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在学者与官员的角色中,朱永新穿梭而行。他说:平生最得意的事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在苏州实践,能够坦荡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术研究,常常享受到双重丰收的喜悦。姑苏城内城外,到处能够捕捉到朱永新教育理念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要览     
人物 将理想进行到底“教育市长”朱永新 1958年,朱永新出生在江苏省太丰县南阳镇一个教师家庭。 朱永新从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直到留校任教,不到10年的时间里,跨越了从一个棉纺厂临时工到江苏省最年轻的教授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1997年 12月,39岁的朱永新成为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自己是教育专家,在苏州教育界大力倡导“特色教育”。关注弱势群体也是朱永新的一种情结。他要求苏州的学校尽可能对外来打工子女开放。 朱永新说:没有理想 的 人 不 可 能 走 得 多远;没有理想的教育,更不可能走多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应有哪些内涵 目前,苏州市教育均衡化在全国可谓名列前茅。作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功不可没。他的一个原则是“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朱水新强烈反对分设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他说:“各级财政都是有限的,必然将重点精力、财力投入到重点校,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为此他在苏州市推出评最差的学校,通过组建教育集团、合并等方式力争把原本基础较弱的学校做好。目前苏州市已有基础好的学校兼并1000多所农村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有人称,在众多的中国市长中,朱永新是尝、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 在著名学者与政府官员的双重角色中,朱永新穿梭而行,相得益彰,也可以这样说,他是研究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领跑者,亦是变革中国教育的实践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显展"本真"--记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国内一些报刊分别以不同的主题对身为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朱永新进行了专访及报道。所以,当《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邀我写一篇朱永新老师的专访时,作为曾是朱永新的同事、下属而今是他的学生的我,竟一时犯难而觉得无以下笔……然而,就在那个洋溢着朝气与活力、充盈着敦厚大度、笑起来一脸灿烂的“朱永新”在我脑海里反复“定格”的刹那间,“本真”这两个字眼竟那般清晰、鲜活、牢固地凸现在我的思绪中并频频闪亮着……是的,官员、学者、导师、父亲等等,这些角色集朱永新于一身,而不…  相似文献   

6.
导师朱永新     
第一次听说“朱永新”这个名字是在1999年夏。我去张家港市讲学,讲学完了我要离开时,高万祥兄告诉我:“明天去苏州吧,朱市长也要请你讲学的。”我问哪个“朱市长”,他说:“就是我们苏州市分管教育的朱永新副市长啊!”说实话,我这个人见到“当官的”便有一种手足无  相似文献   

7.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发表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和实验视野,窥到的是一道异常绚丽的教育风景。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曾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其教育思想影响了全国广大的教师,有人称朱永新就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l993年,他成为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年轻的教务处长。1997年底,39岁的朱永新开始担任苏州市副市长主管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苏州相继推出了扶贫帮困助学行动计划改造相对薄弱学校行动计划、培养名师名校长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行动计划。2003年朱永新当选为第十届中国政协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12月24日--25日召开的“北国之春——全国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讨会”上,记者与“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负责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首次会面。由于会务繁忙,他只抽出了短短10分钟与记者交谈,未能触及中国基础教育及“新教育实验”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殊为憾事。但他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新教育实验”的满腔热忱,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表露无遗,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0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这位穿行于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之间的教育理想者和实践者,在百忙之中再一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12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等国内外五大教育单位主办,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四届21世纪教育论坛暨"职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高层论坛苏州会场在苏州市凯莱大酒店会议厅如期召开,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有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以及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150余人.参会人员结合各自所在国家、区域的职业教育状况,对当前国际、国内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研讨.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应邀做过一场《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讲,他呼吁,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最优秀城市有最善阅读的市民。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区域也好,它的美丽一方面要靠外表、建筑、规划,但它真正的美丽是靠这个城市人的品味和气质。品味和气质最重要的是靠什么?是靠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最优秀的城市,应该有最善于阅读的市民。”朱永新担任苏州市副市长期间,推动设立了每年9月28日孔子的诞辰日为“苏州阅读节”。最近几年,朱永新一直在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他坚持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节。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他建议把9月28日作为中国的阅读节。之所以坚持“把阅读进行到底”,是因为他坚信阅读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提出了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建议。他认为: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给每一个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教育券只准用于儿童的学费,以保证其上学的权利不被剥夺和侵犯,让每一个儿童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教育》2006,(1):42-42
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20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曾经荣获“姑苏青年之星”、“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连续两次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并被选为苏州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情报参考》2004,(5):14-15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日前撰倡导一种新的教育实验,并将其归纳为六大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王云建 《教育》2006,(1):28-28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有“教育市长”之称的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认为,中国的教育缺资金、缺公平、还缺观念。他尤其强调,当前中国的教育还缺服务意识、缺人文关怀、缺特色、缺理想这四个方面。朱永新所说的“四大缺”,也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缺理念。具体来说,就是缺教育服务的理念,缺人文关怀的理念,缺特色  相似文献   

16.
名校办民校“如今正成为一些地方重要的教育发展政策。但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却在他的提案中鲜明地指出:这种做法应该及时停止!  相似文献   

17.
10月25日,位于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区中的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内彩旗招展,人头攒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在这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在举行隆重仪式,庆祝双方合作举办的T-TEP学校正式开学。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在致辞中称赞这个项目不仅对苏州地区汽车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会为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最高镜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朱永新  我敬佩朱永新,不是因为他是市长,也不因为他是教授、博导。我敬佩朱先生,仅仅因为他的教育理想,因为他的教育信念。因为他的教育危机感和教育忧患意识。于是,朱先生成为我现阶段的偶像。  相似文献   

19.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20.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指出,他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有助于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