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冰心散文的温柔美是作家自觉的审美追求,是作家人格的表现,也是作家女性特质的体现.我们从冰心散文的内容、表达和语言都能深切感受到其令人陶醉的温柔美.  相似文献   

2.
冰心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现代著名作家。或许是身为女性的缘故,她早期的散文和诗常常以母爱为主题。在《纸船》这首诗中,冰心以抒情和温婉的笔触表现了对母亲的拳拳思念之心。一只只小小的纸船把我们带入了梦一般的情景:一位被母亲所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20世纪初叶,进入自觉的历史时期以后,女性文学自我深层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纯洁的女儿国和神圣爱情梦想的破灭;男女分盟与女性的孤独与漂泊;理性文明的崩塌和魔女、怨妇的出现。论文从这一视角对中国女性文学纵深意识的演进轨迹作历史考察,并对冰心、丁玲、张爱玲等的历史地位和有代表性的若干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评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被五四激励着步入文坛的女作家,冰心的才情是超越时代的。她基于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创作了大量关于女性的作品,尤其关注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定位问题。冰心理想中的女性家庭角色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这种思想的形成,有时代的因素,也和当时的男性精英急于重构社会秩序有关,更和女性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冰心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对她那个时代和后世的女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使女性走向自尊、自强、自立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潜入“冰心研究”的时候 ,冰心女性意识受到了质疑 ;尤其她的母爱文学被认为或乏于现代性 ,或乏于女性自我 ,或制造了属于男权话语的那种“母亲神话”,总之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其实 ,只要真正从冰心及其作品出发 ,同样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来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冰心既具现代性的女性自我 ,又具女权思想。当然 ,冰心的女性意识也确实有一种将传统和现代整合在一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是冰心母爱主题的竭力传唱者。她不仅高举冰心母爱神圣、伟大的旗帜,书写了母子之间纯洁无私,"在生死抉择中不可理喻的母爱",展示了人性的纯美、崇高、坚强,张扬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且倡导母亲需要学习、打磨,成为智慧母亲。毕淑敏丰富了母爱的内涵,深化了母爱主题。  相似文献   

9.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女性作家.家庭和教育赋予她健全的女性意识,她以自己塑造的特征鲜明的女性形象,表明了她对完善女性人格的严肃思考,以及一个生活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里的知识女性重塑理想现代女性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论林子     
林子作为女诗人而受到承认是由于组诗《给他》的公开发表及获奖。从她的诗中我们看到一位热情勇敢的女性所建构的只属于她自己的独特而又完整的爱情世界,这样的爱情世界是中国新诗史所未曾有过的。因而实际上也是对一崭新领域的开拓。中国现代纯情的女性诗相当地不发达。现代诗史上第一位女性诗人当数冰心,冰心尽管在散文以及部分小说中充分展现了作为女儿对母亲的眷恋和依偎,但冰心的诗显然是哲理情趣的追求掩盖了女性的心绪。冰心之后,尽管出现若干有成就的女性诗人,但能够无遮拦地专注于表现属于女性自身的世界者,实属罕见。开始是艰难时势夺去了女性的婉约,后来是另一样的艰难时势又夺去了表现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地理意义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近现代史的研究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研究对象,即上海学。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写作中,上海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一个充满了话题的城市。王安忆的写作就直接与她居住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相关。文章就是从她最初确定将中国经验作为写作的主要方向人手,继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上海,并为之而写作。王安忆用她的写作,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证明了上海乃是乡土中国的一个他者。  相似文献   

12.
解读了苏青散文中的母性意识,苏青从自身的妻性、母性出发,在她的作品中,展现了"现代母性"艰难的生活图景;并对母性的出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代眼光";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她笔下的母性意识仍有着时代的烙印,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局限.当然,透过母性情结,可以领略到在文化的边缘上默默行走着的女作家苏青内心的觉醒与...  相似文献   

13.
通过萧红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男性作家的比较研究 ,可以发现萧红痛楚、敏锐的个性言说的女性悲剧意识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读了苏青散文中的母性意识,苏青从自身的妻性、母性出发,在她的作品中,展现了"现代母性"艰难的生活图景;并对母性的出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代眼光";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她笔下的母性意识仍有着时代的烙印,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局限。当然,透过母性情结,可以领略到在文化的边缘上默默行走着的女作家苏青内心的觉醒与追求,苏青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以中国传统小说特别《红楼梦》为底色,广收博采,中体西用,兼收并蓄,做到了艺术上的中体西用、中西合璧。张爱玲是一个中西文化功底都很扎实的富有现代色彩的作家。张家玲早期以《传奇》为代表的十九篇小说堪称其创作颠峰。这批小说在为人生、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开拓和贡献。其善写婚恋中男女的心理变化,大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手段;善写人性异化和心理变态,在现代文学中更是独树一帜。这批小说意象丰富,文字优美,耐人咀嚼,具有参差对照的艺术风格和苍凉美,以及中体西用、中西合璧的艺术取向。张爱玲晚年创作力衰退,其小说创作因滑波而走向末路,这除了因为抗战胜利之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张爱玲赴美定居后的种种不利因素,首先是因为她远离祖国,举目无亲,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何创作;其次是她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仅靠英文好,并不能写出切近社会生活的好作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俗务的缠身,张爱玲晚年创作力的衰退也符合自然规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6.
丁玲是一个为女性的解放而呐喊和狂奔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特别是前期)始终响彻着女性觉醒而反叛世俗的主旋律。她塑造了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三个层次的觉醒,诠释了中国女性现代性觉醒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王安忆是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两者于一身者。在她有点真枪实弹追认的理论著述中,探讨了自己对文学艺术本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为自己的作品建设理论根基;并不断在创作的实践中,逐渐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反过来,在理论的不断深化中,王安忆也进一步开拓出自己的创作领地,促进了创作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她的个性形成与她所受的中西结合的教育、特殊的家庭环境以及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作家张爱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试从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反高潮,来论证张爱玲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与时代主流文学格格不入的对于文学的艺术观照。"艳异的空气的制造与突然的跌落"形成了这种"反高潮",通过契机的制造将高潮陡落并转向他途,从而使得"传奇世界里的人性呱呱啼叫起来",并带给人们关于人性、人生的"苍凉"的启示,由此构成了张爱玲通俗又骇俗的新传奇世界。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从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两个层面和"文言化"、"西文化"、"融会"三个角度,描述分析"冰心体"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对建设现代白话文学文体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