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助这一哲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教材知识。本文在简述准确理解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重要性基础上,主要从知识框架建构、教材重点内容突出、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知识共性与个性关系、知识比较鉴别、相关知识与时俱进、知识背后价值引领七个方面,简述了借助哲学智慧、厘清教材知识的要求和策略,对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对“人能否获得智慧”这一20世纪的重大哲学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一学说中,“理性直觉”是主体能够获得智慧的核心环节。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哲学不同于具体学科,不是在求分别的真理,而是要求"穷通",把握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即智慧。哲学、科学、道德以及全部人类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探讨人的问题,是为了使人成为自由的人、觉悟的人。  相似文献   

4.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布置联系现实、辩证思考型作业,以实现哲学教学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王宇刚 《中国科教博览》2005,(3):171-172,170
接触哲学,自然会问究竟什么是哲学,也既如何定义哲学。在定义哲学这一问题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甚者,认为“假如哲学一旦被定义了,哲学也就死亡了”,将哲学归为无法定义的学问。面对哲学定义的困惑,解决的方式只能是根据哲学理论形态的特点,根据哲学史上哲学发生作用的方式与特点、价值与功用为主线来反思、批判哲学自身,以哲学的视角反观哲学来求解哲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知识就是可数字化的数据、程序、命题、理论等人化物,智慧则是与主体实践不可分离的做正确决定和正当事情的卓越能力。现代工业文明促进了知识的迅速进步和积累,使人类拥有了日益强大的力量,却远没有使人类拥有可正确使用其强大力量的智慧。工业文明一边展示其辉煌成就,一边陷入深重危机,与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严重失衡直接相关。超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才能走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确保可持续发展。为走向生态文明,人类必须克服知识进步与智慧成长之间的严重失衡,必须在复杂性科学(蕴含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指引下追求生态智慧。生态学和生态哲学都指出,人类与一切非人生物共在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故伦理的"正当"和"善"不应仅是对于人类的"正当"和"善",而应是无损于地球生物圈之健康的"正当"与"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气候变化与工业文明的主流生活方式——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直接相关。禅宗对于人类超越物质主义有极高明的启示。禅宗昭示的生活智慧是典型的内向超越的智慧,对于人类采用绿色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形上的智慧何以可能?从直觉的三种形态来看:理智直觉的对象性现认在并不直接拥有形上之道本体的情形下强行认知教育终极本体,教师的形上之知便在这矛盾中产生;生存直觉作为理智直觉的辩证过程。使对象化的自我回归本真的自我,教师的生命成长由此可达和谐;审美直觉则以艺术的心态将教育的终极理念作象征性理解,教师们在教育终级理念的昭示中体验着自我生命的绵延之流,教师形上的智慧在这种生命的历练申衍生出来。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师更需要“直觉的智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直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形式。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之外,还需要非逻辑思维。幼儿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活动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更需要直觉智慧。  相似文献   

9.
反身性概念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替代了原有的实证主义争论,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演进的新的线索。在反身性视野下,社会科学不再是一个外在于当代社会的独立变量,而是包含在它的研究对象之中,构成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基于反身性视角,实证主义、解释学与批判理论的传统分歧得到了弥合;同时,在建构论与实在论、知识的统一性与多元论等议题上,反身性也为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开启了新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蒙童初开,年龄在3~7岁之间,不仅需要人们物质上照顾,更需要心灵的呵护。幼儿话语智慧中透着自然、朴素、原创的哲学思想,本文分析了幼儿话语智慧的哲学特点,建议幼儿受话主体珍视幼儿的话语智慧,树立新的儿童观,形成新的教养态度。  相似文献   

11.
知识和智慧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有智慧比有知识更重要。但智慧难以直接传授,需要知识的转化。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应落实在学习理解、学法优化、过程体验、思维创新、作业开放、实践运用、评价改革等主要策略上。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智慧在人类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同一—分化—统合—转化四种关系形态及四个历史阶段,它深刻地反映了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在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演化过程。在古代教育中,知识与智慧浑然一体、朴素同一;至近代,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发生了必然的分化、脱离;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与智慧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转识成智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3.
"转识成智"与哲学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识成智”的现代意义在于化知识为能力和德性。哲学与人的能力和德性内在地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哲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要坚持哲学教学中“转识成智”,就要在拓展理论视野中激发受教育者反思的兴趣、提升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境界。这就对哲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哲学教材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哲学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以"比较哲学"的视域和面目展示自身的.这一时期,熊十力构建了一个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气息甚为浓郁的哲学体系,但却对西方哲学给予中国哲学的影响乃至刺激作出了适当的反应.他在<明心篇>中提出的"智识合一"论,在立足于本民族哲学的基点上,尽可能地借鉴、通达他民族的哲学智慧,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予以形而上的思考和回答,从而凸显了其"世界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5.
智慧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更多的是把它和知识混淆起来。智慧实质上是比知识更高的一个层面,具有更为抽象和普遍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如何表达智慧就成了一个问题。从古到今的许多哲学家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阅读冯契先生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一书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知识.它具有非公共性、非批判性和鲜明的层次性等特点.教师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不仅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默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且是一个延拓教师开放的心灵,恢复教师认知的敏锐,扩展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智慧生成过程.促进教师智慧的生成,需要尊重默会知识,唤醒沉睡的教育热情;体验默会知识,坚守人类理性的价值;实践默会知识,实现两种知识的融通.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的专业活动依赖一定的知识基础,即“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重构而积累起来,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又被称为“缄默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知识是一种来自专业生活场景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有效彰显这种实践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智慧分享,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朱熹理学及其喻象与转识成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理学玄奥之至 ,却能“化民成俗”且历代不衰 ,影响久远 ,皆得益于他善于借“物指”和“意象”去宣示哲理。本文仅以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物喻”和“诗象”为例 ,以凸现和表征“转识成智”即化理性和经验为智慧、“化性起伪”、化理性为德性和德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建构写作智慧体系是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建构写作智慧体系,需要整合五个方面的内容:传递写作知识、提升认识智慧、传导认知策略、培养写作技能、传授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