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悼歌》、《觅》等作品的和声创作思维为切入点,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分析,解析作曲家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的和声语言思维及技法特征,从而了解作曲家"民族化"的和声创作特征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电影艺术可以真实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从电影声音创作的重要性、声音创作与民族化、声音创作民族化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寻求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每一种语言经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和该民族的思维模式、思维特点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广告语言也明显地带有传统思维模式的痕迹。本文试图从传统思维模式的具象性、整体辩证性、模糊意会性、经验性等方面来探求其对广告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创作出既符合广告语言表达原则,又适应中国人传统思维特点的、人们易于接受的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4.
论广告创作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吴璇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又是文化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语言的诸要素都反映了该语言社会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模式时时刻刻都左右着语言行动。作为广告创作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语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秋子》等作品,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特点、演唱特点、表演特点等方面起了先行作用。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并对后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一个民族的文化趋向、文化心理、传统观念、思维模式等等都必然会受到广告语言的影响或对广告语言产生这样那样的作用。认真探讨社会文化与广告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说明只有适合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广告语言才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会文化.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广告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一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都必然会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恺 《华章》2009,(13)
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而在流行音乐中加入民族传统元素的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近些年似乎已经成为众多华语流行音乐创作者所较为钟爱的一种创作方式,本文通过对民族化相关概念的梳理,总结了"民族化"以及"流行音乐民族化"的概念,希望对今后流行音乐民族化音乐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海外华语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异域的创作以平等的交流姿态展示着高贵的民族文化人格,以坚实的民族之根为创作的精神归属,以语言的民族化显示华语的巨大魅力,为海外华语文学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值得当代海外华语文学创作者很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力图对民族歌剧今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了解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翻译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广告的商业目的能否得到实现,即使受众购买产品或选择服务。对等是翻译的重要基础。在广告翻译中,其主要表现为语义、文体和文化等层面的对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研究者对广告的理解和欣赏水平,而且通过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国内的国际广告创作人员获得更多的文化经验并创作出更成功和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就像不能脱离异文化谈文学翻译一样,国际广告翻译必须重视异文化带来的差异.应该在充分认识、理解异文化的价值观、文化心理、思维模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广告是一种文化产物,广告语言是广告文案的基本内容,因此,广告语言必然会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本文展示了中美民族的性格及其差异,揭示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对中美广告语言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告情感诉求的现代新趋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诉求是现代广告创意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分析消费文化时代广告创意中情感元素的运用特点,有助于掌握现代广告情感诉求的发展新趋向,从而指导当前广告创意实践。  相似文献   

15.
优秀的广告创意,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运用最生动的民族语言,透过人类共同的心理表层,将根深蒂固的深埋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表达出来,进而达到令人心领神会的效果。广告创意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广告创新必须在全球化视野融合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只有建立在尊重民族文化心态基础之上的广告创意,才能实现广告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以《窦娥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古典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质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机制深刘地影响着戏曲作家的创作动机,规范着他们的创作手法,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中国古典悲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民族文化精神打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广告意象是当代广告创作的一种常用手段,它与文学意象在审美月的、审美体验、审美形式上有着质的区别.广告意象的真是一种立足于信息真实的虚拟真实,广告意象的善是基于功利性的社会文化的善,广告意象的美是一种仿像美.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语言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民族声乐语言的特点,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更好得发展。文章结合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阐述了民族声乐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人们对民族声乐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演唱、实践与理论共同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文化与科技整合走向的新兴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重要意义,因为从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它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我国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必须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同化。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汉语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通过对汉语文学进行正名,将能从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来促进汉语文学突破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限制向着语种文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示出汉语文学已经具有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这三大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