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通过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开放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措施,试行了萜类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转变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技能素质和科研能力,自身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化学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是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简捷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其作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激发兴趣 中学生开始学化学时大多是由于实验新奇有趣而喜欢的。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教师精心的安排、巧妙的设计、娴熟的操作,实验中有趣、奇特的现象,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教师演示了一个用干燥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学生已很感兴趣,若将上升的肥…  相似文献   

3.
绿色化学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代表了化学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将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的教学、实验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相似文献   

4.
化学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激起学生化学兴趣的首要外因,所以要使学生爱好化学、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上化学课时大多呈现出“教师讲知识——学生听知识  相似文献   

6.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关系到教师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较好的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唯其如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谓“问题生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而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自问自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中若能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不仅能获得准确的、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还会增进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化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听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抱怨,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反应慢,不用功,学生抱怨教师讲课枯燥.不体谅学毕的难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在全国推开,新高考中设立的“大综合”包括了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这使得化学在高考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下降。不少化学教师自感前途渺茫,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他们责怪学生不肯学化学。最近,笔者与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听了校内外一些教师的课。透视高考新模式下的化学教学,笔者认为,学生不肯学,责任在教师。  相似文献   

10.
董昌耀 《化学教学》2003,(9):1-3,12
结合中学化学实际,采取教师主导研究,并着重进行教育内容的绿色化和绿色实验探索,为绿色教育实践开创路子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课题及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与研究,促进研究性学习。还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等多方协同渐进,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将现用教材与绿色化问题结合起来,处理好教材、课堂、社会关系,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归并,组织系列教育活动;及时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受成功,熏染“绿色”,并以点带面,普遍开花,稳步推广和推动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1.
陈郁 《贵州教育》2011,(16):35-36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巩固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这一点应引起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秀红 《学苑教育》2012,(16):80-80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则处于活动的制高点。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条件自主探索或协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各要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江栋  武道臣 《山东教育》2004,(32):31-31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围绕某个实验主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自主参与、亲身实践,发现和获得实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探究性实验。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组织和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具体地说,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张微 《中学理科》2006,(2):61-61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散、内容繁杂.不少学生感到化学知识难以掌握、能力难以培养,化学学习心理素质也难以提高.每次考试后,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甚至考过了,还是错了.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一错再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刻剖析解题的错误,并建立错误档案即错题集,记下错误的原因,在以后的复习中经常翻阅这些档案,这样学生就可避免在今后的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机械被动的教学模式还在普遍使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力求把知识讲深讲透、滴水不漏,把学生当做知识的贮存罐,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在校心理焦虑、高分低能、厌学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瑛 《湖南教育》2002,(10):48-48
更新理念。教师要从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型向现代的培养能力型发展,优化课堂结构,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脱以“填鸭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如在教“金属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分发药品与仪器给学生,学生自己从煤油中夹取一小块钠,切割并观察颜色,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这样,学生自然了解了钠的颜色、硬度以及与氧气的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知识也掌握了,这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要好得多。自我完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要吸收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  相似文献   

17.
何平 《湖南教育》2002,(22):54-54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并把它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程实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敢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为每个学生创造足够的动手机会。实验中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轮流操作,不要被学习好些或操作能力强些的学生所“垄断”,避免个别学生总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出现在实验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验过程中,督查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合理,是否违反…  相似文献   

18.
华尔旦 《青海教育》2004,(11):44-4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后,新课程平稳地进入了各个学校。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这无疑是一次大的改革,也给我们化学教师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一阶段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进行培养。一方面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逐步树立其终身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