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學期,我們在貫徹學校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感覺到有以下四個問题,須提出來加以研究。第一,貫徹全面觀點,克服急躁情緒。上學期教師在學習市委决定後,都是情緒飽滿地迎接新的學年。在「授課計劃綱要」(下稱綱要)、「參考資料」到手後,都積極鑽研教材,埋頭備課,一致要求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不久,我們就發現在教師辛勤工作的新氣象裏,潛伏着急躁情緒。教師在工作裹體現的不是全面發展的方針,而是簡單地用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要求學生把課本內容死記住,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表现,這樣在教學中就出現了如下的現象: (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把教材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把教材硬塞給學生。最突出的是語文課中的詞彙教學,教師備課時間大都用來搬字典,在教案上逐條地寫詞彙定義,講課時就把詞彙的定義孤立地機械地搬給學生。例如離開課文把「從容」解釋做「經費不充足,還有些困難」,「地位」解釋做「官職」,學生若用這樣的定義解釋「從容就義」和「國際地位」是要鬧笑話的。甚至於有的詞彙,教師也摳不出定義來,解釋「緣故」是「因為什麼事」,「原因」是「推究什麼事」已是很牽强,而「怪不得」「越來越」教師也實在下不了定義。其他課程也都是如此,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不是考慮如何貫徹總的學科目的和這一課的目的任務,而是要求學生把書上有的材料統統記住。因為教師最大的顧慮是怕學生在考試時答不出。有一次歷史課的觀摩教學,講各族人民反清起義裏的白連教起義、天理教起義、維吾爾族起義,教師就會把課本上的每一個人名、每一個年代都一無遺漏地作了講述。教師備課不是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研究如何更好地組織教材,只是按照「綱要」分配材料,填註解釋。  相似文献   

2.
為祖國建設培養合格人材的任務,迫切地要求我們立即結束學校工作中的忙亂現象,加強行政領導的計劃性,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自去冬十月以來,我們明確了學校一切工作都必須環繞教學工作,便號召全校工作人員和學生學習蘇聯教師和蘇聯學生「正確地支配時間、充分地利用每一分鐘」的本領。接著全面地檢查了工作並逐步地整頓了校內羣眾組織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進學校工作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學校必須堅持貫徹既定的學期計畫、月計畫和周活動日程,並在堅持周活動日程的基礎上,號召老師、學生合理地支配時間,實行計畫教學:就是教師由隨堂備課改變為周備課或單元備課,每星期六下午就出現了教師、班級和學生下一周的教學、作業和學習等三種計畫表。教師的教學計畫表,是每個教師把下周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填寫出來,同時按照教導處所規定的該科授課  相似文献   

3.
一 歷史課本的意義及其重要性什么是「課本」?課本就是在教學工作中所应用的「教科书」。歷史課本就是历史教学工作中所應用的历史科的教科书。又叫做教程。在教学計劃中,根據某一学校的設置目的,規定了這學校的學科編制、劃定每一學科的排列順序,確定了每一學科的教學時數,因而根據教學計劃,就產生了與之相适应的各學科的教學大綱。在歷史科教学大綱中,規定每一個历史科(如中國史、世界史、中國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教學總目的和每一單元的目的,依每一單元規定教學的內容;並且还应当規定每一單元的每一段、節的教學時間、複習時間和成绩考查時間等等。另  相似文献   

4.
我在這裏對我們學校一些教師提出下列意見。 (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一次,我們的化學教師要在上課時作實驗,在開始實驗時,他說丟掉一件什麼東西,叫學生遍教堂找,躭擱了半個鐘頭;後來知道,原來他根本沒有帶來,這個實驗只好改期。我們的時事政策課和教育學老師上課前不看功課表,第一次上教育學,他卻準備了時事政策課,講課時同學說:「這一堂是教育學」,他才急忙去取書本,躭擱了十幾分鐘。從上面兩個例子,可見有些教師的備課工作是很差的。  相似文献   

5.
當課程綱要發到我們教學研究小組時,我們對於這一陌生的文件不但沒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來應用,並且也沒能及時地深入體會課程綱要的基本精神。有的同志輕率地認為『這和教學進度表差不多,根據綱要來製訂教學進度倒可以省些力量』。但在製訂小組教學計劃、確定教材進度時,對於課程綱要本文所規定的時間就有了意見,不是說這些章節教材分量重、規定的教學時間少,就是說那些章節規定的時間参教材分量少。產生這些不正確意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没有很好地去體會課程綱要對於教材內容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教者個人還沒有抛棄他對於教材的片面理解和主觀的估計。這些一偏見妨害了某些教師自己對於課程綱要的重視和學習,並且也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工作,使之脫離了  相似文献   

6.
一課教得好壞,主要決定於備課。備課好,效果大。哪怕是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每課比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所謂備課,應包括些什麼內容呢?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在「關於備課、上課、指導學生作業暫行辦法草案」中,會這樣具體地規定著:教師須于每課時授課前,根據課或單元的教學計畫,制定課時教學計畫。講授新教材的課時計畫,一般應包括:(1)學科、日期、班級;(2)課題;(3)教學目的;(4)教學程式;(5)教具準備;(6)課後總結。(復習課或指導作業課可不按此規定)顯然,要把這樣的課時計畫作好,便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該校的教師反映:「我們學校已經提出,沒有課前準備,不准上課。」由此也可看出,所謂「課前準備」,決不只是一些講授材料的搜集,而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每一課在課前作全面準備。「課時計畫」(教案)是為了把全面課前準備工作用文字固定下來,以便於教師掌握教學過程及課後檢查、總結,同時,也便於同科目  相似文献   

7.
最近頒發的師範學院地理系敎學計劃(草案)是根據蘇聯師範學院敎學計劃並結合我國的當前實際及一定時期內發展的需要而修訂的。我體會這一計劃有如下一些優點。新敎學計劃中所設的地理專業課程,充分體現了「培養中等學校地理及中等師範學校礦物學敎師」的目的。整個計劃中規定的專業科目,包括學習地理學所必需的基礎課程(天文學、地質學)和技能課程(地圖學及地形測繪)以及關於地理學知識的課程(自然地理、區域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此外還有做一個人民地理敎師所必須學習的地理敎學法。根據這一計劃培養出來的學生,所掌握的是全面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同時計劃中分量最多的幾個學科(普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中學語文課裏應該怎樣進行詞語教學的問題,對我們北京市許多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還是改進教學實踐上的一個新課题。最初,我們為了加强過去在教學中所忽略了的語言因素,就單純地多講詞語。備課時曾為一詞一語的孤立鑽研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課堂教學中也為一詞一語的孤立講解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考試時也有出題偏重於詞語,孤立地釋詞、填詞之類的情况。後來,我們從檢查教學效果上發覺:這樣單純地多講词語並不等於加强語文課中的語言教育,相反地,這却是我們為了「明確語文教學目的、任務」和「相應改進教法」必須解决的問題。 現在,把我們的一些初步認識和在實踐中的體驗,提供出來,和大家研究。一初步認識到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明確詞語教學的目的: 詞語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達成語文教學的目的,從而要注意下列三點: 1.應明確進行詞語教學不但是發展學生語言,並且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手  相似文献   

9.
編輯同志: 我校體育教師曹老師一貫不備課,上課時就是拿幾本書在黑板上照抄,手寫軟了就用口唸,學生記不下來他也不管。同學们再三提出希望他備課,教導處也曾從另一個教研組抽調一位教師參加曹老師那個組,目的是為了經常帮助他備課,但結果仍然沒有作用。室外教學,大部分那是根據室內教的做動作,有時時間沒掌握好,往往教了半截就下課啦。到第二節,他連自己教到那裏都忘記了。教我們拔河,僅借學校開運動會的機會,給同學們略微說一下,但到期終考試却要同學們把拔河的目的、意義、方法都答出來。有一同學問:「百公尺赛跑要怎樣才跑得快?」他說:「賽跑就像前面有一塊肉,看你想那種辦法,才搶得到。」曹老師改試卷也不認真,自己改厭烦了,就亂打分,甚至讓同學代改。如去年下學期期中考試的卷子叫初一乙班三位同學改,有些卷子本應不及格,却多打了分,問曹老師是否正確,曹老師點頭說:「改得好,正確,你們比我還打得正確些……。」有些知識平日上課沒教過,到單元、期中、學期測驗時也來考。如期終筆試一共出了四道題,其中一題是:手榴彈要怎樣才  相似文献   

10.
提問是檢查同學學習情況,幫助和誘導同學複習已學的功課,鞏固他們已得知識的方法之一。一個負責的人民教師,不只在講解新敎材時力求明確易懂,深入淺出,還要不斷地通過課堂提出來檢查同學學習情況,督促同學們不斷加強復習,並從而檢查自己的敎學方法和敎學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但是作為教師考查學生的方法,也是敎師自我檢查和求進步的必要手段。我們在備課時,除了按照總的計劃,確定這一節課的目的要求,進行一定分量的新敎材講授之外,還不要忘記在講新敎材之前如何通過提問的方法,來檢查同學對上一節的知識是否已完全接受和消化。同時,在每節課的新教材講授完畢以後,也可以留出一定時間,用提問的方法,去鞏固同學們的新知識,為下一課打下基礎。  相似文献   

11.
上一學年的植物課,一般已經講完了「栽培植物」。今年初二上的植物課要完成最後兩章——「威廉姆斯學說」與「植物的基本羣」(包括「結論」)的教學。在大綱中規定「威廉姆斯學說」用七小時教完,「植物的基本羣」用十九小時教完,因此完成這兩章的課堂教學只需要二十六小時。此外,大綱中規定要在學校植物園中實習六小時。但按目前情况說來,植物園正在草創時期,很多學校甚至還未開闢,因此本學期的植物園實習一般的還不可能佔用六小時。那麼,剩下的植物教學時間如何支配呢?植物園實習能作些什麼,需要多少時間呢?課堂教學的二十六小時又如何具體安排呢?這都是今年初二上植物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题。我們認為剩下的時間應該利用來進行參觀、旅行和總複習。到農場,到大自然界去參觀旅行能使學生直接地認識在自然環境中生活着的植物體,因此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而且它還能提高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十月號「語文教學在改進中」一文提到各地語文教師在試行遵照普希金專家的指示所進行的教學改革中,提出了許多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一個是文學作品教學中的辭彙教學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現就我的教學實踐及個人看法提出一些意見。首先,我覺得應該從辭彙教學的目的性談起。普希金專家先後兩次論語文教學都著重談文學作品的分析,沒有專門提到辭彙教學。但這並不等於說辭彙教學是可有可無的。然而目前很多語文教師在學習和試行新教學法時,卻很容易忽略了辭彙教學,特別是容易忽略了文學作品的辭彙教學。在北京師大實習生試教「紅領巾」的過程中就表現了這種情況:全課十八個新詞,只在第一課時孤立地講了一遍,而且講得不夠深入(因爲第一課時四十五分鐘,除了組織教學、介紹教材來源、解釋題目、學生講述大意及教師補充引導等過程所需時間外,餘下來給講生詞用的時間決不充分),以下又沒做任何鞏固和復習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一九五一年實行了「學生守則」,一九五二年學習了蘇聯課堂教學以後,課堂紀律狀况比過去有一定改進,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目前,課堂上學生說話、玩東西、出怪聲、教師制止也不聽的现象,在初一初二有幾個班比較嚴重。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看課外的東西作其他課作業,眼看窗外,想別的事,不按時完成作業,對教師不尊敬等现象差不多各班都有,只是人数和程度不同。如果從教師方面看,有些一教師不論在哪一班講課,學生課堂紀律都比較好,同學们都注意聽課也有興趣,教師要求的一般都能做到,學生對這些一教師很尊敬。一般的教師在所担任的各班,情况有好有壤,而且在同一個班上也是有時好、有時壞。另有些教師所教各班,課堂紀律一般都有問題,有時甚至亂得不能正常進行講授,教師為此很苦惱。  相似文献   

14.
李德和老師自一九五二年暑假調到昆明師範學校任卓娅班班主任以來,對同學漠不關心。如有一個同學害了盲腸炎,經治療後尚需在校中休養。李老師不但不關心他的病情,反而强迫他上課,說:「你吃人民的八萬伙食不能閒着。上課去!」該同學不得已上了幾堂課,但因體力支持不住又請假下來。李老師却還以「開除」威脅該同學。同學們所訂的入團計劃保證書,李老師收去看,拿去就遺失了,同學們向他要時,他說:「遺失了,不要向別人說啊:」有的同學給報社寫稿,他也要審查,但一審查就積壓幾個月,使新聞成了舊文。李老師工作不負責任,對同學們各方面的成績都不瞭解,因而上學期給问學的評語寫不出,就拖延不發同學成績通知書,直到本期開學(按指今年春季,下同)才找些同學去問張某如何?李某怎樣?寒假中全體老師都做了工作計劃,但李老師却直到開學還没有做。某些同學對讀師範不感興趣,  相似文献   

15.
我校教師在學習了總路綫及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文件後,思想水平提高了,不少教師重視了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還能把課内、課外較好地結合起來,因而收到較大的效果。從下面兩個事例可以具體說明: 生物科有三位教師,平時對政治、業務理論學習较積極,所以能根據自然科學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基本目的來領會勞動教育的意義,並進一步體會到知識和勞動的正確關係,從而也認識到進行勞動教育必须使課內、課外適當地結合起來。他們教「達爾文主義基礎」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堂上講述偉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的生平與其科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而有力的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的教育。在講米丘林學說的基本原理,米丘林學說在國民縱济上的意義及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各節時,注意講明科學是怎樣和生產實踐緊密地結合着,而這種先進的學說又是怎樣通過艱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道理,並結合我們祖國社  相似文献   

16.
一 過去情況 我們這個學校在解放前是個很壞的私立學校,解放後經過初步整頓,特別是幾年來在各個社會改革運動中,在大家積極努力下,對學校進行了許多改革,取得相當大的成績,如師生政治覺悟大大提高,整個學校改變了解放前極端汙糟混亂的情況建立起秩序,教學工作也有所改進。但是由於學校過去的基礎較差,我們的思想政策水平又低,所以工作存在著許多的嚴重缺點和問題。當時在教學工作上,缺乏計劃性,有些教師不備課,有的教師把課本放在休息室裏,除了上課平時翻也不翻。課堂教學,存在著鬆懈的現象,教師現在還記得,那時的教學「簡直是放野馬,在課堂上講到那兒算那兒」。有的教師因為沒備課,時常在課堂上讀報,講通訊,還自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課程的教學進度沒完成,功課多半沒有留作業,不少教師不以為意。  相似文献   

17.
我擔任後師一年級的達爾文主義基礎課程。經過一年來的教學,初步得到下面一些體會。 從備課中我深深體會到鑽研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能抓住教材的本質,分清主要與次要,便能給課堂教學做好準備。要掌握教材的本質,首先必須鑽研教學大綱。在去年備課時,雖然也知道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依據,但思想上並不重視,認爲只可做擬訂教學工作計劃和講授每章每節時的參考,用不著仔細研究它的章節內容。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當準備物種起源基本理論單元時,便脫離了大綱的指導,認爲只要說明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學說是進步的,和指出他只看到量變和種內競爭的錯誤就行了,而對於達爾文學說是生物科學上  相似文献   

18.
課前充分準備,是加強課堂教學的計劃性、目的性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上學期我們普遍地重視了這一工作。一、個人準備: (一)鑽研教材弄通教材,我們採用的教材,有的是新編的課本,有的是新修改過的課本,因此必須深入鑽研,逐段逐句搞通,才能掌握教材內容的科學系統知識和思想性,從而熟練地運用教材。為 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經常參考一些有關書報,或請求其他有關教師幫助,解決教材中的疑難問題。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為了徹底瞭解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蘇聯的國家制度,曾比較詳細地閱讀了「蘇聯的社會輿國家制度」和「論社會主義財產」等書的有關部分。初中自然地理教師,在講地球自轉證明之前,曾請物理教師講解了由高處落下物體的東偏和擺的偏向等問題的道理。 (二)擬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點:弄通教材之後,我們即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在講授這一單元時的要求,擬出教學目的。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准備蘇聯的人口和民族一章時,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接受能力等情況,提出了以下  相似文献   

19.
一学習蘇聯先進教学經验的態度舆方法——不應只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忽視鑽研教材江西南昌師範胡晨:在語文教學改革當中,有的同志感到深入不下去。我想:這主要是在教學改革當中忽略了課文內容的鑽研而在方法上兜圈子的原故。方法是從屬於內容的,離開了内容去研究方法,就可能「深入不下去」;即使勉强深入下去,也難免流於形式。有人以為,教師有一定業務水平,課文又附有提示和注釋,因此,改革問題不在於教材內容的鑽研而在於教學方法的改進。其實不然。例如我們在講授「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課時,教師提問學生:為什麼志願軍戰士單希望要一枚「朝鮮解放紀念章」?學生回答:這表示志願軍有堅持到朝鮮戰爭勝利為止的决心。但教師總結時卻依照自己原定的教學計劃說:這表示志願軍的忘我  相似文献   

20.
一 關於執行、貫徹部颁教學計劃問题我認為教師舆畢生對新的教學計劃、新的教學大綱、新的教材的掌握都感到困難這一估計,是正確而且符合實際情况的;尤其是在目前還缺乏完善的教科書的情况下,要執行新的教學計劃及新的教學大綱,確實是有困難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高度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藝術水平。過去,在蘇聯的高等學校裏也遭遇到一些困難,甚至此你們現在感到的困難還更大,但是,這些困難都在教師舆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在中國的高等學校裏,這些困難也是可能克服的,因為你們有着很好的教授陣容和愛勞動、愛學習的學生。同志們提出的問題中,曾問到:蘇聯高等學校的學生在學習上是否有困難,是否有忙亂现象?蘇聯高等學校在教學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在工作中也仍然有很多困難,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負担過重的情形存在。要克服這些现象,需要注意三個問题: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必須很好地組織自己的講授,把知識更好地傅授給學生;必须很好地組織實習作業等各種教學形式來幫助學生,教師不應對自己的教學採取「只教書、不教人」的態度,也不應形式主義地傳授知識,教師要在這方面作很多的努力,以最好的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我曾經研究了幾所中國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情况,從教師方面來看,還存在着一些缺點:有些教師對自己的責任採取形式主義的態度,只是按鐘點講授,至於學生是否理解和接受了自己所講的內容,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則漠不關心。另外,還有些教師不善於組織課堂教學,不按計劃進行講授。例如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