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兆洛的学术与文学曹虹十九世纪前叶的数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代封建社会形态趋于结束,酝酿着近代史的开端。这种“世运”的“潜移”所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以往的改朝换代式的世变所说明不了的。生当其时的知识人,尤其容易在古与今、新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它对于我们建构新世纪文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启示?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参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中西文学理论的交流中、在20世纪自身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之后,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学科建设?……新世纪之初,在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各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展开了严肃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民事关系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理论意义而言,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是民法学的核心与本体理论,也是全面理解民法属性的基本路径。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行为赖以进行的基础行为模式,是民事立法实现社会利益衡平的依托与结果,为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救济根据,同时还是保障基本人权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1,(5):186-186
赵婉孜、刘风光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语用学为文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因为它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观念,将文学语篇看做是动态的,是作者、读者和语境互动的产物。语用学与文学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拓宽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文学研究的视角。文学语用学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尚处于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5.
从母语写作层面重新评价沈从文创作是个有待开拓、深化的问题范畴。沈从文对母语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创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乡土"叙事是其母语写作的起点和归宿,沈从文构筑的有关湘西的"乡土"世界,既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独特的时空范式和文本构成,又通过对诗意田园的营造,为现代人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人性范式和文学样式。其二,"散文化"是沈从文的为文之"道"和最具本色的创作取向,它既呈示在其小说中亦表露在其文学批评中,在沈从文那里,散文已兼容文学与人学、审美与人生,他以完美的"散文化"创作发扬光大了母语文学的千古文脉。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8月 7日至 1 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为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季羡林、傅璇琮、严家炎、叶嘉莹、江蓝生、杨义、胡显章、邓绍基、钱中文、蓝棣之、王富仁、钱理群、孙康宜、倪豪士等近百名来自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荷兰、丹麦的汉学家出席会议并提交了论文。举办本次学术会议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国际对话 ,借鉴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文学的理论、方法和已经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文化背景中,阐释了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基本特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意义,并且对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中出现的两种文化倾向作了评析,从而为刚刚开始的21世纪中外文学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评季羡林先生的重要文化思想--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羡林先生提出的送去主义,是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思想.历来西方文化重分析,建立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应该说正面临着转型.中华文化历来重综合,在自身文化转型中发扬传统文化优势,有利于新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0.
王方 《职业圈》2014,(35):8-9
本文采用以事说理方法,结合当地一些先行探索,对基层工会构建新型组织体系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成功做法等问题进行总结提炼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掀起新一轮热潮,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不仅显示出社会民众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助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完善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在培育实践路径上可以充分融入校园阵地、拓展延伸网络平台、引导激发制度保障,提高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国企的建设来说,传承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能够加强企业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国企发展中,应不断对这两种精神的内容作出补充和完善。在改革经营进程中,国企应紧跟时代脚步,加强创新,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弘扬好这两种精神,最大限度加强企业的建设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对国有企业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策略,希望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重绘”的文化想象杨义先生这本讲演集由 50多篇文章构成。从文章的形成方式上看 ,既有他到国内各地高校和国外著名学府的讲演 ,也有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主题发言 ;既有记者的访谈 ,也有坐客网站论坛与网友的交流。以讲演的内容而言 ,几乎涵盖他的学术研究领域 ,并且有一种强烈的介入现实和引导人们走出文化困境的当下意识。初看时 ,这些文章好像是一盘散落的珍珠 ,但你一旦读进去 ,就会发觉杨义先生其实用了一条红线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 ,那就是他提出了一个具有深刻价值的学理命题 :在汇编近十年间断断续续发表的这些学术讲演、学术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高校实施兵团精神育人工程的实践策略并展开相关思考。[内容]在梳理高校兵团精神育人工程育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改进、完善文化育人思路。[方法]该文以笔者相关研究经验为基础,结合高校实施兵团精神育人工程的重要价值进行具体策略的设计,并进一步围绕其中的细节元素展开思考分析。[结果]该文首先从明确精神内核、构建思想长城、树立价值观念三个角度阐明高校实施兵团精神育人工程的重要价值,以此为基础设计挖掘文化元素、营造德育氛围、丰富实践形式、活用信息技术四个层面的实践策略,进而围绕内容与形式、方法与需求两个角度展开细节思考。[结论]高校实施兵团精神育人工程契合当下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相关实践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具有极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寇梅 《现代企业文化》2023,(11):105-10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效益也不断提升。然而,持续的经济发展与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密不可分。企业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水平,加强党建精神和党建工作建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努力,而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企业应该以现代化党建精神为引领,不断完善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步伐。文章针对党建精神对企业党建的意义与实践路径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当前党建精神的内涵,其次明确党建精神对企业党建的意义,最后重点研究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建精神的具体实践路径,通过党建精神的引领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端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以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需求.最后分别从加强课程教学建设、考核方式多样化和丰富学术活动与搭建实践平台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面对变革转型、经营困境、士气低落之际,通过探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军旅精神”,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直面困难、奋勇争先的强大内生动力。文章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对新时期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探索新尝试做了梳理归纳和分析探讨,希望为国企基层单位或其他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话”与“重建”是时下学界颇为流行的两个话题,然而,相当的研究成果却只在“设想”、“思路”的层面上论及二者。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以下简称《意义》)一书则打破了这种“格局”———它在“实践”的层面上真正做到了“对话”与“重建”。一该书分三篇,按“总———分———总”的思路结构成篇:上篇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性质,并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基本范畴与民族文化个性之间的关系。在该篇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与特质纳入视野,并以此为视角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儒、道、释三家——…  相似文献   

20.
韦勒克和沃伦在其<文学理论>中曾经对英国文学编史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应当承认,大多数的文学史著作,要末是社会史,要末是文学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史,要末只是写下了对那些多少按编年顺序加以排列的具体文学作品的印象和评价",因而"只是把文学视为图解民族史和社会史的文献,而另外有一派人则认为文学首先是艺术,但他们却似乎写不了文学史.他们写了一系列互不连接的讨论个别作家的文章,试图探索这些作家之间的‘互相影响',但是却缺乏任何真正的历史进化的概念".所以,他们质疑说:"写一部文学史,即写一部既是文学又是历史的书,是可能的吗?"①可见文学史的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