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博  蒋慧  蓓蓓 《家庭教育》2005,(8B):39-39
带孩子到郊区或其他空气比较好的户外野营.感受亲近自然的生活.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浇花、锄草、施肥等。  相似文献   

2.
感受自然     
<正>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春天,一片一片的油菜花随着温暖柔和的风儿摇曳,辛勤的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撒下秋天的希望,几只羽翼丰满的鸟儿在空中自由地翱翔,顽强的小苗儿破土而出;夏天,蝉儿不知疲倦地演奏着夏日颂歌,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 小学科学包含了生物、环境、物理、宇宙等广泛的知识内容,《油菜花开了》是四下科学“新的生命”单元的第一课。选取油菜花作为观察实例,学生较为熟悉,而且构造也较为简单,具有代表性。这节课的活动从观察一棵油菜开始,其中隐含着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要求学生能区别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要求学会自觉地与风仙花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植物的一生”概念又增加了新的外延。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要的写作对象,自然外物有不同层次的美质,作者应获得多层次的独特感受。即:敞开敏锐的艺术感觉,启动奇思妙想,把握"当下"的独具特色,捕捉多侧面的具体状貌;多情善感,体味内心激起的情感波动;调动丰富的人生体验,感悟潜隐的深邃意蕴和人生哲理;心入身化,进入"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如痴如醉的境界,获得自由自在"、存在充分敞开"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雨下来,北京已进入了深秋,正是西山红叶层林尽染的时节。校园里,缤纷的落叶在秋风中如蝴蝶般盘旋,这是唯美摄影家喜爱的场景,也是小资贺卡上的常见画面。  相似文献   

6.
《中学科技》2009,(1):F0004-F0004
奉贤区海湾镇位于上海市的远郊,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栖息着众多野生动物。海湾镇拥有数量众多的野生鸟类,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鹤、遗鸥和21种二级保护鸟类,到了春秋迁徙季节和越冬季节滩涂上还经常会聚焦上千只鸻鹬类鸟儿在此栖息觅食。另外,这里还分布着奉贤区记录到的7种两栖动物、12种爬行动物、16种哺乳动物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沉浸于题海的我决定投入自然的怀抱,释放身心,寻找那久违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波澜壮阔的大海,高耸入云的山峦,郁郁葱葱的草地,连绵无边的森林,展翅翱翔的鸟儿……大自然给了我们心灵的享受与视觉的愉悦。美丽的自然,总让人感受无穷;美丽的自然,总惹人浮想联翩。请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三毛在台湾邀几个孩子去看海,以使他们领略自然之美。孰料孩子们一路专注于手中的游戏机,到了海边仍不为所动,并且失望地说:"这就是海啊,我们回去吧,六点半动画片要开始了!"三毛将这样的儿童称之为"塑料儿童"。其实今天大陆的孩子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某重点中学的一道英语阅读题是这  相似文献   

10.
董莉 《学语文》2013,(2):25-26
一一节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犹如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幅意境悠远的画,它那无限的深情,无尽的意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然而,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一节好课,就如同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课堂的各个环节,总是要经历无数次的推敲和打磨,其实某些时候我们也能从日常教学中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中的数学内容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也应该是自然的,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也要充分体现“数学的自然性”.下面结合古典概型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已有选修2-3计数原理中的排列组合知识),浅谈笔者对自然的数学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感受对称     
晓星 《广西教育》2006,(1A):69-70
一、背景材料 对称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小到原子、分子的结构,大到宇宙中的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天体的形状,从水滴、露珠、雪花、冰晶等自然形态的水,到花果、昆虫的外形、动物的躯干,无不包含优美动人的对称。  相似文献   

14.
陈仓 《宁夏教育》2013,(3):42-42
台湾作家三毛在台湾邀几个孩子去看海,以使他们领略自然之美。孰料孩子们一路专注于手中的游戏机,到了海边仍不为所动,并且失望地说:这就是海啊,我们回去吧,六点半动画片要开始了1三毛将这样的儿童称之为“塑料儿童”。  相似文献   

15.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衫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言中的提示语。在教学本单元课时,我也曾许诺我的学生,找一个适当的日子,带领他们去邻近的一座风景较优美的小山秋游。记得当时我还用许多精妙的语句描绘了深秋美丽的山景。两个星期后,上演了如下一幕: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这样一个教育观念: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资源,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从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品味生活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胡雪芬 《考试周刊》2013,(34):163-163
<正>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确实,自然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名山大川的巍峨壮丽,水乡人家的玲珑秀丽,百里牧场的清新芬芳,林荫小道的幽静清雅……这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生活的美。大自然能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视野开阔、耳目一新,让他们心中荡起涟漪,让他们更容易受到美的熏陶,产生追求美、表达美的愿望。而现实中的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请看下面一个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8.
这期的阅读重点是散文类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知识点训练 这期我们训练的知识点是散文的题材和线索等。通过阅读这两组散文,我们会感受到,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感受成长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这样的季节.如此的好天气,学生们一致要求去秋游。于是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秋意浓浓的外面世界,去感受秋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新读写》2022,(1)
如今的孩子总是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但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太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分不清市场上的各类蔬菜,不知道各种水果从何而来……为了给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增强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开展了"自然幸福力"课程,引导学生沉浸于自然,发现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