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建立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模型,对宁夏地区实施荒漠化工程前后的耦合态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荒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宁夏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从消耗阶段发展到逐步协调的阶段,宁夏生态经济系统仍处于不断协调过程中,最后将形成良性的耦合态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999~2008年的宏观经济面板数据为核心数据源,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并以计算结果为数据文件,用SPSS16.0进行了聚类分析。结合两种分析方法明确了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阶段和趋势,得出结论:山东省生态经济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活跃三个阶段,发展的可持续性现状较差,但多种制约因素正在逐步缓解,可持续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运用能值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改进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所以量化结果较大;同时因其采用能值转换率等更稳定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从关注不同物质、能量和服务之间质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天津市为例,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进行量化,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维度探讨其2008-2020年生态经济系统资源输入、产出、系统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近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以外部能值输入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来拉动,能值自给率下降,经济发展对外界依赖程度增强;环境负载率持续增长,2020年的增长幅度达238%,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持续变弱,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自然生态系统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系统的能值交换率、能值密度和人均能值量呈现增长态势,能值集约水平高;调节服务功能是整个生态系统服务的重中之重,且再生资源能值以及购买和外部来源对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数影响较大。因此,天津市应不断发展绿色创新技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美国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70年代基于生态能量学提出能值理论,现已成为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及复合系统运行状态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依据研究主题对能值理论研究进行评述,指出研究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阳  黄姣  王羊  冯喆  李双成 《资源科学》2011,33(4):781-788
深圳市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其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0年间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对深圳市1979年-2008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资源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进行核算,利用小波变换分解环境负载率(ELR)时间序列,并对比M-K法分析结果,测度环境负载率突变时间点及其与影响因子间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1979年-2008年生态经济系统流入能值增加,能值产出下降,可持续发展指数大幅下降,环境负载率不断升高。M-K法验证小波变换结果与Morlet小波作为母函数的小波变换结果基本一致,环境负载率存在3年和1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且3年特征时间尺度下波动幅度小于13年尺度,但两者突变年份基本一致,1994年为最显著突变点。政策扶持、开放的贸易形势、高外部资源依赖是深圳市环境负载率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矫正中 《今日科苑》2010,(1):173-173
自2002年以来,吉林省全面启动生态草建设工程,建立了具有创新性的荒漠化治理模式。至今,共完成生态草建设面积620万亩,遏制了荒漠化趋势,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践社团,提出了一个知识转换与知识共享、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首先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社团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践社团与组织持续学习力,以及影响知识转换的关键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知识转换、流动的生态空间模型,并引入生态能值作为实践社团知识转换测算因子,从而为组织知识转换与学习能力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值分析的工业园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勇  张攀 《预测》2007,26(5):64-70
随着全球工业园建设的日益发展,如何衡量和评价工业园的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成为学界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及方法,将工业园产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生态等各个子系统统一起来,建立基于工业园的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效率三项指标以及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综合评价体系,用以实现工业园系统发展现状、动态与动因的整合分析,以此来指导和优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以大连双D港工业园为案例开展了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逆转与生态治理政策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人为本”,实施生态治理政策的战略性转变,是土地沙漠化逆转后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央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移民等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政策,并完善了防沙治沙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实施重大生态治理政策以来,在政府加强对土地利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农户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沙漠化快速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削,呈现出“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局面。但是,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急需在沙漠化治理政策方面做出战略性的调整,以便实现沙漠化治理效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筑节能的现状和潜力出发,运用控制论的思维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成效,指出建筑节能政策实施乏力的根源在于未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制度体系和传导机制不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包括建筑节能控制任务、控制方式和控制机制在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造林治沙项目设计中,通过参与式社会经济评估的方法,发现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利益不连续性、在“共有权属”框架下出现土地与林木权属的模糊不清、森林的公共产品性质与农民的生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项目社区之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国家整体生态建设与地方区域开发目标存在矛盾以及相关部门和目标群体的无赋权参与的现实。针对这些问题,项目设计中应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与行动考虑。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价值构成与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较高的投资成本使其在市场机制环境下无力与常规能源竞争,定价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分析可再生能源资价值的构成要素,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与可耗竭能源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替代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可再生能源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并给出了每个要素的计算模型,完善了可再生能源价值与定价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敖世友  张黎明 《软科学》2011,25(4):121-124
在管理熵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与价值分析,通过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监控图,在开展监控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如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价值,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价值计算公式,最后分析了如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以来的时代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在时代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应该创新的几个观念,最后分析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源区块链环境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区块链条中的能源主节点建立系统运行模型,从风电输出、储能系统运行和外部电网运行三个层面分析系统运行过程。其次,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引入储能电池损耗成本,构建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再次,利用BAS-PSO算法优化系统运行效果,计算系统在考虑和未考虑电池损耗成本情况下的收益和损耗成本。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储能电池损耗对储能系统收益产生的影响,应计入经济效应考量指标;BAS-PSO算法有效优化了系统运行效益,可以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张桦  岳泉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0):173-177
为帮助学界了解控制错觉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控制错觉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控制错觉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理研究、控制错觉现象及其影响研究;研究中存在"未能深入解释控制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未能对控制错觉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等问题;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有"深入分析信息系统领域中控制错觉产生的内在机理"、"研究如何减弱控制错觉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其积极影响"、"将控制错觉理论应用至新的领域和场景"等。  相似文献   

19.
王晓君  周立华  石敏俊 《资源科学》2014,36(10):2166-2173
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下,部分农牧交错带地区已呈现出沙漠化逆转趋势,但因沙漠化逆转的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农户经济收入当中。农户因牧场资源减少,经济利益受损,为维持收入不变,农户违规放牧、偷牧现象严重,退牧还草生态成果存在很大隐患。科学评价农牧交错带沙漠化逆转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禁牧政策下,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Bio-economic模型,模拟了不同经济政策的优化调控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下,通过农业和畜牧业的耦合优化配置、贷款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等政策措施,可实现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目标。研究建议,可适时考虑调整放牧政策,改禁牧为轮牧,在有效利用草场资源的同时,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实现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