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节课教学的一篇散文——《老王》,是杨绛的作品。杨绛的散文,大多朴实无华,用真实的笔触抒写着许许多多爱恨情愁,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简单而又深有感触的悲欢故事。写好这些小人物,有赖于杨绛的细腻与博学,而解读这些小人物,若只停留在简单的情节了解上比较容易,解读作者的文风则难。于是,我把杨绛的《老王》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放在审美的坐标中,引导学生去解读,去感悟。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以及作者的“善”和“愧”.(重点) 2.揣摩生动细节和语言,感受文章简洁有味的风格.(难点) 3.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一、走近老王 (屏显老王图片,仔细观察老王.) 1.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可以从外貌特征、服饰、表情等方面观察. 2.学生仔细观察后自主发言.  相似文献   

3.
4.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献给爱丽丝》) 一个盲人乞丐向大文学家雨果乞讨,雨果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很简单的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写出了乞丐的无助与茫然;很小的一个举动,却让我们看到身为大文学家的雨果没有忽视卑贱的乞丐,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施以援手.在这里,雨果送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句话,送给他的还是温暖,还是春天,大家说,对吗?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3.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相似文献   

6.
《老王》是一篇自读课文。本文内容单纯,线索简明,比较容易把握。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在文中,老王是一个常常被别人忽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普通人。全文流露出作者杨绛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的关爱与同情,作者的善良和爱心表现得非常含蓄,作者一家为什么能去关心一个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揣摩体会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很好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教学的一篇散文——《老王》,是杨绛的作品。杨绛的散文,大多朴实无华,用真实的笔触抒写着许许多多爱恨情愁,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简单而又深有感触的悲欢故事。写好这些小人物,有赖于杨绛的细腻与博学,而解读这些小人物,若只停留在简单的情节了解上比较容易,解读作者的文风则难。于是,我把杨绛的《老王》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放在审美的坐标中,引导学生去解读,去感悟。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第一个教学设计:第一印象。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了解其语言在用字、词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蓓蓓 《学语文》2007,(6):19-20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观赏《让世界充满爱》flash的片断。进行情感渲染) (一)引入课文,感知身边人物 (教师说明:此环节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老王》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人叙事性散文。大多数教师对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以文本的思想内容为重难点,忽视了这篇文章的结构教学,而杨绛先生在这篇文章的结构编排上是颇具匠心的,对结构进行教学,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更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而结构教学并无定法,笔者遵循新理念,一改传统结构教学方式,对《老王》的结构做了一个教学设计,即通过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编排《老王》结构,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深刻的把握,对文章的主旨也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关爱是人与人之间不变的话题。《老王》一文所在单元的课文均以"爱"为主旋律。学生少不经事很容易对身边的弱者产生同情式关怀,却难以上升到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大的层面。此次教学设计主要通过圈点字词夯基础、对照分析赏人物、知人论世探主题三部分进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方法。旨在感受作者带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唤起学生心中的平等关爱意识,涵养善良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1.端摩文章细节和语言,感受其简洁有味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学习杨绛先生的文章.读杨绛的作品,徜徉在她朴素干净的文字里,贴近“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时代,走进当时可怜活命的人物的真实内心,同学们会被平凡交往中人性的至善深深感动.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杨绛简洁质朴的文字,了解老王的生活,贴近老王的内心,体味杨绛的不安与表达善意的温暖.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它是一个卑微群体的缩影。 老王既贫且贱,既孤又残,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那一类人的代表。老王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 这篇散文作者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以及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还有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集中刻画了老王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穷苦卑微,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想要探究和试图回答的问题.以八年级课文《老王》(作者:杨绛)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杨绛一家和一位职业卑微、身体残疾、生活困苦但为人善良的车夫老王之间交往的几件事情.这是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的一次情感之旅.  相似文献   

17.
《老王》一文,在授课的时候,老师传统地都偏向 讲老王形象、“我”的形象、分析“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愧怍”。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流于表面,文本内容未使之动容。 故而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老王的素养”、“杨绛的素 养”、“你的素养”,用素养带动思维品质。“老王的素养”意图让 学生知其人、明其德,了解老王友善的品质;“杨绛的素养”通过 分析“心上不安”来剖析杨绛的自我反省品德;拓展活动“你的 素养”旨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实实在在体会文本情感,并迁移至自我体悟中,从而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特点】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教学"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有较浓学习兴趣的文本。自主教学,笔者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变换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按照一定的准则,自主设计出教学方案,以"教"促"学","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介绍":一是教师介绍设计的基本准则;二是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三是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方案的评价;四是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夏清 《现代语文》2005,(4):45-46
探讨意愿 1.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20.
《老王》一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在“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讨论和理解上,难点是体会老王与杨绛及钱钟书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细研课文。体会细节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②“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