《大学》里所说:"德者,本也。"立德树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沈阳市浑南区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条"尊规律、顺天性、启智慧,打造中国好学校"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0.
《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文中"登轼而望之"令我产生了怀疑,百思不得其解。"轼"如果是作扶手讲,应如何理解"登轼"?一根作扶手的木头能踩得  相似文献   

11.
<正>李密的《陈情表》中有"夙遭闵凶"一句,人教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小时候就遭到不幸。指自己幼年父死母嫁。夙,早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是这样注释的:"年幼遭遇不幸。夙,早。这里指年幼的时候。闵,同‘悯’,忧伤。凶,不幸。指丧父。"两个版本的课本对"闵凶"的注释正误混搭,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必修教材1课文《鸿门宴》中,在第24页注释22将"大礼不辞小让"翻译为"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翻译为"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笔者窃以为:教材和教参的翻译均有误,这个句子应该翻译成"行大礼不回避受小的责备"。之所以这样翻译,原因有二:一、这样翻译切合词义。首先,教材和教参的译者将"辞"译成了"讲"或"计较"。而笔者查了《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字之下,均无这样的义项;倒有一个常用义项"推托、回避"。其次,译者将"让"翻译成了"谦让","让"当"谦让"讲,本没有错。可是问题在于,在"大礼不辞小让"中不应该这样翻译,而是应该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朱自清先生精致的散文《春》在写作构思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与理解。一般的分析是这样的:《春》的写作角度可以理解为"盼春"、"绘春"、"赞春"。这样的分析简洁而明晰地点出了《春》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84年,阿城《棋王》在《上海文学》发表并震动文坛,引起多方关注,也赢得众多赞誉。其主要原因乃在于阿城的小说开辟了一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带来了一种迥异于那个文学时代的文化审美。如王蒙在《棋王》发表不久后所说:"我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体、这样的叙述风格了。"  相似文献   

15.
《万锦情林》使用了大量状态词,AABB式、ABB式等含重叠成分的状态词尤多。这些状态词有的未被《汉语大词典》收录,有的可补《汉语大词典》书证之阙失。文章考释了"纷纷嚷嚷"、"淡淡溶溶"、"恳恳殷殷"、"汹汹拳拳"、"白团团"等五个这样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一江亦然快速跑向书店,人未到门口就大吼:"大叔,《开心辞典》4期来了没?"书店的大叔看她气喘吁吁的样子,有些于心不忍,可无奈最后一本已经被一位男生买下了。"亦然,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丁春美 《语文天地》2011,(14):29-30
近日再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禁慨叹孔子及弟子的闲情逸致:暮春时节,披着春服而咏归,享受着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愉悦。可这样的享受生活并没有影响孔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没有影响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人脱颖而出。除此之外,孔子还跟别人学琴,听了《韶》乐后甚至"三月不知肉味",做着今天看来与学习无关的闲事。可正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掩耳盗铃"原作"掩耳盗钟"。《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把范吉射灭掉之后,有人跑到范吉射家里,看见一口钟,想背起来拿走,可钟既大又重,怎么也背不动。于  相似文献   

19.
粤教版高中《语文》收入了苏轼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赤壁赋》,其中教材是这样注释"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在江边打鱼砍柴。渚,江边。"笔者认为,此注值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21,(6):101-104
<正>《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782页:细乳:茶中的精品。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大约是根据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其解释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细乳"云:"茶中的精品。宋北苑茶有白乳头、石乳、滴乳等(参看《谈苑》)。"[1]然而,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首先,笔者遍翻唐宋文献,没有发现"细乳"这一茶名。其次,《汉语大词典》对"乳"字的释义,也说明这样解释不妥,请看第1卷第77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