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是检验和衡量社会历史领域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一点。“十三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生产力标准具有决定的意义,这个论断决不只是一般地重复已有结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它的提出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一般认为,经济效益是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应与否的标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经济效益与生产力水平联系紧密,不管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状况,只要生产力有所发展,经济效益就有所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大小不同罢了。本文认为,判断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标准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不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来看,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一致。这一标准与经济效益标准相比,更显得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标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初步提出、鲜明表述、全面展开、高度概括而渐臻完善的过程;其核心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评判、检验和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对于明确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全方位、多视角地研究生产力标准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正如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反思中国革命实践一样,对于生产力标准本身的认识也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来谈点浅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探讨生产力标准应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又要运用辩证法方法。文章指出:生产力标准既是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既具有一元性又具有多样性,是真理与价值、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生产力标准的多维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生产力,也要重视社会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力,也要重视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过热” 的重要原因是将生产力标准理解为生产标准,生产力标准不是生产标准,因为生产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一致性:第一、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获得产品;第二、靠延长劳动时间而生产率不变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三、不注意协作分工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四、建立在破坏自然条件、短期行为,脱离生产力状况等基础上的生产,只会破坏生产力;第五、人与物处于分离、半分离状态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六、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不同直接生产过程相分离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七、不注意潜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生产不会提高生产力:第八、生产的社会属性不适合生产的自然属性的生产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中可能存在上述情况,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生产的发展就一定能发展生产力.相反,生产本身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生产力一定要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但如何保证生产力的正常发展?如何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长期没有得到好的解决。我党十三大正式提出的“生产力根本标准”,是应用“生产力要发展”的典范,是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建立、发展以来,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在党风、社会风、政府廉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商品经济(本文所称的“商品经济”皆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关系吗?如阿评价商品经济的全部社会后果?对这些疑问,人们有不同的回答。一些同志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判别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各种问题的唯一标准,商品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道德等方面就只有促进的、好的作用;道德等  相似文献   

9.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0.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论述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1.
12.
生产力标准,是我们党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那么,它和人才标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根据生产力标准选拔和使用人才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地、科学地选拔和使用干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产力标准与人才标准的含义。什么是生产力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仅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社会的交替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随着石器工具被金属工具所代替,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代替手工工具,人类社会相应地出现了原始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只有在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承认生产力是根本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保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真正适应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而不致陷入主观随意性。”这一论述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生产力标准的内涵及其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把生产力标准坚持到底李连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考察,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是非,始终是了项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总之,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能否深入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第二卷208页)。这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列宁在评价马克思这一唯物史观时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页)把社会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其核心就是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导致不同历史阶段的更替。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构成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阻碍甚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只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逐渐不科学,由“左”倾而陷入空想。  相似文献   

18.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一些城市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其中关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就党中央和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问题,着重探讨生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尤其要在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以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当我们坚持用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时候,尤其要以科技生产力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国力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今天重读全会公报,结合当前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我认为公报中有三句话特别值得注意:“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我们党所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