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作为主要产粮国的许多亚洲国家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和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发展方面陷入了困境: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大量施用农药、兽药和化肥造成了水源污染和环境危机,土地零散化带来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挑战,而集约化生产又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本文介绍了亚洲农业和农业研发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值得借鉴的政策措施,指出亚洲国家必须启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亚洲农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收成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前对计划年度的粮食产量作出有科学根据的预测,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生产调度与规划,安排粮食供应和贮存,决定粮食的进口和出口数量都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3.
陈锡康 1936年出生,浙江省镇海人。1953-1957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专业学习,1965-1967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经济数学方法专业学习(研究生)。国际投入产出协会创建人之一,并曾连续三届担任国际投入产出协会理事。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银行顾问。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新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等领域,利用此项技术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获得显著成绩,提出了新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方法——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自1980年起连续26年成功预测了全国粮食产量,提前期为半年以上,平均误差为1.9%,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农业和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曾获得中央领导二十多次肯定和好评。获得国际、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共15项,其中11项为第一获奖人,包括: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等。1999年第十五届国际运筹联(IFORS)世界大会上获得国际运筹学进展奖一等奖。2003年获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技术成就奖。2006年获首届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出版著作24本,发表论文156篇。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6):458-458
用科学方法提前半年以上对粮食产量进行高精度预测,是近年来国际上边缘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它对安排粮食进出口、储存、消费和农业生产计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建议和委托,在院农业项目办公室组织和支持下,院系统所陈锡康研究员等自  相似文献   

5.
预测粮食产量,对于制订农业生产规划,安排好粮食调拨供应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利用百色市1961~1984年共24年粮食单产资料和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研究,建立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资源现状与近期潜力评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分析评述了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包括耕地资源、后备耕地资源、农业水资源、粮食生产能力、要素投入贡献率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这些方面在近期(2010年前)可能发生的变化,认为耕地数量难以平衡,将会减少,质量可望有所提高,农业可供水量会有增加,科技投入贡献率将发挥更大作用。以此为依据,认为届时粮食生产能力约为5974×108kg。最后就实现预期生产能力提出4方面的对策,包括完善公共物品投入的约束机制;优化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全国粮食生产格局;确定粮食生产科技主攻领域;积极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2—2012年全国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农业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再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进一步分析两者的未来发展态势和关联度。基于此,提出了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建设,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属于干旱严重地区,受缺水影响粮食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沧州的经济发展。本文分别从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三个方面探讨沧州市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提倡和推广非灌溉旱作农业,适当推广和发展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制,加强对雨水的利用。这不仅对指导沧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干旱地区的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推动了讷河市及各乡镇水利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为夺取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对获得粮食产量连创佳绩起到了决定作用,为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托,为保护乡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进一步加强乡镇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转、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是确保农业生产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是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根基,对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全国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且地区间存在区域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就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而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推体系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产量气象预测的意义六十年代以来,天气气候异常造成的几次全球性粮食危机,直接吞噬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不少国家普遍重视并加强了粮食产量与气象条件定量关系的分析研究,以作为粮食生产预报警报体系的有力补充。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开展此研究,八十年代初,又将其列入农业气象科研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VAR模型的西藏粮食增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自保  宋连久  李萍 《软科学》2010,24(6):80-84
基于西藏粮食产量与各投入要素的1980~2007年统计资料实证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而构造脉冲响应函数,并对因变量预测误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土地、化肥是促进西藏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的投入对西藏粮食生产的贡献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对西藏粮食增长的贡献非常低.西藏粮食生产目前仍是粗放型生产,但已出现转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农业来说,科技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改革开放20年来,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长到近5亿吨,没有科技的推动是无法实现的,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前的20%左右提高到1997年的42%,这说明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赫。比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几次突破,都使我们的产量上一个大台阶。农业科技的贡献是我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粮食产量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毕守东  王冬平 《预测》2000,19(3):70-72
本文根据最优加权组合建模理论,利用安徽省1982~1997年粮食产量资料,建立了粮食产量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该模型相对拟合误差小于4.43%,依此模型对粮食总产量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安徽省的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998年~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始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思想,利用最小二乘法和Stata软件,构建了一个拟合优度较高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其预测产量历年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在3%以内,说明该模型预测性较好,研究结论表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作物成灾面积,据此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8,(3):41-41
2008年春节前一个时期,受极端气候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其降温幅度之大、降雨降雪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损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给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造成较大影响。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部署。农业部迅速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抗灾救灾需要科技,恢复生产更需要科技进村入户,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为此,中国农学会向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紧急行动起来,深入一线,形成科技服务农业抗灾减灾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近16年的粮食生产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基础,选取了影响粮食产量的9个要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等因素对提高吉林省粮食产量具有积极影响;受灾面积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因素对提高粮食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是近些年社会发展和关注的热点,农业环境地质的实际情况不仅与我国九亿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更严重影响着我国粮食的储备工作和农业大国的地位。自我国成立以来,相关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就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提高等工作不断努力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进步,但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将针对近些年我国出现的各种农业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粮食增产背景下松花江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资源科学》2014,36(9):1780-1788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第二松花江区、松花江干流区和乌苏里江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有限,对于其他子区,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全区优化后灌溉面积增加约250万hm2。模型为区域内水资源调配,区间跨流域调水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灌溉节水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证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会导致粮食产量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