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并给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方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条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瑶 《大众科技》2010,(1):144-145
目前,医学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班级管理者,同时也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根据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和优化班主任在此项工作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些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症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形式化,专业心理教师匮乏,较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朋辈心理辅导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该文对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中职学校的重视,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因而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辅导至关重要.中职学校班主任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优势,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本文通过多年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实践,以中职学校班主任学生心理辅导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分析了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优势,最后就中职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聪  吴玲琴 《百科知识》2023,(30):43-45
<正>根据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调研证据》,全国约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问题和内源性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个人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因素、学校因素和其他因素四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扩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广度、拓展高校校园文化浸润深度、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行动温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既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目前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促进团体成员心理障碍消除、解决共性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团体辅导策略用于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冯尊武 《今日科苑》2010,(16):226-226
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变化快,心理问题种类多,已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已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高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相关辅导非常有必要。应采取建立心理咨询室等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敏 《科教文汇》2011,(24):167-168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建立心理问题发现、跟踪和干预机制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困惑和不良影响,高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保证每一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全程跟踪辅导和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在体育教学过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对体育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分析,分析它的优势,总结经验为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有利的方法,加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健康意识,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心理活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与成才,更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为辅,聚焦在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上,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引导和启发。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心理干预方式,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团体辅导从心理咨询手段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简要的叙述,说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和设计模式,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团体辅导从心理咨询手段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简要的叙述,说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和设计模式,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徐亦青 《科教文汇》2012,(26):187-189
本文描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技工学校学生所易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笔者多年来带队实训的经验对跆拳道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心理训练和心理战术加强跆拳道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同时弥补跆拳道运动员的某些技术缺陷,为充分发挥技战术能力的提供保证。研究表明了跆拳道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跆拳道心理训练的一些方法,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薛美琼 《科教文汇》2012,(25):184-185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全面覆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教育,在做好新生心理档案的基础上,逐渐把重心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上;应把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工作纳入其中;应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内,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走专业化建设、业务垂直化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路子;建立可靠、开放的高教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心理素质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是否可靠.心理素质将成为衡量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但当代大学生因心理素质所凸显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描述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成熟的因素,并探讨性地提出了高等教育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或消除心理压力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了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焦虑症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森田病区的8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放松训练、改良森田疗法实施等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两组的疗...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为突出,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叙述了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构建注重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情报分析主体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林 《情报科学》2007,25(9):1310-1313
情报分析是情报研究的重要环节,析主体的心理素质有关。稳定的心理结构,趣,构成情报分析主体优秀的心理素质。分析成功与否,不但与主体的智力有关,而其还与分强烈的情报意识,恒定的情报期待,持久的情报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