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2005年北京市中考题)将15gCaCl2溶液逐滴加到20g Na2CO3溶液中(Na2CO3已全部参加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的CaCl2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例1 将10.000gNaCl、KBr和CaCl2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Cl2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热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质量.  相似文献   

3.
凝乳酶及氯化钙的添加量对凝乳及成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氯化钙(CaCl2)及凝乳酶添加量对凝乳及成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状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40%的氯化钙(CaCl2)溶液设定了260ml、300ml、370ml、400ml、3000ml等5种不同的添加量;将凝乳酶设定了45g、40g、35g、400g的添加量,并分别比较它们对凝乳及Mozzarella干酪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氯化钙和凝乳酶的添加量对凝乳时间、凝乳状态和成品感官质量都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也能产生沉淀,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解离而产生了足量的碳酸根离子CO32-所致。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a(HCO3)2溶液不产生沉淀的条件是其溶液中H+的浓度应大于2.26×10-7mol/L。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因会产生H+而无沉淀生成;只有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至溶液呈微酸性时才能使产生的碳酸钙溶解,这些实验现象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不能用CaCl2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通过无水CaCl2时,CaCl2的质量增加25.2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多少?分析:由题意知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25.2g,即1.4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确定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7mol,因甲烷中的碳元素在反应后完全以CO和CO2的形式存在,故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也为0.7mol,且其总质量为24.4g(49.6g-25.2g).据此分析,可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就把各种解法一一列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解法1:根据生成的CO和CO2的总物质的…  相似文献   

7.
用CaCl2溶液滴入分别盛有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就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溶液就是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8.
对CaCl2溶液能否用于Na2CO3和NaHCO3溶液的鉴别,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并对MgCl2溶液能否有效地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了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9.
1 奇怪的现象 对比Na2CO3与NaHCO3性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演示实验是向两者的溶液中分别滴加CaCl2溶液,根据他们的性质可以预期,前者应该出现白色沉淀,后者则没有明显现象.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现,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也出现白色沉淀,现象非常明显,而且此沉淀能溶解于稀盐酸.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溶质和溶液质量的计算例1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问:(1)需蒸发水多少克?(2)需加入KNO3固体多少g?解析:本题应紧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求解。(1)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溶液的质量应减少一半。即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100g×12=50g。(2)加入KNO3固体,溶质质量增加,同时溶液质量也增加。设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为x,则100g×10% x100g x×100%=20%摇x=12.5g例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36g。在20℃时将10g食盐溶于25g水中,求所得溶液…  相似文献   

11.
某试题:列举一种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简单方法. (1)实验试剂或用品是__;(2)实验现象足__. 常见的答案是:(1)pH试纸;(2)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其他教师第(1)问的答案都是:CaCl2(或BaCl2)溶液;第(2)问的答案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所表达出的却都是"在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时,前者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后者不能生成白色沉淀"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CaCl2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0.5%、1.0%、1.5%三个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作为保鲜液,对月季切花进行瓶插试验.通过对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1%的CaCl2溶液瓶插月季切花可以增强花枝的吸水能力,增加花枝的鲜重,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维持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使切花的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2~3 d.但高浓度的CaCl2(即1.5?Cl2)可以加速月季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13.
为开展泥鳅的人工繁殖提供依据,观察泥鳅精子在0~407.4kPa的NaCl、KCl、CaCl2和葡萄糖溶液中的活动情况。在NaCl、KCl、葡萄糖溶液中,泥鳅精子的快速运动和寿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精子活力与寿命的最适渗透压介于67.9~203.7 kPa。CaCl2溶液对精子活动起抑制作用,Ca2+引起精子的聚集。并且随着Ca2+浓度的增大,对泥鳅精子的聚集和抑制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4.
技巧6 妙用平均数据人们善于从问题的已知条件推出问题的结论,即所谓的“顺推”.但对于已知问题的结论或题材的联系,推断造成这一问题结论的可能因素,即“逆推”,往往感到比较棘手.这时若巧用平均数据来解决问题,往往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6 不纯的CuCl2粉末13.5g(内含1种杂质)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29g,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 KCl;   B CaCl2;C ZnCl2;  D MgCl2·6H2O分析 29g为中间数据.可以先计算出13.5g纯净CuCl2与AgNO3反应产生的AgCl的质量,若这个数据比29g大(小),则13.5g杂质…  相似文献   

15.
范例一:在K2CO3样品中含Na2CO3、KNO3、Ba(NO3)。中的一或二种杂质.将13.8g该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可得9.0g沉淀,则原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会是( ).A.肯定有Na2CO3,没有Ba(NO3)2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C.肯定没有Na2CO3,Ba(NO3)2 D.无法判断何种为肯定或否定的杂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二氧化硫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实验易出现异常现象的不足,经实验探究得出,用CaCl2溶液替代BaCl2溶液,更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验功能,并可避免使用重金属盐,使实验更环保;所用二氧化硫溶液无须临时配制,有利于实验的准备与药品的节约.  相似文献   

17.
一、对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讨论 例1将CO2通入1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完成后NaOH已无剩余,且溶液的质量比原来增重13.2g.求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题目 (2006年济南市中考题)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 BaCl2和HCI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之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例1 (2007年天津)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向此酸性溶液中加入80g10%的NaOH溶液,可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0.
例Na2O、NaCl、CuSO4·5H2O各5g分别完全溶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注意Na2O溶于水跟水起反应生成NaOH,其溶液中的溶质不是Na2O而是NaOH,故溶质的质量不是5g,而是大于5g,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求出NaOH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