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与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客体关系的术语阐述了一种新的人格结构理论,即内心结构观。他指出,内心结构包含六个子成分,各成分通过压抑等机制彼此相互作用。他还将这些成分放到弗洛伊德心理地形和心理结构理论中加以考察,为理解人格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新近发展,是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的转化。国外对客体关系的研究已近几十年的时间,并在西方心理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日益扩大。通过回顾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渊源、儿童发展观和人格发展观等研究进展,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思考和瞻望。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内部先后生发出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模式。几种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自我并挖掘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自我心理学将自我的适应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自我的功能。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自体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体上,把自体看做是包含自我、伊底和超我在内的统摄性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与探索,既深化了对人的自身本质的看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他们的工作使亲子关系第一次成为精神分析学家们关注的核心。温尼科特(1896—1971年)运用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观点来解释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从客体关系(母婴关系)的角度研究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理论,不同于克莱因和安娜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圜然而,无论在温尼科特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还是在他作为儿科医生与儿童精神分析师的临床工作中,游戏都是其关注与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拉康颠倒了弗洛伊德的模型,引入了强调自我和母亲关系的客体关系的理论。同时拉康相对于弗洛伊德来说.父亲那里就是符号,自我就是想象,如果我们把拉康的进展投到弗洛伊德的模型很清楚的看到,第一,进入了母亲;第二,把人格结构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想象的维度,一个符号的维度。相对于客体关系,有了父亲的位置,有了符号界和想象界的区分,拉康把客体关系的理论整个放在了想象的轴上,拉康想说,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重要,但是这是想象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是符号的关系,是父亲播入以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苏珊·艾萨克斯是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她在促进精神分析与教育的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提出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理论引起人们对幼儿发展的广泛关注.该理论探讨了幼儿的原始的自我中心态度,以及敌意与攻击、友善与合作等行为表现.她遵循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理念模式,阐述了幼儿心理性欲的发展和表现,如口欲与施虐、性暴露欲与性好奇、手淫和阉割恐惧等.她根据自己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观察论证和丰富了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推动了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孕育着丰富的早期教育思想.该理论认为,自体是儿童人格早期发展的核心内容,过渡空间是儿童人格早期发展的重要场所,母亲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因此,早期教育应以发展儿童自体人格为核心价值追求,应以丰富儿童过渡空间体验为根本任务,以做"够好的母亲"、创"促进性环境"为其基本行动方略.  相似文献   

8.
刘海华 《教育探索》2012,(8):126-127
客体关系理论对前恋母时期的儿童进行了研究,把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弗洛伊德的.0~6岁缩短至前恋母时期,把0~3岁期间婴儿与抚养者的互动如何被孩子内化为人生体验、进而影响其成人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作了深入分析.对初为人母者如何成为称职的抚养者、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为其一生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十分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做诗”与“做人”论,实质上是诗歌创伤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的观点认为,诗人是人格创造的表现,诗的风格来自于诗人的个性与人格,学诗者首要的就在于学诗人的人格,“做诗”和“做人”应是完全统一起来的。它对中国现代诗哥创作与理论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之一,是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得以形成的基础。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其与权利客体、权利标的、法律关系标的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看出上述概念是等同的。客体的范围应依传统理论划分为不同类型以发挥区分法律关系及权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论中,关于教与学关系的理论一般归因于“主体-客体”关系的界定。以教学主体性及其转换、扩展作为逻辑起点,抓住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和动态性,有助于探究教学主体性与主客体的共变关系,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相对地位。在这种认识活动中,把握静态客体和动态客体是认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关键;理解教学主体性的转换和扩展过程,充分发挥教学的主体性,是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动态性的内涵和根本;而贯彻主体性原则,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则是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转化的根本保证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有三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卢、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方面要反对把社会主体当作唯一的主体,否定个体主体;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承认个体主体,否定社会主体。构成主体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客体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客体的特征有三卢、,第一,对象性。对象性是构成客体的最根本的特征。第二,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属性。第三,系统性。客体系统又有四种形式,即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四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是实践关系。第二,是价值关系。第三,是认识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其他两种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巴林特是布达佩斯学派最著名的成员之一,在精神分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尤其是在推动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是思考母婴关系的先驱者之一;他发展了费伦茨有关治疗性退行的思想,将退行分为良性退行和恶性退行,并认为只有良性退行才有利于治疗.他对精神分析的应用研究举世闻名,尤其是他创建的针对全科医生培训的巴林特小组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释了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同费尔巴哈对象性学说的原则区别 ,揭示了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指出 ,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对象化理论 ,不仅具有本体论的意蕴 ,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 ,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认识模式。以对象化理论和方法来考察历史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才能真正把握二者之间真实的具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对象化关系 ,从而与在这一问题上的纯客体主义和纯主体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法律关系客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传统的观点,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法律现象时,却遇到了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在对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法律关系客体应当是法律设定的体现主体权利义务内容的客观事物。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与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法律关系客体不同于法律上的标的,人身可以成为法在系的客体,行为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相似文献   

16.
一、克莱因的生平及学术历程  1882年3月30日,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传统的犹太教家庭。19岁入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humanities),21岁结婚。1910年克莱因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在布达佩斯,克莱因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梦》(1910),并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强调生命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文章从这一理论视角论述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并提出在儿童成长早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比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家庭教育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奥格登是客体关系学派的一位关键人物。他以清晰易懂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客体关系学派中诸多代表人物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发展和临床治疗理论,其中,在克莱因提出的两种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发展了自闭—毗连心态这一心理结构,它平衡了“偏执—分裂样心态”与“抑郁性心态”。随着个体发展,心理结构日益成熟,内部客体关系得到外化,奥格登又对移情、反移情、投射性认同等概念做出新的延伸,这对心理发展结构的深入理解以及精神分析临床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影视作品《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感情关系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试图从新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来分析程蝶衣的成长历程,解读他对段小楼的复杂情感,以便为人们理解《霸王别姬》增加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