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很多家长向我抱怨说.自己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做数学作业。当问他们为什么不做的时候.很多孩子反映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这导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颇感烦恼。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大学,在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在不停地学习数学。当他们走出校园不再学习数学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年的数学学习留给他们的到底是什么?经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终于认识到:我们的数学教育留给他们的数学思想一种更加理性,更加严谨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在随时随地发挥作用,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3.
本人是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成绩不错,为什么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不好了呢?面对许多小学数学成绩的佼佼者沦为初中数学学习的失败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是一位农村数学教师,从教二十几年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十分了解:一是受家庭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学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纪律性较差,迟到、旷课、上课分心讲话的现象屡屡发生;二是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效教学的现象;三是很多学生从小学时就没有掌握好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数学基础薄弱,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更加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开展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解一定数量的题目,以此来提高解题能力,但是,解了题,甚至解了大量的数学题,解题能力是不是就一定能够提高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学生甚至老师把数学学习看成是解题活动,那就是做了一个题目,接下来再做另一个题目,以做代学成为了大多数同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道共同的风景。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他们的抱怨,我做了那么多的数学题,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却没有大的起色,总是在原地徘徊?原因何在?由此  相似文献   

6.
几个五年级的孩子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今天的音乐课的内容。因为我兼上他们的音乐课。谈完后,他们说:“老师,虽然您给我们上课不多,我们都喜欢您来上课。”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来。“您上课态度温和,尊重我们。”“您从来不训人。”“您爱笑。”“您每天都是面带笑容,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喜欢您”……  相似文献   

7.
此时,闵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我看似面无表情,心里却颇不平静,甚至还有点不服气:闵老师呀闵老师,为什么我每次积极举手您都不喊我?也许您要说:"老师知道这些问题你都懂,所以很放心你.而那些上课不积极举手的同学,如果不请他们回答问题,他们以后就没有积极性了"虽然我知道您讲得很对,但我是真的很想站起来发言啊!  相似文献   

8.
<正>在初中阶段,我们常感叹:初中生难教,初中数学更难教!有教师说:"我做了几十年老师,教了几十年数学,过去是越教越顺手,现在是越教越难教,差生很多!"现在,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大有蔓延趋势。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数学学困生呢?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又该怎样转化他们呢?下面我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对数学不感兴趣及缺乏学习方法。这类学生在上初中之前就对数学失去兴趣,缺乏学习数学的方法或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生反映初中数学比较难学.我认为,这是因为同学们缺乏学习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能正确对待,我相信定能将数学学好.那为什么要学好数学呢?第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例如买卖东西、上学的速度、时间等等,所以说学好数学是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二,数学与科技前沿联系紧密,如计算机的发展,神九神十上天,这些都是与数学密不可分的;第三,数学学科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推动作用巨大,可以说数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有时候,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常常听到学生这样感叹:哎呀,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想不到呢?也有的学生觉得平时学得还不错,但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好。家长也说:我家小孩,在小学数学得满分,初中得高分,到了高中得个及格分就不错了。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进入高中后,由于不适应高中后数学教学。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甚至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本文将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林小霞 《教师》2011,(14):86-87
作家刘青说:"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孩子进入初中,标志着他们跨入一个新的生活和学习的关键时期。但实践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一些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很快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中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衔接。  相似文献   

12.
教授和讲师是德国知识分子的“顶尖”部分,在他们面前,做学生的简直不敢大声喘气,不过学生们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也会对他们的老师幽上一默。在那里,学生们能把一些教授和讲师们的“名言”公布出来,与我们共享。课堂上※伊尔默瑙大学的讲师对学生们说:“你们不要注意黑板上写的是什么,要注意我写这些的意思是什么。”※汉诺威大学经济理论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天才的脑袋有一天也会腐烂,这简直是罪恶。”※埃森大学经济法教授对学生们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迟到。上课总不是民族迁徙吧?”这时,一名中国学生走进教室,教授接着说:“您迟到没…  相似文献   

13.
屈红霞 《班主任》2010,(5):39-48
本期讨论的案例 快毕业了,我发现学生的心态特别浮躁,很多学生不读书、不听课,甚至还抽烟喝酒。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说烦躁。还有些学生说,老师,您就别管我们了,就剩几天,您让我们放松放松好不好?我很着急,马上就要升学考试了,可是班上学生这么浮躁,怎么办呢?(江苏唐宏提供)  相似文献   

14.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文中提及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无看书”的现象与“无板书”、“无作业”合称为“三无”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翻课本进行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一些学生的基础特别差,继续学习比较困难。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接受力差,反应迟钝,考试常常挂红灯,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他们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曹中原 《师道》2003,(3):28-29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十分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数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吴文俊提及武老师的课,赞之曰“精彩”;是武老师“精彩”的课改变了他,使他从“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转变为“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足见,教师上课“精彩”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思考过怎样把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教学成绩一直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学生和广大学生家长关心的大事。很多学生一说起数学就感觉难学,学不好,甚至有的学生怕学数学。针对这些情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思考,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摸索、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教师上数学课前,一定要备好课每一位教师都知道上课前要备好课,做好上课的准备,避免在上课时出现知识上的错误。但我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益,光备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备好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越来越多,学生的疑问也就越来越多,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强大的知识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我们数学教师,尤其是才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自己独立备好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培养学习兴趣比分数更重要。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数学爱好者,为解答一道难题而废寝忘食,甚至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王根全 《考试周刊》2010,(51):61-61
有人说:"代数繁,几何难。"一些后进生觉得学习数学困难。如何转化后进生,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除了要学生自己积极要求上进以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先照顾后进生,改变他们学习初中数学的心态,我在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