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苏合 《广西教育》2013,(35):38-39
阐述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分析中职生礼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加强礼仪和道德教育,促使中职生自觉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教育总是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深厚的礼仪文化的营造实现道德之教化,这便是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礼仪文化需要在长期不懈的仪式活动中去积淀,仪式是"礼"之精神的操作化和外显化,而"礼"的精神内核体现的正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孕育与道德教化之间的深层关联,而其中介环节便是仪式活动,因而,学校德育建设应当充分重视仪式设计.  相似文献   

3.
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教育可弥补道德教育操性不强的弱点.在现代社会,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道德教育的载体.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礼仪观尚未成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开展家庭礼仪教育入手,让孩子按照礼仪规范,通过亲身感知、实践,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一、礼仪与道德的关联字典上的意思,"礼"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它是每个人所必须共同遵守的礼节。《礼记》中说:"礼也者,理也。""礼也者,理之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礼仪教育中的德育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与道德密切相关。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但我们现在的许多高校学生只“知书”而不能“达礼”者多。所以,礼仪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要以重视加强礼仪教育为起点,深入挖掘礼仪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个人修养准则,从而为将来成为高尚道德的实践者、示范者、传播者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一种文化行为,是文明的符号,是内在道德的表征,是外在的自律。礼仪对于思想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和能动的文化意义,也是实现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思想教育应该"讲道理"和"讲礼仪"相结合,"说"教和"礼"教一起抓。礼乐文化发达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我们今天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应该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重视和强化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7.
礼仪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礼仪的这一功能,可以引导公民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唐长菁 《文教资料》2012,(6):142-143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上了日程,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礼仪教育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仪"的教育,也更多的专注于介绍西方的礼仪规范,而忽略了大学生"礼"的培养。作者尝试在礼仪教育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一点创新,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的理论,结合现代中西方的"仪"的规范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就大学生的礼仪素养训练,提出道德品质教育、行为素质训练和沟通能力培养,以追求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人文素养、礼仪素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主题导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华章》2011,(31)
道德礼仪规范是道德行为的基本形式,礼仪规范在道德教育中时主体的道德观念起着内化作用,礼仪规范在道德教育中对主体的道德观念还起着外化的作用.因此,探索和形成与当代道德建设相一致的新的礼仪范式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目前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礼仪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礼仪概述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因此,礼仪是社会典章制度、人们的道德准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礼仪教育是加强妇女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完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教书育人》2011,(15):46-47
一礼仪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所谓"礼",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遵守的礼节。所谓"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因此"礼仪"的概念,可以解释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礼节仪式。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4.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古人讲“知书达礼”,其含义就是通过学习达到知礼节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广泛的礼仪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礼仪既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又是一种素质的外在表现。应当认识到,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校风建设的关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明古国”之称。  相似文献   

15.
张载"以礼为教"学说蕴涵着丰富的礼仪教育思想.他正是基于对礼的本质规定性的充分把握,而提出了"进人之速无如礼"的主张,凸显了礼仪教育的理论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其"知礼成性"的个体功夫论,"以礼成俗"的社会功能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礼仪教育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德育环境下,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课堂德育方式,是打开中国课堂德育困境的根本出口,也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而礼仪吸收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巨大的道德教化意义。如古人常言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德成于中,礼形于外,被赋予道德内容的礼仪训练  相似文献   

17.
董茹红 《甘肃教育》2011,(17):22-22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而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呢?对此,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让幼儿学习礼仪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礼仪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的礼仪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礼仪规范,提高学生文化底蕴以及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