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一直对自己所任教的科学恍惚,不知道科学教什么,如何教,何谓一堂真正的科学课。在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背后,笔者也经常听到来自教师真实的心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太难了。""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科学课越来越难教了!"不可否认,在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出现  相似文献   

2.
王卓龙 《广西教育》2020,(9):149-150
本文论述通过优化细节打造有效的科学课堂的途径,提出关注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材料、课堂调控以及现象描述的细节,不断进行优化,促进学生有效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罗睿 《广西教育》2022,(13):56-59
本文基于学科特点探讨小学科学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转型策略,从顶层设计大概念教学基本方向、运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整体框架、厘清情境主线中的问题链层层推进科学探究活动、精准落实学生主体探究的两大任务四个方面,构建了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突显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个体体验与感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每个人至少都有两种形成概念的途径。第一种是日常生活。每个人在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下,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知与动手实践,将客观物体和事件联系起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或看法。而这种实践一般是无意识的或者非自觉性的。这样形成的概念叫做“前科学概念”,简称为“前概念”。  相似文献   

5.
兰本达说:“材料对帮助孩子们观察世界,对发展孩子们的关于方法的概念,对发展孩子们所发现的事实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很重要。”探究材料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对探究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大部分都配有概念建构的材料模板,一线教师几乎无需动脑只需辛勤准备就行。但有些教学内容是无法准备探究材料的,只有采取资料分析、视频播放等方法,通过接受式发现学习法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找拱形》一课中没有那么幸运,学生不依不饶地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完成概念建构,在学生的“强迫”下,在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下,还真找到了该课的探究材料。一、基于预设—计划中的“按部就班” [案例现场]哇13个乒乓球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呀!老师,我们把4个凳子都放上去了,乒乓球还没有趴呢……老师,我要站上去……太神了!太不可置信了!……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册(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四课《找拱形》的教学环节,当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厚薄软硬后,猜测3个乒乓球可以承受20或40本书甚至100本书时,已经不敢再想了。当学生用凳子作支撑面,叠加全部的课本、作业本乃至自己的座凳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人震惊的实验场景建构了圆顶形的第一个特点—圆顶形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的改革引人关注。它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在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教育的认识,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1年初,经教育部批准,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来,伴随着《科学》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实验推广,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编写人员还开展了  相似文献   

7.
吴杰 《黑河教育》2011,(6):50-50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让金属条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观察金属条的其它部位传热的情况,学生将通过实验进行亲历探究。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前概念水平和科学概念形成。前概念是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已有前概念,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并经由小组讨论、对比等手段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进行同化与顺应,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并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科学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是前概念的补充、深化、发展或者纠错的过程。但学生前概念的形成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一经形成若要改变,光靠老师的简单说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原因、调整策略、主动建构、巩固迁移促进学生前概念逐步转变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教科版教材《电路》单元内容为例,对小学科学教学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展开了分析,提出了重组教材、以生为主等建议,旨在为教师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1.教学要做到深浅有度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精力的多少和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熟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而且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提前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过哪些关?过多大的难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13.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内容不同解构,发现教师在科学课堂中的不同的价值追求。前不久,两位老师执教同题课《把固体放到水里》,观察两位老师的课堂,对比两位老师的设计,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引领孩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悟科学本质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前概念既是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又是概念学习的基础,因此,分析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引导学生经历外化—消除—建构—体悟的学习过程,不失为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试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为例,就科学学科概念教学提出以下策略。一、以头脑风暴为起点,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外化前概念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层层递进的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结构材料的支持。使用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简约材料,不仅可以勾连学生生活场景和科学概念,也可以在对常见材料的观察、操作、创新中推动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16.
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当下科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科学教师结合儿童思维发展特点,采用以问引学、以探促学、以辩思学、以用迁学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探究—研讨—应用”,参与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真正达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课外实践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弓l导他们开展系列化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从而有效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本文探讨了实验探究应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课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简单是相对复杂而言的。我们有时候总喜欢把简单的文章搞复杂了,硬是要从所谓的多方面来剖析,力求面面俱到,结果,一节课下来,孩子不知道自己这节课学了什么。简约追求的则是一种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习语文、平平淡淡积累语文的境界。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做到“简单而不简约”,还应该做到“简约却不简单”。“简约却不简单”是指课堂教学虽简约,但所达到的效果却“了不起”。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20.
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国内目前对特定概念的学习过程和具体概念教学实施效果少有关注。以"简单电路"教学为例通过前后测、访谈和教学过程分析,对比两个平行班的概念教学效果,寻找差异的课堂成因,并藉此反思我国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从学生前概念内在逻辑出发构建问题情境、重视学习共同体的长期培养以及概念教学须深入自然现象机制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