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热带地区是我国热带森林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利用和保护热带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经验。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热区传统的和新发展的利用热带森林的方法并对它们的经济、生态效 热带森林、持续利用、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2.
5月22日,以“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开幕。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董事会主席赵学敏为中国自然保护论坛揭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论坛上指出,  相似文献   

3.
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需要同样的基本资源赖以生存。通过对控制生物多样性自然过程的了解,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人类利用这些资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矛盾和冲突。保护地球上某些物种可能不需占用农业生产用地,而保护另一些物种却需要某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以协调人类需要与物种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具有生物多样性,为发展经济,建设桥头堡就必须充分发挥云南的自然、地理、生物优势,但是必须保护我们的生物优势,必须保护自然给予我们的重要药用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中药材的引种驯化力度,并加强对中药材引种驯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环保人士中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无一不与生物多样性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通常是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之…  相似文献   

6.
湿地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盐城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本文研究了盐城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管理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世界的热带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品种最丰富多样的地区。哥伦布和其他人早期发现美洲的航行标志着把多种谷类植物转移到欧洲,然后又转移到地球的所有其他部分的漫长过程的开始,在整个地球上这些谷类植物注定要成为人类的食物和其他商品的主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长期生态学监测和研究揭示了北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维持机制,阐明了干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凝练出神农架自然遗产的全球突出价值,构建的"廊道-踏脚石-关键栖息地"保护体系提升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提出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体系及应用模式。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我国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前言 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形成和实施则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国际自然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前一时期的自然保护实践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地将保护目标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McNeely等,1992;WRI等,1993),使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明确化、  相似文献   

10.
李光照 《资源科学》1985,7(1):60-66
正当自然保护事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之时,广西的自然保护情况如何?今后对保护区应当怎样建设?本文就此问题谈些浅见,供大家探讨。 一、在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在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保存广西生物的种质资源 由于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贮藏库,即天然的基因库。因而各种生物,尤其一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代人类社会对地球各种生命形式的巨大影响下,生物多样性不再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互分割的自然单元,人类的文化价值观、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加快消亡的威胁。在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互动共存关系表明,传统文化的消失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过程,文化多样性不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见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自然与自然保护组织于1986年、1987年两次派专家来到中国,深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他们向世界颁布了这次考察的成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当年,这里就被列进了《大英百科全书》,被称为“地球上不可多得的生物地理省”。这块共和国版图上没有标出的“省份”,位于中昆仑山脉与阿尔金山之间,叫阿雅库木盆地,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这片人迹罕至的世界,仅在北部边缘有若羌县的一个乡,当时只居住着53人。阿雅库木盆地中  相似文献   

13.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中国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生态学上出发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我们应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使生态的稳定得发展。所以在现阶段制定森林病虫害治理对策时,要将有害生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所以我们要在提养护管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的自然气候和森林资源状况,同时介绍了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简况,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经济政策、森林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立法、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自然保护区建设协际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玉凯 《资源科学》1981,3(2):92-96
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基本设置。它既是保护、发展、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综合体及其自然资源的重要基地,又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储源地,也是保存和拯救某些濒于绝灭的生物种源的重要措施。管理和建设好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大事,而且对于促进科研、生产、文教、卫生和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也有重  相似文献   

16.
揭开地球演化的面纱—走进国家地质公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我国又有33处名山大川获国家地质公园的殊荣。它不仅标志着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对全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将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地质遗迹是指地质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框架,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地质遗迹保护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欧盟Natura 2000自然保护地网络覆盖欧盟近19%的陆地与10%的海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福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跨国自然保护地网络。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通过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促进成员国依法履约、推动自然保护地网络建设;(2)在欧盟决议流程基础上,建立了多元主体全过程参与的决策执行机制,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多方参与的积极性;(3)基于全域视角推动战略规划,提高了保护地网络的连通性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4)统筹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多元资金渠道,以资金申请考核制度促进保护地管理计划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5)标准化记录保护地数据并公开共享,助力科学研究及管理模式创新。这些经验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治理路径和模式的选择、中国引领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特色资源植物的三产融合模式,是破解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矛盾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特色资源植物油用牡丹、酿酒葡萄和芳香植物的优异性状,进行品种筛选、种植、采收加工、产品研发等技术集成。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开展产业化示范,通过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人民的生活不再依赖于野生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档案资料,从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多样性详细阐述了烟台市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乱捕滥猎、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方面,并提出切合实际的保护建议,为后续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与修复,以及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原因,植物种质的消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刻不容缓,而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