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圆曲》不仅思想内容极为复杂,而且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因此,各家各派的学者均对它有所评论。本文试图从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思想内容及奇特的构思和匠心独运的艺术技巧两方面入手来评析此诗。并提出了《圆圆曲》在表露“女人是祸水”陈腐偏见的同时也对陈圆圆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的观点。这一观点由于在以往的评论文章中很少有人提出,因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红楼梦》中的委婉语翻译策略进行探索,阐释委婉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以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以例句形式通过比较来阐述在使用英语时注意语气的委婉性。文中分别谈到请求命令的委婉表达以及回答的肯否定、劝告的委婉表达和建议的委婉表达,还有如何巧妙地利用时态达到委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英汉对比谈委婉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文章通过英汉委婉语言的对比,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因此,委婉语的诞生表现出了强大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语用原则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春秋之际,行人们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同样受着<诗>、<书>、礼乐的文化熏陶,诞生于这样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委婉语,即出使他国专对之辞,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且典型地折射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光芒.从修辞服务于时代这一理念出发有利于深入探究春秋时代行人运用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段所折射出的特定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把戏曲当作叙事文体进行实践的剧作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戏曲的谋篇布局、情节设置、结尾等叙事技巧,其叙事实践的最大成果便是扬名后世的《笠翁十种曲》。  相似文献   

9.
司马白羽 《阅读》2022,(80):54-57
<正>知道顾贞观这个人,是因为一首词—《金缕曲》。这首词包含着一个名垂千古的文坛掌故,它浸透了凄凉人世间最后的一抹温情,演绎了一段惊世的友情。顾贞观是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1637年。明朝政权已经日薄西山。在他还来不及体味家国之痛的时候,明朝就灭亡了。他的曾祖顾宪成是明朝后期影响深远的东林党领袖,曾长期在东林书院讲学,不仅是江南地区的学术泰斗,也是江南地区最有号召力的人物。到了顾贞观这一代,虽然影响力不及祖上,但是声望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0.
再谈唐代的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同时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部曲.一种是符合《唐律疏议》规定身份的贱口部曲,主要分布于西州、渤海国等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缘边地区;另一种是非贱口身份的武装部曲,主要分布于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内地.  相似文献   

11.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名作《阿拉伯风格曲Ⅰ》其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 ,是将人物、花鸟交织在一起 ,代表了阿拉伯式的建筑装饰风格 ,音乐表情术语及速度标记以及演奏技巧与方法都应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艺术精品大都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涵丰富,形式讲究,精雕细刻,不露刀痕,仿佛是自然流露,浑然天成。二是经得起艺术的品味,艺术语言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作品钢琴曲《牧童短笛》就是以"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成功写作,一举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的探索进入到真正艺术创作阶段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谈《论语》的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著作。它内容广博丰富,集中体现了孔予的思想观点,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文人甚至下层百姓的喜爱.历经千载,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自身反映出的那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的思想观点具有时代延续性外,其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凝重洗炼的文风、谨严透辟的说理和丰富多采的修辞手法,成为后人写文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败笔表现在四个方面;以婚姻作为女性奋斗历程终止的作品结局;妥协于一纸婚书的“社会习俗叛逆者”;自卑的“新女性”;凭遗产得到幸福的“独立女性”。  相似文献   

15.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寄托了诗人孤独强大的内心和独特的人生体会。顺沿着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思维线索,解析诗人孤独和思念的心境情怀,探寻作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戏剧性地再现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经过,被认为是“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瓦格纳《尼布龙根指环》之前的最伟大的戏剧作品”.作品以叙述性、抒情性、祈祷性的歌词作为循环使用的一种局部结构形式贯穿全曲,是剧情开展的基本模式;场景描绘中的复调技法是剧情开展的内在推动力;宣叙调在作品中被十分突出地加以采用,不同角色以不同的音乐形态推动着戏剧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17.
《电磁铁》实验教学谈李育文,卜贻东(湖南耒阳市电教仪器站421800)小学自然第六册《电磁铁》是课颇有难度的实验教学题。为了让学生“看得清,学得着,记得住,想得到,用得上”,我进行了一番探索,现将方法介绍如下,请同行指正。一、实物投影,激发兴趣用幻灯...  相似文献   

18.
解放四十多年至今,关于《长恨歌》主题探讨的文章,见诸报刊、学报、专著、古典名篇赏析者,粗略统计已达百二十篇.从五十年代的论争,经八十年代的再探讨以至如今,从中国专家到日本学者,见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篇“长恨”解人难,几乎成了斯芬克斯之谜.为什么难解?依我之见,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做到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没有对作品进行系统内在的分析.要说明这一点,需作简要的回顾.回顾《长恨歌》主题的论争,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先,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人们摒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一贯十分重视和关怀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解放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上,他都是积极探索的先驱者。在“五四”运动发生的一九一九年,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一文里,对于青年们在当时社会中所遭受的旧婚姻的痛苦和缺乏爱情幸福的苦闷表现出巨大的同情。他鼓励说:“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的主题既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强烈不满的愤激之情。又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境。领会《荷塘月色》的主题,应综合作者一生的发展历程,及当时社会大环境前后关联去理解才能得出真确的结论。否则会牵强附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