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先要对题目中的“物名”加以解释,这里的“物名”不仅仅理解为“东西的名称”,而应作广义的理解,比如下文所谈到的“国名”“人名”“地名”等等都包含在“物名”之内,因此在“物名”一词上加了引号.“关注‘物名’,诠释文本”,是我们受刘均卓、尤立增老师的《“美”在“三味”》①一文的启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认识.刘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部分,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懂得了原来语文课是可以这样教的.  相似文献   

2.
辨析:一文不名,“名”指占有,意思是一文钱都没有,形容极其贫困。例如: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打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一文不名。一文不值,“值”指价值,意思是连一文钱的价值都没有,形容毫无价值,也形容地位低微、受人鄙视。例如:他有时将反对者骂得一文不值。“一丈不名”一般用于指人;“一文不值”常用于物,有时也用于人。  相似文献   

3.
“与物为春”乃是因和谐融洽的物我关系所引发的审美体验。具体而言,它表现为“万物与我为一”与“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前者意味着主体消解了自我与他物之间、他物与他物之间的人为界限,主体与他物在道的层面泯然相亲。后者意味着主体与他物之间无心的顺应,主体既不以一己意志去主宰他物,亦不因功利关系而迎合他物,物我相宜无逆。庄子与物为春的审美体验,启发了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道”与“名”的哲学关系贯穿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始终.老子哲学对“道”和“名”有深刻的探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构建了“道”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名实之辨”的哲学问题,对“道”与“名”的哲学思辨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和语言哲学观,其价值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讲《诗经》必讲“六义”,讲“六义”必讲赋、比、兴,而讲赋、比、兴者,当以朱熹的观点为正宗。朱熹解释赋、比、兴,只立观点,不做阐述,而后人又要尊之用之,所以不得不对他的观点补充释义。他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后人先是纳闷:“难道随便拉个‘他物’就可以引起下文吗?”但接着就发现,原来每首诗的“他物”和“所咏之辞”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这一点,朱老夫子可没有说透。他说:“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这个比怎么个比法,此物与彼物之间的联系怎样建立,这个问题朱老夫子又未阐释。后人经过研究又有发现:原来比的内容是很…  相似文献   

6.
相传古代有一个小国对死囚在临刑前都要让他抽一次“生死 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上“生”与“死”两个字,由执刑官监 督,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就当场处死;如果抽到“生”字的签,就当 众赦免. 有一名大臣由于不满国王的残暴统治而触怒 了国王,国王决定处死这名大臣.为了不给这名大 臣有半点生的机会,他让手下人把“生死签”的两 张纸上都写上“死”字.狠毒的国王满以为这个大 臣必然“死定了”.在他看来这位大臣的“死”已经 成了“必然事件”. 然而聪明的大臣知道国王对他恨之入骨,必将千方百计地置 他于死地.因为国王的阴险毒辣…  相似文献   

7.
“我好恨!”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名的散《道士塔》中。有“我好恨”一语。表示了敦煌物因为种种原因流失海外,他的恨恨不平。“我好恨”于是在《道士塔》的教学中,常常拿来作为话题。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某高校一名应届毕业生参加招聘,因面试时回答不上考官的一个问题而未被录用.这名毕业生质疑招聘方“试题涉及的内容超出学校所开课程范围”.招聘方则指出,在他之前,同样是这个问题,与他同校的一位同学回答得很出色.  相似文献   

9.
“自己”与“我”都是代词。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指“自己”,但“自己”不一定指“我”。1.“自己”多用于指代前面已出现的人和物。如:(1)他想,自己是汽车司机,应该多为旅客着想。  相似文献   

10.
熊十力认为,根据“应用不无计”、“依他起性”和“极微计”之辨析,“物”和“识”并不具有实在性.因此,人们通常以为事物为实在的观念是错误的.尽管如此,并不能否认宇宙本体之存在.否则,不仅宇宙没有了根据,人生也会失去价值.“虚寂”而“生化”乃本体之根本属性,而“本心”既“虚寂”又“生化”,故“本心”即是本体.当然,“本心”不是与物相对的“妄执之心”,而是超越的、“绝待”的本体.为了避免对“本心”的误解,也为了凸显本体之“绝待”,熊十力将“本心”名为“乾元”;并通过对其特征的分疏,进一步论定了“乾元”之所以为本体.这样,由“物”到“本心”再到“乾元”,熊十力完成了其本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鸟鸣涧》有三种解读方法,从儒、释、道角度都解决不了以“物”如何“观物”的问题,王国维和邵雍的“以物观物”的理论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学的解读方法,才能实现“以物观物”。生态学考察有机非有机物的“转变”(becoming)与“差异”(difference),以及“邻野生境”(milieus),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物观物”。生态学的方法为解读中国山水诗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熙载把文艺看作是一门“心学”,他的所有关于文艺的具体看法都“拱向注射”于这个根本观点.“文为心学”思想包含了他对文艺本质,创作主体,其他创作规律等根本问题的深刻看法,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从“以日喻心”、“物我摩荡”和“诗为天人之合”三个视角可以探得刘熙载的崇心倾向.  相似文献   

13.
晚年罗兰.巴特不再否定主体、作者,相反他越来越明确地坚持自己的作者主体性,这是因为他不再恐惧暴露自己的“想象物”。他的“想象物”,也就是他的隐秘的性倾向,他的真实的情感,还有他的私生活,属于克里斯蒂娃所说的“符号的”形态。此前的巴特慑于“象征的”律法而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的秘密,直到晚年他所深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才勇敢地站了出来,希望能在新的写作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巴特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充满了矛盾,要想解读巴特,就得从他的“想象物”开始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存”具有与“存在”迥然不同的特殊含义,即;它不是客观物的存在而是主体人的存在,不是一般人的存在而是正在生活的个人的现实存在,故以“实存”名之。实存是实存主义的中心问题,在实存主义者看来,实存是第一义的,而一般存在则是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在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数学著作 ,其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现在 .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就出自这些古算书中 .例如“百鸡问题” ,“鸡兔同笼”等问题 ,其中影响较大的问题是“物不知数”问题 ,该题是《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之一 .该书作者孙子 ,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之一 ,具体生卒年代不可考 ,只知生活于公元 3~ 4世纪 (晋朝中期 ) ,其生平事迹亦不详 ,但与《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并非一人 .《孙子算经》是一部启蒙性的数学专著 ,其中“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 :“今有物 ,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  相似文献   

16.
说“下笔”     
大凡佳作,下笔常成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匹夫而为天下师.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诗经》“兴”法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学森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47-49,52
《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有引用“他物”开头慢慢引入正题的委婉交谈的风习。《诗经》的创作目的不是艺术性的,而是功利性的,是为了讽谏美刺表情达意。为适应委婉表达了习惯和达到委婉讽谏的目的,人们作诗时就常常先言“他物”来引起“所咏之词”,之所以会由“所咏之”联想到“他物”,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他物”与“所咏之词”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样,人们在功利性的自觉创作中,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兴”法就不自觉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18.
当下环境伦理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伦理规范而言,此二元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的价值塑造.传统儒家思想中“尽性”之“己”、“人”、“物”三维关系的说明,则能为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 “不如直接去医院?”医生半蹲着,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因受伤而倒在地上的他. 他态度坚决地摇了摇头. “快帮他包扎.”医生只得对助手们喊道.身旁的助手们闻言将他围了起来.医生站起身来,极目远眺,前方已经没有人影了.医生思考再三,扭头,发现他已经站了起来,正在甩开那些搀扶着自己的手. “嘿,”医生尽量不让自己的话显得太过伤人,“已经是最后一名了,还要跑吗?” 他点头.  相似文献   

20.
他叫胡斐,和我一般大。个子不高,可论辈份, 我得管他叫“叔叔”。因为他姓名中“斐”与“匪”字的读音相仿,所以,我开玩笑地叫他“土匪叔”。时间长了,这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