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可可西里西部1:20万区域化探”是计划项目“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子项目之一。项目通过开展区域化探扫面,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发现各类区域性或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查证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对全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同时,进行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分析,为基础地质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0年,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成果获得青海省2012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我国地质勘查快速发展。2006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得到了加强,勘查项目、投入资金逐年递增,特别是社会勘查资金投入增加,地质找矿投入及成果转化实现多元化。作为广西区内从事公益性、战略性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地质矿产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保证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效率低下,随着数字地质填图的出现,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数字地质填图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的内容,以及数字地质填图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云舒  凌学江 《金秋科苑》2012,(16):18-18
陶奎元,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86~1996年担任《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等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完成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多个,曾获得“部科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地质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是“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编号:基[2009]01-12-14)。以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为主,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协作参与,于2009年开始,2014年初圆满完成。项目以新理论为指导,在重点调研和综合研究区内近三十年来地调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提高。地质志书内容共分9篇45章,系列图件有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50万地质图,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100万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地质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等,建立了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实现地质调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服务创建了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2008~2010年,全国地质资料馆联合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资料馆、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等单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申请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项目。项目以青藏高原为试点,通过开发检索服务类、综合集成类、应急服务类和数据库类产品,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创新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服务方式转变,为资料部门开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提供示范,为政府、社会公众和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工作等提供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姚鹏博士自从事地质工作以来,先后参加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和地质科研项目多项,主持过多项地矿部地质行业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全国危机矿山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可以看出,数字地质填图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和速度,是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对数字地质填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情况等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的高效性。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地质调查数字化的发展前景以及数字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起止时间为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主要完成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主要完成人包括:伍式崇、张国华、符巩固、徐辉煌、曾桂华、陈庆、余阳春、姜中笑、龙伟平、梁铁刚等。  相似文献   

10.
“中哈合作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研究”是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1212010661315),隶属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项目在系统收集研究与我国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地质矿产资料,重点收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对重要斑岩铜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国为一整体,对中哈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矿产为目标,分析了成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以板块构造及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编图细则,编制了中哈接壤地区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从60年代开始就已从事金矿成矿规律的研究,但大量集中的研究工作则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近几年来,各有关研究所又陆续开展了黄金地质、遥感和选冶方面的研究.1987年1月全国黄金工作会议之后,我院将黄金科技项目列为“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孙鸿烈副院长为首的领导小组,进一步确定了项目的总任务和具体计划,把我院黄金科技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工作中得到了地质矿产、有色金属、冶金、武警、核工业、高校和新疆305项目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协作.金矿地质科研近年来的主要成果,可以从四方面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0年至2005年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巴区幅、帕度错幅、昂达尔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填图总面积47176平方千米,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均取得重大地质成果,成果验收均为优秀级。其中昂达尔错幅、多巴区幅在2011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多巴区幅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同时这三个项目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项目一同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  相似文献   

13.
区分和界定了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工作;分析了传统体制下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从机构、运行机制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三个方面建立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体制、新机制;深化商业性地质工作改革最关键的是培育地质矿产投资公司,并要积极争取股份上市,广泛利用社会资金,改革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15.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3日,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共有16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西藏地质矿产开发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夏代祥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地质界的最高荣誉奖。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位于著名的红山文化发源地赤峰市新城区。是一个专门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地质工程勘查与施工、水文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查等业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等6个甲级资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等6个乙级资质及地质测绘制图等3个丙级资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人们在进行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文本内容,而要如何在短时间内更快的进行信息读取、理解,已经成为了人们所持续研究的问题。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报告本身作为地质工作中所存在的核心,要如何来对其更好的对于内容加以掌握,成为了地质勘查队伍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基于地质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的可视化模型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自2002年以来,持续开展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的地质矿产研究。依托“三江一湄公河成矿带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老挝北部地区地质地球化学填图与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老挝一越南长山成矿带成矿规律与靶区优选研究”、“东南亚成矿带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东特提斯地区重要矿区产出环境、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分析”、“老挝万象省赛宋文县爬山矿区铁矿勘查”、“老挝8、9、14号矿权区金多金属矿普查”等项目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地质机构开展了研究合作。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1):F0002-F0002,I0001
“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忠诚研究员主持完成,项目编号为12120110871。该项目以评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为目标,研究岩溶、土壤和矿物等的地质作用下的碳汇机制,构建地质碳汇评价模型,调查、评价我国地质碳汇潜力。发挥我国岩溶、土壤和矿物的地质碳汇调查研究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