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和及时的做好学费减免工作,是收好学费的先决问题。在开学后,我们即根据上学期的减免情形,主动的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确定好减免学费的对象,和村、组干部取得联系,交换意见,慎重作出决定。如贫农邹荣生有两个孩子上学,核准减免六万元学费。他非常感激,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学习。经过给人家做了几天工,把学费尽先缴了。他说:“政府给我减免了学费,我就应该早点缴清。要是毛主席不来,我家一个孩子也不可能上学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70后",童年正赶上"文革"期间,在农村老家度过,没有接受过什么学前教育。我清楚地记得,到了七八岁该上学的时候,母亲给我准备了一个花书包,是用碎布头拼成的。这很费劲,母亲花了几个晚上一针一针缝好。上学第一天其实就是报到,父亲牵着我的手带我去报名。我不知道上学都是学啥东西,但是感觉很神圣,就背着书包雄赳赳气昂昂早早来到学校,想着以前都是羡慕地看着那些大孩子上学,这回终于  相似文献   

3.
上学     
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站在办公室的楼梯口。见了我,显得有些不安。踌躇了一下,她终于迎了上来,低声对我说,老师,我家条件不好,我是来给丫头退学费的。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她女儿昨天没有来上课。我把她请进了办公室,倒上一杯清茶,让她静静地听我讲一个故事。有一名高三毕业生因考试晕场,结果以三分之差落榜了。他想复读,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三年高中已经让这个家负债累累。父亲噙着泪水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咱就不考大学了,考上了家里也没钱供你上学。咱们一起去打工吧!”儿子点点头。但是到了开学时,儿子还是敲开了一个校外辅导班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给我读故事书;上学了,我开始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识字了,又开始读课外书。书是我的好朋友,我与书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刚上学的时候,老师发完新书后说:回家让爸爸妈妈给书包上书皮。我觉得包书皮太麻烦了,又不愿意让妈妈帮忙,所以没有包书皮。没想到才几天,书就被我弄得皱巴巴的。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看到书在一起谈话。语文书说:小主人一点儿也不  相似文献   

5.
在我13岁那年的大年初一,爸爸带我去老乡家拜年,那家和我家沾着点亲,两个大人都是老师,他们的大女儿兰兰还和我是同一学校的,我爸爸很敬重这两位老师,所以认为他们的女儿也肯定很优秀。初次见面,大人们彼此都问各家孩子多大了,长得比我高大的兰兰矜持地说她12岁,原来比我小。这多少让我觉得奇怪,我上学早一年,一般的同学都比我大。爸爸就说我:你看人家  相似文献   

6.
如今,我走上工作岗位已有十个年头了,我的女儿也相继上了小学,我也就肩负起双重身份,既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又是一个学生的老师,因而也就给女儿滋生了一些不良习惯。从女儿入学的那一天起,她自己从没背过书包。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书包总是在我的肩上挎着,过往的行人议论纷纷。我也曾想过许多,尽管女儿偶尔自己背书包上学,我也有些放心不下,总是跟在身后不时地问问:“沉不沉啊?爸爸给你背着呀?”久而久之,每天吃过早饭女儿就早早走了,等着我给她背书包。每当上课铃声响过,女儿都要去我的办公室取书包,从没出现过任何差错。可是有一天,我因外出…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家挺穷的,没地也没房,房和地都是农奴主的。我家租农奴主的地,一年春夏秋冬劳动,得不到什么,手里的东西很少很少,全被农奴主拿走了,生活上完全没有保障。十一二岁时,我就去放羊、放牛。那个时候能上学的都是农奴主的子女。我们这些农奴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感谢父母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每天都与药罐子有不解之缘,而且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家里人口多,因此我家的生活很是贫困。20多年前,我们姐妹又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就无疑给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只得硬撑着去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养家糊口。8岁的我不懂得父母的辛酸,哭着不背母亲缝补的姐用过的旧书包,母亲只得把以前做被子时剩下的一小条花被面,为我赶做了一个花书包。我连蹦带跳地跟着姐姐去上学。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7岁~9岁的孩子几乎都撒过谎。撒谎的孩子是坏孩子吗?是什么让孩子们撒谎呢?让我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1.撒谎的真相笑燕:作业没有做完就来上学,到学校怕老师骂,就骗老师说昨晚我生病了,老师就原谅我了。  相似文献   

10.
温暖的书包     
<正>寒假期间,我突然想起老师说,下半学期要用七年级的书,我到存放杂物的一个房间里,翻箱倒柜地寻找书的踪迹。我拉开了一个陈旧的木柜子的门,一个沾满灰尘的破书包映入我的眼帘。这个书包的样式很老土,颜色都差不多褪去了,变得暗淡无光,皱巴巴地畏缩在柜子里。我的思绪被勾回了小时候,回忆就像画轴般一点点地展现在眼前。小时候家里穷,转眼间我已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妈妈认真地对我说:"你该上学了,我给你做一个书包吧。"我看到妈妈  相似文献   

11.
可笑星     
《初中生之友》2015,(Z2):95
10分钟时差妈妈为了让我早起上学,刻意把我房间的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同学吹嘘:"你知道我家有多大吗?从我的卧室到大门口,有10分钟的时差呢。"周杰伦的书读初中时,周杰伦是我的偶像,我的每本课本都写满"周杰伦"三个字。当时,我家还是蛮穷的,有一次我爸翻看我的课本后,眼角闪着泪光,语气深沉地对我说:"儿啊,如果是跟学  相似文献   

12.
那年我十二岁。星期天不上学,娘让我去豆地里捉豆虫。我家种了四亩豆子,全家吃的豆油、喂牲畜的豆饼都要向这豆地要。另外剩下的豆子还要卖钱,贴补家里拮据的生活。父亲在外地打工,要挣我们的学费。姐在高三,哥在初三,他们的学习都很紧,一家人的重担就压在娘那弱瘦的肩上了。娘分配给我的任务我没理由不完成。  相似文献   

13.
毛蓓蕾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她很真诚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并认真地告诉我她童年的三个梦想。“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我也能摸摸钢琴,在上面弹奏我已经听熟了的,印在心里的乐曲。那时,我想钢琴真是想得茶饭不思。第二个梦想是能和别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小时候,离我家不远有一所小学,教室墙外有一棵长得歪歪斜斜的大树。我每天上午都要爬到大树上,一手拿着爸爸从旧书摊上买来的课本,一手抱住树干,听老师讲课。有一次老师提问,那个小朋友答不上来。我忘了自己地举起了右手,大声说,老师,这个问题我…  相似文献   

14.
记得小时候,我曾多么热切地盼望长大。那时的想法是:“长大了多好哇,可以自己做主,可以不用爸爸妈妈接就能出幼儿园,可以去上学。”当时我曾经极为幼稚地问过妈妈,我要多久才能长大?而妈妈则总是说快了快了。我便兴奋地背起小书包,在家里客厅的一头,蹦蹦跳跳地跑到另一头,嘴里哼着:“小呀嘛小二郎啊,背着书包上学堂……”虽然五音不全,但依然沉醉其中。那时我4岁,妈妈说再过3次生日,我就能上学了,我当时可高兴了,又是蹦又是跳,“那我天天过生日,长大后就能上学了!”妈妈的脸上笑开了花,摸着我的脑袋说“你这孩子,真是想长大,想上学都想傻了…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咨询中,我的心常常被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深深触痛.现在打开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母亲的来信,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马老师:您好! 我读过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现在也有一个难题请您帮助. 我的女儿今年7岁.从开始上学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如果是她的智力水平有限,我也就不再勉强.事实上正好相反,包括老师都说她聪明,令人着急的是成绩总上不去.老师说,这孩子上课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的愿望很强,就是声音太小.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非常沉得住气,无论考试还是作业,根本没有一点紧迫感,即便是催她多遍,也是不急不躁地完成.放学铃声响过,别的同学早已跑出教室几分钟,她才不慌不忙地收拾书包最后一个离开.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启蒙老师叫冉廷爵,是位民办教师,虽然他只是初小毕业,但却很会教育学生。小时候,我家穷,都7岁了,却还不能上学。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怀念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正赶上“大跃进”之后的自然灾害,父母年迈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再也无力供我读书了。这时,我的班主任纪老师来到我家,目睹了家里的惨状,咬紧牙关对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不吃不喝也要供她上学!”说着,拉着我的手,让我重新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家乡很穷,父亲辛苦劳作一天,所挣工分仅值几分钱而已。大约我十岁那年,母亲患病,家境犹如雪上加霜,穷困之惨状实难尽述。家里给我买不起纸和笔,我只好带着从河滩上端来的沙子和削好的树枝去上学。临近期末考试了,家中仍分文难筹。为此,我赌气不去上学。面对父亲的规劝、催促,以至打骂,我仍固执己见:如果没有纸笔,就坚决不去上学。邻居大婶听到我的哭声来到我家,她将我搂在怀里一边替我擦眼泪,一边对父亲说:“这孩子又勤快又聪明,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哪能不去上学呢。”听到大婶的话,父亲惟有一脸的无奈、惆怅,似…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这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  相似文献   

20.
慈母行善     
母亲一生本分、慈善,她哺育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茁壮成长。那时我家共7口人,靠父亲那微不足道的工资来维持生活。经济虽然拮据,但在母亲的操持下,我家日子还算过得去。在非常的年代,母亲不但不占人家的便宜,而且还经常帮左邻右舍渡过难关。记得有一年,隔壁张大婶家的孩子因交不起学杂费而犯愁。母亲知道后,把准备给我们兄弟姐妹买书包和文具的钱拿出来,借给张大婶,凑足了学费,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而我们兄弟姐妹有的背着打补丁的书包,有的手捧着书上学。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别人家有困难,只要能帮上忙的,一定要去帮人家。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