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头用手指代替梳子,从前额的发髻处向后梳到枕部,然后弧形梳到耳上及耳后。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健脑爽神,降低血压。弹脑端坐椅上,两手掌心分别按两侧耳朵,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部,自己可听到咚咚声响。每日弹10~20下,有解除  相似文献   

2.
脑力劳动者由于伏案久坐 ,易引起头昏、乏力、失眠、记忆减退、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冠心病、腹胀、便秘等疾病 ,所以加强健身十分必要。梳头 用手指代替梳子 ,从前额的发际处向后梳到枕部 ,然后弧形梳到耳上及耳后。这种梳头方法 ,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健脑爽神 ,降低血压。弹脑 端坐椅上 ,两手掌心分别按两侧耳朵 ,用食指、中指 ,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部 ,自己可听到咚咚声响。每天弹 1 0 -2 0下 ,有解除疲劳 ,防头晕 ,治耳鸣的作用。扯耳 先左手绕过头顶 ,以手指握住右耳尖 ,向上提拉 1 4下 ,然后以右手绕过头顶 ,以手指握住左耳尖 ,向上提拉 1 4下 ,可达到清火益智、心舒气畅、睡眠香甜的效果。练眼 每隔半小时远望窗外一分钟 ,再以紧眨双眼数次的方式休息片刻 ,也可作转眼珠运动。这种方法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 ,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脸部运动 工作间隙 ,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 ,带动脸上全部肌肉以至头皮 ,进行有节奏的运动。每次张合约一秒钟 ,持续 50次。脸部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 ,延缓脸部各种组织器官的老化 ,使头脑保持清醒。转颈 先抬头尽量后仰 ,再把下颌俯至胸前 ,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然后缓慢...  相似文献   

3.
10年前,笔者在干家务活时,突然感觉右耳听到一种机器隆隆声,顿时耳朵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听力也随之大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我后来在医书上见到介绍按摩耳穴能治病的方法,从此就试着做耳部按摩。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按摩,每次10分钟。经过5年的时间,耳鸣现象基本消除,听力也大有改善。在多年的按摩实践中,我总结出方便可行的耳部五步按摩法,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梳头抹耳法: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廓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为1次,连续梳抹108次。掩耳…  相似文献   

4.
夏涵 《健身科学》2008,(3):35-35
有一则偏方,可防止老人耳聋,令人耳聪延年。偏方操作很简单,每天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坐起后先叩齿(上下牙相互叩齿),两腮做漱口状,使唾液满口,然后咽下;同时鼻吸气后闭气一刻,右手从头上牵拉左耳十二次,左手从头上牵拉右耳十二次。"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  相似文献   

5.
乔万宁 《收藏》2021,(3):10-17
唐代妇女解放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装扮之风成为时尚。奇特的高发髻和各式插梳最为普遍,随处可见,而用来点缀的发饰品也多种多样。除了经常用到的木梳和铜梳,还有梳背、步摇、发钗、发簪等玉发饰。其中,玉梳背最新颖特别,蕴含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深受唐代贵族妇女的偏爱和青睐,最能体现出贵族妇女雍容华贵的气质形象。  相似文献   

6.
张大夫:我今年七十多岁,头发已经掉光了,这样也好,我乐得省事了。可老伴每天梳头的时候总是喊着让我也梳几下,说有好处。您说,有头发的人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缓头发变白,我这没头发的梳个什么劲儿呀,怎么梳呀?  相似文献   

7.
太极内功养生法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不出偏差,用于健身防病、康复养生确有独特功效。 一、十指梳头:双手相贴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发热,然后以十指尖从前发际向上梳至百会穴,再下行梳至后颈部,向上梳时吸气,向下梳时呼气,连梳36次。有醒脑提神、防神经衰弱及抗脑动脉硬化之功效。 二、掌心擦额: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相似文献   

8.
一、按摩要求:动作始终意守下丹田(脐部)。第一节:洗面。动作:两手对掌搓热、干洗面部,一上一下为一拍。拍节四八拍(下属同)。第二节:梳头。动作:两手手指分开,虎口相对,指尖紧贴头皮,由前额上缘发际开始,逐渐向后作。来回梳抓动作,每拍梳抓一次。要求:全头梳抓到。第三节:指弹头。动作:两手五指微弯曲,自然分开,用指头弹打头顶部,从上星穴沿督脉行至百会穴,向后到哑门穴,1~8拍弹打~遍。要求:两腕放松弹打。第四节:擦耳。动作:两手半握拳,食指指腹于耳朵耳轮及所有凹陷处擦摩,从上至下擦摩为一拍。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对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去医院又往往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常令医生和病人感到棘手。下面介绍几则简便易行又疗效极好的治疗方法。一、梳摩痛点:患者可用双手10个指尖置于头部最痛的部位.像梳头那样快速地梳摩,每次梳摩约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  相似文献   

10.
1、梳头双手手指自然分开并微屈,用十指指端着力,从前额沿头顶向后梳摩至脑后,速度稍快,梳摩3—5遍。梳时,指端后附着于头皮进行。2、叩头双手手指自然分开并微屈,以手指指端着力叩击头部,先叩头顶,再叩击两颞旁,从前向后,各叩3—5遍。3、搓掌两手相互摩擦至热。4、浴面摩掌后,乘掌热摩擦面部,要上下摩擦至  相似文献   

11.
张小帆 《收藏》2016,(11):89-93
古代女性的梳妆文化 我国古代梳妆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浙江嘉兴盛家墩遗址出土有骨梳,海盐周家浜M30出土有玉背象牙梳。除夏商周时期的牙梳、骨梳外,还发现有玉梳、铜梳、木梳等。而汉代则是我国女性梳妆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漆奁盒就是西汉女性梳妆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相似文献   

12.
把头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最表面的是一层单细胞构成的上皮,这层薄薄的细胞很容易损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伤害这层细胞上皮呢?梳子梳头是最常见的。梳头人人皆会,但如何科学合理的梳头,并不是人人皆知。正确的梳头方法是,先从末端发梢处轻轻梳顺,再逐渐上移往下梳,直至头发完全梳顺为止。长发的小姐梳头要一束一束地慢慢梳理,千万不可拿起梳子任意拉扯,这容易把头发表面的单层细胞刮开而使头发分叉。另外,对头发较厚者,以回旋方式慢慢向上梳,这样能使梳子接触头皮,梳出来的头发富有弹性。如果只梳头发的表面,反而会将头发上的灰尘梳到头发里面去。用梳子也有讲究,梳子还是木质的好。头发卷曲浓密的人不能使用梳齿很密的发梳。另外,梳头的次数应依  相似文献   

13.
串钩脑线与主线的连接,一般用固定连接法。但一采用固定连接法,有时想将串钩钓法换成底钓法或将底钓法换成串钩钓法时,就必须换主线。这里介绍一种活动连接法,可随时根据需要实现这两种转换,将主线中的串钩挂上或取下。 这种方法就是在主线上结出几个线耳,将串钩用套结套在主线的线耳上,或用别针扣在线耳上就成。方法很简单,但问题是这个线耳不好结,很多种结线耳的方法都是两头一拉,就将线耳拉出。这里介绍一种结线耳的方法,结好后,拉线的两头,线耳绝对不会滑出;另外,结好后,主线也较平直。结法如下: 1.将主线上需要连接…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6,(21)
正古代女性的梳妆文化我国古代梳妆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浙江嘉兴盛家墩遗址出土有骨梳,海盐周家浜M30出土有玉背象牙梳。除夏商周时期的牙梳、骨梳外,还发现有玉梳、铜梳、木梳等。而汉代则是我国女性梳妆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漆奁盒就是西汉女性梳妆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梳妆文化是我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女性梳妆文化是灿烂辉煌的汉代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九年后,在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镂雕象牙梳,此梳雕工精细,保存完整。梳体呈倒梯形,上边宽约五厘米,下边宽约四厘米;梳高约十一厘米,上半七厘米雕有图案,下半雕成十七根梳齿。图案上端是三个半明(凸)半暗(凹)的圆;主体部分是用十一个三连画组成的S状图形,其S形两端缺口处,各以两个三连画半封起来,与S形上下弯组成两个椭圆;椭圆中间刻有yλ形  相似文献   

16.
仫佬族(1999—11—32)男子用缠、翻、裹的方法包上头巾或戴圆形布帽。妇女的发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15岁前的女孩同男孩一样梳马桶盖发式。女孩满16岁便作髻,梳挂式发型,将头发分为前、后、左、右、中共五簇,前簇发少而短,披覆在额前,中簇一束结绺,盘绕成椭圆发髻于后,  相似文献   

17.
蔡晓刚 《武当》2012,(8):63
中医药学在与疾病和衰老的长期斗争中,找到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要诀,兹简要介绍于下。1大脑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头为精明之府,人体重要的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10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经脉和穴位进行类似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祛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18.
杨峰 《武当》2014,(8):63-63
自古以来,历代养生学家都推崇梳头这一保健方法。古人常以手指来梳头,称为“栉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以梳头作为健身妙方,常“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享年86岁高龄的南宋诗人陆游,以梳理头发作为养生之道。到了晚年,他那稀落的白发中竟长出许多黑发来。他高兴地顿生灵感,写下了许多以梳发为题的诗句,诸如“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破裘寒旋补,残发短犹梳”;“醒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唐代医家孙思邈善于养生,正因他认为“发宜常梳”并坚持不懈,所以活到百余岁。  相似文献   

19.
说瓷“耳”     
陶瓷器的部位有口、颈、肩、腹、胫、足之分,颈肩部常有附加部件,名之为“耳”。耳多见于瓶罐类器物。《考工记·栗氏》:“其耳三寸”,疏:“此釜之耳,在旁可举。”设“耳”原是起到提举的作用。陶瓷器物之“耳”式样丰富,时代特征明显。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扁环耳,西周原始青瓷罍上的索耳,在宋代官、哥、  相似文献   

20.
游泳性中耳炎的预防及处理胡晓蜂一、原因1、到游泳池、天然游泳场、海滨浴场或水库、鱼塘进行游泳,由于水质不清洁,加上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如:水急浪大、潜水、打水仗及打闹等,游泳后耳内都有水积留,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如果用手或用不清洁的棍、棒等器具掏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