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古 《出版参考》2005,(8S):18-18
大致勾勒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进程,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它的艰辛历程:1992年开始策划;1993年3月到1994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版“讨论本”5本,然后休刊;到1994年9月再度启动出版工作,1994年12月出版试刊号;1995年1月出版创刊号;1995年5月再次休刊;1995年12月续刊号出版,此后逐渐成为双周刊出版;到2001年进入周刊出版时期。这期间,有3年的准备期,2次休刊阶段,内容定位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都市报的扩张,行业报的转型,以及DM类广告媒体的迅速发展,中小城市逐渐成为媒体市场争夺的焦点。其中,以生活、消费、时尚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和娱乐为社会功能的生活服务类周刊,更是在中等城市掀起一股创办浪潮。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在一线城市形成和发展。伴随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4.
近日,从《旧韦信息报》(总第66期)第一版偶然拜读了北京藏书家秦杰写的《五十元拍得珍品归》一文,娓娓讲述了他在拍卖会上有幸以50元拍得一份《生活画报》的喜悦之情。其中这样写到:“邹韬奋创办的《生活》 周刊与生活书店是现代出版史的丰碑,因其大量报道抗日救亡思想而横遭国民党查禁,存世不易。全国各大图书馆、纪念馆未见著录,中央档案馆仅存零散6期,定为甲级一等特藏,足见其珍贵。”引起了笔者的特别留意和兴趣。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隐约记得,甘肃省馆馆藏档案资料中似乎有《生活》周刊存焉。经查证果然有《生活》周…  相似文献   

5.
哥廷根的山林就是小夜曲.哥廷根的山不是怪石嶙峋的高山,这里土多于石;但是却确又有山的气势.山顶上的俾斯麦塔高踞群山之巅,在云雾升腾时,在乱云中露出的塔顶,望之也颇有蓬莱仙山之概.  相似文献   

6.
生活类周刊的纵深化处理与差异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的副刊“变身”各行业周刊在平面媒体上百花齐放。一时间,各类报纸都向都市报看齐,开设了生活类周刊版面,以期在这块“乐土”上施以肥料,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的副刊"变身"各行业周刊在平面媒体上百花齐放.一时间,各类报纸都向都市报看齐,开设了生活类周刊版面,以期在这块"乐土"上施以肥料,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9.
2010年5月28日,<京华时报>迎来创刊10周年,从此进入发展中的第二个十年,如何在下一个十年当中实现全面转型,是我们当前思考的主要问题. <京华时报>在2001年创刊以来的十年里面,曾有幸赶上了中国报业高歌猛进的最后阶段,经历了中国都市报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遭遇了网络和新媒体的巨大冲击,经历了媒体环境和结构的深刻变局,我们也突破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伴随着中国文化改革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俗称“管东渠”)领导广东、广西、福建西南部及香港地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共广东区委会原设在广州市万福路一九○号南华银行楼上(即今永汉南卫生院),周恩来同志曾任委员长:后迁往文明路七五至八一号(即今延安二路三八○至三八六号),陈延年同志接任书记。就在陈延年任职期间,中共广东区委会出版过两种革命刊物,一为公开的《人民周刊》,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体育史上,“铁榔头”郎平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可以说,她以外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从始至终被无数的拥趸者崇拜;她经历过四夺世界冠军的辉煌,享受过全民敬仰的荣誉;30年来始终走在排球运动的最前线也最透彻地体会到体育如何承受一个国家荣誉之重,担当着全民期待之累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新的一期《当代传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当代传播》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可亲可敬的读者致以新春的问候。 在过去的一年里,出于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考虑,我们尝试着对杂志的装帧和内文版式设计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今天,我们又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全新面貌的杂志送到您的面前。 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革新。在这个以创新为基点、为源泉、为核心的时代里,不断地对杂志的内容、内容的表达、呈现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成为我们争取或保持竞  相似文献   

13.
素以“关注文化,倡导阅读”为宗旨的《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于今年1月21日推出了浩达56版的“1995—2004阅读十年”主题特刊,受到读书界人士的欢迎。该特刊着眼于十年间的阅读文化变迁,提出了“在海量的资讯时代,我们还剩下多少时间来阅读”这一严肃问题。其中第2—9版是“1995—2004中国阅读典型报告”,继本刊主编徐雁教授《阅读造就一个时代的风情:经典与时尚》的开篇文章之后,依次是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与汪琴博士的《世纪之交读  相似文献   

14.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3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渊源、创办背景、宗旨上的诸多差异,本文所探讨的"周刊"可能不是像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周刊",无论是刊期、投资方式、经营模式、读者对象,还是编辑思想、办刊风格,二者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所论及的"周刊",是指在刊业市场化进程中,以周刊(指刊期)为发展目标的、正在成长中的以时事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新闻期刊.  相似文献   

16.
1.小平热 乍看上去不是什么热,但假若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还有政治崇拜热的话,那也只有邓小平了。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改变了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小平,您好!”可不是官方安排,那是民间热潮的体现。在30午的框架里,也只有他一个人有资格以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7.
7.隐形斗篷即将问世;8.复活史前猛犸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刘辉  朱新华 《新闻天地》2011,(10):63-65
四年前的今天,由芙蓉王、白沙文化传播公司主办的《终端家园》栏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传递着一种文化;或者,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种飞翔的愿望。那么,无论是传递还是飞翔,芙蓉王和白沙这两个品牌,都包涵了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昧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是其中的有代表性的刊物.本文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比较分析,总结出两者在读者定位、市场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和风格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