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体育课程的"情感"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直观感性活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情感因素不仅彰显在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和标准上,而且蕴含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情感内涵,可以使体育课程变得更加人性化、更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品德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使儿童在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生活,学会生活。因此,课堂活动合理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若将品德课程的诸多教学题材按"知、情、行"目标属性区分并作有针对性地解读,将更便于教师做相应的课堂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3.
骆礼春 《考试周刊》2014,(44):149-149
思想品德课程的育德功能决定了教师除了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热情、正直、宽容等激励性人格特征,因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感培养的情境、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以及设计各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和师生融洽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教学实践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教学的实践探讨了情感教育的提出,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5.
论中学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中学历史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的问题。文章的探讨涉及实施历史课程情感教育的各重要环节:如何树立“三维目标”的课程理念、如何实施师生共同体验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开发教学资源、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重点等。文章也借此阐发了对历史课程情感教育的目标和评价,以及角色扮演学习方法的实效等方面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职教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通过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职教教师对情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提高职教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情感智力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情感设计,变革课程结构等措施推进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是小学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思想品德课程是以人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体验等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体验活动中获得亲身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张淑萍 《考试周刊》2014,(39):123-124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发展,学生视野开阔,追求个性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科技使高中生的在校学习、社会交往、自我意识等面临严峻挑战。中学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以其特有的开放性的方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门课程,其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情感教育誉为"教育花园中最为幽香的一朵花".新的课程改革也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方法可以习得,情感与态度只有通过课内外一些具体的事件加以感悟、内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课五大学习领域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都强调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是"新课程标准"中体育学习领域的内容之一,它是支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重视学生在运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情感目标是课程的隐性目标,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本文阐述了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原则,即同步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提出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策略的实施。情感目标案例设计应注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步实现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情感目标要素选择应贴近学生经验、融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心理认同;情感目标资源挖掘应贴合时代特点,带给学生持续不断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民间立场",多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考虑问题,切实关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培训机构要准确把握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悦纳他们的实践经验,注重他们的实践参与,强化后续跟进指导。培训课程中受训教师有效参与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真实的问题情境、明确的活动目标、融洽的活动氛围和及时的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传统高职教育中的“两课”教学常常将认知与情感相分离,忽视了情感教育在高职“两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高职“两课”教学对象的特点、“两课”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效果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人才的培养目标,阐述了“两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在高等职业“两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绘画基础课程我们又称为造型课程,是设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包含了素描、色彩等基础教学内容,此课程是设计类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为必修课程,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在设计类课程中绘画造型基础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体会课题设置的深刻含义,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运用学习的绘画基础能力达到深入理解设计中整体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整个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关键目的所在。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三维"目标。语文是一门生动而富有情感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充分利用人体各种感官激发情感,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激情朗读体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实现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情感目标是课程的隐性目标,是对知识与能力等显性目标的升华。结合情感目标建设过程、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案例反馈样本,总结出工科课程情感目标案例设计基本原则,即融入显性目标的课堂同步性、基于显性目标的课外持续性和高于显性目标的终身伴随性。同时,给出情感目标有效达成路径,即聚焦学习质量的提高与学习效果的改善、着眼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滋养以及注重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设。最后,基于案例反馈样本说明了课程情感目标的建设为培育学生内驱力提供了养分,推动了内驱力的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次课程改革将《自然》改为《科学》。过去我们把教学看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把教学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如何在现行的《自然》课程教学中融入课改理念,在《自然》课程中融入《科学课程标准》中贯穿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这是自然课教师应该自觉思考并亲自实践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职业教育中通常忽视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效果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和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看,情感教育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职业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在学习上激励、在生活上关心以及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材中,编有很多文学作品,属于文学或准文学的古今中外优秀文章约占70%左右。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无不蕴含着奔腾的感情激流、无不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注重情感既是“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实王见其他教学目标有效的促进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