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在个别辅导时常提及的是要"提优补差",而往往忽略了中等生的潜力。要知道中等生在班级中是一个大群体,他们的潜力也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老师能把他们放在心中,给他们机会,激励他们,那么这些中等生就能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激活的入手点--打破心理定势 1.正视差异,改变"配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前提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正视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中诸多因素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差异.班级里存在着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并非要求我们把它拉齐扯平,他们都是课堂中平等的主体,我们追求的是让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无视差异势必会造成"一刀切"、"齐步走",挫伤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引导中等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特别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以此悦纳自己,不再活在优等生的光环的阴影下,消除"配角"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在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班级的常规管理和学科教学占据了较多的时间,我们会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培优补差"和"班级维稳"上,容易忽略这个表面看起来偏向"沉默"的群体。实际上这个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我们的些许关怀可能就会点燃他们的激情,虽然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少给老师带来麻烦,但他们却决定着一个班级的走向。把班级类比成几何图形,中等生在班级的分布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点,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平面,在中等生的关注上,我采用了"逐点击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班级的大家庭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群学生:他们既不是课堂中积极活跃的一份子,也不是考试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从不主动表现自己,也不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但是他们的数量却占据整个班集体的大多数,这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中等生。为了实现整个班级政治课成绩的整体优化,以及扩大政治课优秀生的队伍,就需要老师用认同的态度去发现每一个中等生的闪光点,深度挖掘他们的潜能。本文对如何更好地激发中等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老师,我就喜欢做中等生。"这是小晴来办公室十分钟后说的第一句话。她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小脸泛红,一副欲和盘托出的样子。我愣住了,接下来,这个本来被我定义为需要帮助的中等生小晴,却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我,一名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老师,激情无限,笃信必须重视中等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整个班级才能稳步上升。于是,我大刀阔斧激励中等生,各种招数刺激中等生,幻想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三周后,这些"激励壮举"像落下帷幕的激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要转变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使中等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地向优等生转化,让"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建设良好班风的中流砥柱。本文以如何更好地转化中等生与建设良好的班风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张亮 《教书育人》2014,(11):15-15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多数时间关注的是“两头”的学生,对“优等生”是如获珍宝,而对“后进生”可谓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对于“中等生”却往往寡于过问。这种只顾首尾而无暇中间的行为就使我们形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现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不能放弃每个孩子。”中等生是班级重要组成部分,是家长心中的唯一。为此,认真研究中等生的现状,做好中等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中等生不断进步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对中等生有所忽视。这表现在不论是学校工作计划总结,还是班主任的计划总结,几乎涉及不到中等生的教育问题。其实,中等生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死水一潭,有时思想会不稳定,呈现两头分化。我们教师就不能只顾两头,丢了中间。抓中等生的教育就要研究中等生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也处在不上不下的中等水平上,比较一下,这与中等生有许多类似之处。一、处于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大部分都希望生活能提高,中等生同样具有渴望进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羡慕优生成绩,希望得到老师…  相似文献   

9.
学习程度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我们称之为中等生。中等生在班级里最易被人遗忘。因为中等生往往比较省事儿,好事找不到他,坏事也找不到他;没有骄人的成绩,也没有突出的缺点。因而也就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们也许最为重视的是"两端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而那些班主任最为放心的中等生,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许多心理问题也往往产生在中等生身上.  相似文献   

11.
传统高中数学以考试为风向标,课堂教学追求整齐划一,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发展优等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学困生"的目标,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关注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  相似文献   

12.
中等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能上能下,能强能弱,是班级的"潜力股".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就要重心下移,更多地关注中等生.通过"打破"对中等生的心理定式",打通"中等生的思维障碍,更多地关注中等生,从而大大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学习潜力,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  相似文献   

13.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个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14.
家有中等生     
《小读者》2008,(11)
同学们都管我女儿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位妈妈关于"中等生女儿"的文章。这位妈妈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同学们都叫她23号,因为班里总共50个人,每次考试,女儿都排第23名。"她是个名副其实的中等生。"这个绰号让妈妈觉得特别无奈,"我们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吗?"这位妈妈的困惑,许多家长感同身受。每逢期中、期末考试,很多家长都会陷入焦虑的漩涡,比考砸了更可怕的是,孩子的成绩一直像温吞水一样  相似文献   

16.
张琴 《黑龙江教育》2006,(10):45-46
有这样一则习作: 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7.
由教师以"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带来了各种教学上的问题:优等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不成问题,而中等生则由"不相上下"到"两极分化"最后"天上地下"。如何开发中等生是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结合教学实践从中等生的形成因素和开发中等生的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优等生善于表现,总是抓住各种机会展现自己;后进生往往不时惹些麻烦,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关注他们。而班内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中等生总是默默不语,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忽视,就像一株株害羞的"含羞草"。  相似文献   

19.
优化中等生     
中等生他们既不像尖子生那样颇得教师喜爱,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让教师伤脑筋。对大部分中等生,教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错误也心不在焉,使中等生陷入受冷落的尴尬境地。殊不知,中等生的心理共性是不成熟、不稳定、意志薄弱、可塑性强等,在他们身上,希望与危险并存。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可以同优等生一起进步;如果我们对他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受到外来不良影响时,我们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失去充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切实加强中等生工作,对搞活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们着重在初中阶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把大面积的中等生组织到课堂学习的网络中来.以前,一些科任老师讲,课堂讨论开展不起来,大多数中等生懒于思维,做课堂学习的旁观者、局外人.怎样"使所有的学生都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与科任老师配合,改变男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