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云  王刚波  白旭 《科研管理》2018,39(6):159-168
科研创新团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织单元,是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本文以我国1352个科研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式评估方法针对团队负责人及团队骨干成员设计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组成结构、运行机制、产出绩效、政策支持作用等方面系统评估了我国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团队发展的经验。结合对143个团队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拥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并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好的研发条件,孕育形成优良的科研文化,构建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优秀团队形成的重要条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政策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快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人才基地专项、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改进团队支持计划的经费管理、优化组织与运行机制等,为国家改进对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政策和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旱作栽培团队由高志强教授于2009年组建,2016年获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团队形成了水肥高效与旱作生理机制、有机旱作制度与土壤培肥机制、气候变化与干旱适应机制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4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篇;出版著作18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一种旱地冬小麦定量施肥方法,ZL201710455167.0 等)、实用新型专利25件(除膜碾压机,ZL20142005104.9等);制定地方标准7项.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旱作栽培团队由高志强教授于2009年组建,2016年获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团队形成了水肥高效与旱作生理机制、有机旱作制度与土壤培肥机制、气候变化与干旱适应机制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4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篇;出版著作18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一种旱地冬小麦定量施肥方法,ZL201710455167.0 等)、实用新型专利25件(除膜碾压机,ZL20142005104.9等);制定地方标准7项.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张泽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研究室主任,国家现代农业(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草地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真菌杀虫剂创制、草地害虫监测与防控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国家"十五"攻关、科技部、农业部、国家外专局、中日合  相似文献   

5.
林晓霞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48-152
广东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以政策扶持力度大、高含金量而闻名海内外,受到全球尤其是美国硅谷的华裔科学家的青睐。文章尝试从创新科研团队系列政策的内容框架、科学家契约精神与信任制、引进人才领域范围、产业导向、资助政策力度、经费开支、三级评审机制等多个方面对其特色与要点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科研创新团队是高校承接国家重大项目,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多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团队组织松散,创新能力不足。文中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以西安科技大学矿井功能性充填创新团队为例,给出了"以协作共享促个人成长"为理念的"协作-共享"团队管理模式。针对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矿井功能性充填科学和技术问题,文中提出的"协作-共享"团队管理模式分为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分解、小组计划、协作、共享、考核与奖惩6个主要环节。每个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明确,团队具有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特征,成员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协作,激励措施合理,确保了团队科研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创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实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对接,如何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科研活动实现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是创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任务,对策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加强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产业化平台和评估体系等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菊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从事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红壤生土熟化过程长期定位试验、耕作制度、草山草坡改良研究、红壤退化恢复与重建等项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湘南桂北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等重大课题2项,参加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中低产稻田有机质提升及淹育瘠薄稻田定向培育技术"等科研课题13项.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在科研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不能有效面对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各自为阵、科研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本文经研究探讨,认为做好科研方向顶层设计、注重人才队伍和团队建设,注重科研过程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相关要求做好组织和管理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地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创新团队进行支持。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从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管理机制、学术带头人、研究基础、成员结构、研究平台等多种视角来解决团队识别问题。论文总结创新团队定义与特征,分析当前各识别方法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指明创新团队特别是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创新团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原地浸出采铀创新团队自1993年创立以来,以砂岩铀资源开发的工程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设计与应用协同.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设计建成地浸采铀工程10项,在地浸采铀理论方法创新和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创新团队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依赖于国家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以系统观为视角,以创新链为主线,在科研团队与研发团队概念推演认知的基础上,探析了创新团队的本质属性与特征;解析了创新团队的系统结构,深层次挖掘了创新团队以其领军者为核心的系统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兰州大学环境考古研究团队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陈发虎院士牵头创建,旨在理解我国西北及中亚地区史前文化演化、人群流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农业起源和传播及史前人-环境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经过20余年的努力,该团队在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定居的过程与动力、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与丝路文明演化以及新石器-青铜时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 2016年成立了兰州大学西北及中亚环境考古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新石器-青铜时代人地关系.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子专题等项目的支持下,新石器-青铜时代环境考古研究团队取得了多方面科研创新与发现.  相似文献   

14.
近日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教授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中西部地区浆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生产技术”项目通过对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 ,筛选出 5个葡萄优良新品种、6个葡萄优系和一大批新种质 (16 5 4份 )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一批猕猴桃新种质 ,为浆果生产提供了品种资源 ,建立了葡萄和猕猴桃优质生产栽培技术体系 ,并取得发明专利 3项。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已被农业部发布实施 ;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栽培贮…  相似文献   

15.
王瑀  刘玉鹏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214-219
介绍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专项立项情况,研究我国林业资源高效利用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全过程。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新的政策要求,从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成效、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有效落实法人单位责任制管理的系列措施,以及进一步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产出的建议,以期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科技人员和参加单位提供参考,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2014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整合形成的五类国家科技计划之一,重点专项是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通过分析重点专项的特点和组织实施管理流程,结合目前重点专项的管理实践分享了组织和实施管理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申报单位组织申报和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科技界的神圣使命。南方地区特别湖南省的双季稻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课题“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以实现湖南省双季稻生产的持续丰产高效和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立足湘中东丘岗盆地区、湘北环湖平丘区和湘南丘岗山地区的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问题,针对双季稻生产中的产量潜力难发挥、产量水平难稳定、高产高效难协调、稻米品质难提高、单产难增加等问题,从长江中游双季稻区气候变化特点与适宜双季稻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分析、双季稻“防衰壮籽”调控技术、双季稻“节氮抗倒”栽培技术、水稻绿色栽培技术体系、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湘南梯田梯度栽培技术、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双季稻“双超”栽培模式与技术、水稻产质同步提升技术、水稻镉积累防控技术等十个方面开展了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创新示范,课题通过五年的实施,成效显著。该课题由湖南农业大学承担完成,课题成果先后获得201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5年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基础性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先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创新群体、教育部的高校创新团队等,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开始支持基础研究类科研团队建设.天津市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基础研究团队建设计划,但是在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指南制定和项目立项过程中,特别给予运行较好的创新团队以支持.目前,地方基础研究科研团队已经成为天津市开展基础研究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专项立项情况,研究我国林业资源高效利用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全过程。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新的政策要求,从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成效、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有效落实法人单位责任制管理的系列措施,以及进一步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产出的建议,以期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科技人员和参加单位提供参考,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5,(5):21-23
"十二五"期间,昆明医科大学实施"推进学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高水平科研成果还不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足等。为了实现全面建成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学校应当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实施四大专项培育计划,建立和培育高水平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产出高水平原创性成果,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