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考察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有着强烈的“述志”倾向。概言之,这种“述志”倾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就他传理论而言,林语堂极为强调“个人笔调”。同时,他还倡导他传文创作应多采用“轶事”,使用“描写”手法,且应入“幽默”进“他传”。其二,就他传之创作缘起而言,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主要是基于一种喜爱,又或者说是一种自娱自乐。其三,就他传传主之形象塑造而言,林语堂笔下的他传传主们大都符合他对“理想个人”的设想——“充满性灵有趣的个人”。  相似文献   

2.
展翅试飞     
青闰 《英语沙龙》2009,(8):122-128
“我得让他去试试,莱拉,”我劝妻子说,“难道你不明白吗?”“可他一个人怎么能行呢?”“他能行。”“可他看不见呀!”“我知道。”  相似文献   

3.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4.
写悼文,我会用这个名字,因为生前他很少被叫“爸爸”。我小时候没叫过他“爸爸”,年长了随儿女叫他“爷爷”。叫“爷爷”可能还顺口些,叫“爸爸”总觉得生疏。他最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叫他“爸爸”,  相似文献   

5.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具有悖论性,这既因他哲学中存在的超越倾向,也因他对犹太教“他者观”的改造,这样他之“他者”就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中抽身而出并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而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他那里就被“他者”所占有并出现“形而上学化”,因此必须辩证地理解其“他者观”,而不为其理论优势所制约。  相似文献   

6.
刘成 《师道》2009,(4):35-35
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他对学生也不赖啊!”“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也许,他天生不讨学生的喜欢。”“也许……”  相似文献   

7.
他在街上游走,似乎漫无目的。街市平静,一切如常,没人注意到他。忽然,他停在一扇门前,迅速掏出一把钥匙,打开门闯了进去。还没等房子里的人反应过来,他已一把扯掉伪装,露出怪异而狰狞的面目,开始施展邪恶的法术。不一会儿,房子里“变”出了另一个“他”、又一个“他”、再一个“他”,许许多多和他一模一样的“他”。  相似文献   

8.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9.
且听风铃     
风铃“错位”前,“他”有梦——原本大路笔墨;在风铃“错位”后,“他仍然有梦”——“前梦”转化为妙笔。作者用“错位”待“他”,笔太狠;但用“他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向往中”诠释标题中的“且”字,并用“阳光穿过了厚厚的云层”给“他”以浪漫的光环,心很软——“他”确实是个不屈不挠的追梦人!  相似文献   

10.
红领巾2004·11插图/熊倪从外婆家回来,妈妈曾问我:“乡下最难忘的是什么?”我回答:“稻草人。”妈妈问:“为什么?”我回答:“因为他没有妈妈。”妈妈吃了一惊:“不。他有妈妈,农民就是他的妈妈。”“那———为什么天那么热,妈妈还让他站在田里?雨那么大,妈妈还不带他回家?”“因为他有任务。”“什么任务?”“保卫庄稼,不许麻雀糟踏。”“真的?”“嗯。你看他拿着竹竿,不分昼夜站岗放哨,就是为了赶麻雀。”“那———天黑了,它就不怕?”“不怕。”“那———要是饿了,谁给他送饭?”“他不吃饭,只要站在了那里,他就再也不吃饭了。他只有一…  相似文献   

11.
“Vt/N1的N2”中的“N1的N2”一般是定中偏正结构.但当N1为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时就有点麻烦了。如:“请他的客”。因为这里的“他的客”不是“他的客人”的意思,所以.这个“他”是什么成分,“他的客”是什么结构在语法学界就一直没有定论。大多数论著避而不谈。朱德熙先生把“他的”之类称之为“准定语”①.傅雨贤先生则称之为“类定语”0。照此,“他的客”也就只能叫做“准定中们正结构”或“类定中偏正结构”了。那么,象“他”这类“风”究竟是什么成分,“他的客”这类“NI的NZ”究竟能不能名正言颀地叫做定中偏正结构呢?…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我上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姓吴,名“叶舟”。“叶舟”,漂泊江湖“一叶扁舟”,那时我们觉得他的名字真是富有诗意!在我们其他老师的“建国”“志强”“得福”一类“凡夫俗名”中真是显得卓尔不群。而且,据他告诉我们几个“心腹高足”,他家原是一书香门第。所以他援旧文人之例,还给自己取了个“表字”——可惜我已记不起了;但他的“号”我却清晰记得:竟陵叟——他家乡天门古称竟陵。其实那时他还不过“不惑”之年,记得当时我“恃宠而娇”,对他“号”中的“叟”字大不以为然,敢唐突他“以少卖老,故作深沉”,他听了并不生气,只笑着斥我“利嘴丫头”…  相似文献   

13.
晚上,丽莎和约翰缠住爸爸,要他讲故事。爸爸说:“那我就讲一个‘不妖怪’的故事吧。”不妖怪从前有一个男孩总喜欢说“不!”。妈妈叫他刷牙,他说“不!”;爸爸叫他打扫房间,他说“不!”;姐姐请他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他也说“不!”。甚至,对于那些用“好”和“不”回答不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15.
偏见     
关于“优生” 他解出一道难题。“他真优秀。” 他穿了一件漂亮衣服。“他眼光也这么棒。” 他哭了。“一定是考差了。” 他考试考得很好。“到底是优生嘛!”  相似文献   

16.
栩然 《父母必读》2009,(3):140-142
私下里,由于熊亮有些“各色”的姓,我们管他和扶持他绘本创作的哥哥熊磊叫做“两只熊”。这次,我们暂且把他称做“熊爸爸”,把他可爱的女儿称为“小熊姑娘”。  相似文献   

17.
韩涛 《班主任》2010,(11):54-54
“老师,他不算数!” “他是旁听生!” “我们老师从来不管他!” “他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干什么都行!”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计量方法对《红楼梦》一书前80回中的第三人称代词进行了考察,揭示其在分布和用法上的特点。通过考察发现,《红楼梦》前80回第三人称代词有“他”、“他们”、“他家”和“其”四个。这些第三人称代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他们”和“其”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他”,竞占总用量的83.9%,而“他家”的使用频率最低,仅0.03%。除了“他”、“他们”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9.
莱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思想可以为教师合作文化建设注入伦理学的血液,为教师合作提供新思路和方向。教师应从合作中仅关注“自我”的取向中抽离出来,实现“为他者”的伦理转向。为此,教师在合作中应被看成具有差异性、绝对性、外在性与陌生性的“他者”,在与“他者”“面对面”的“亲近”中与“他者”进行一种袒露自我的“言说”,开拓教师合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孙蓓 《少年月刊》2011,(12):4-6
他是爸爸眼中充满疑问的“小问号”;他是妈妈眼中聪明调皮的“小精灵”;他是老师眼中多才多艺的“小能手”;他是小区居民眼中善良淳朴的“小雷锋”;他是同学们钦佩欣赏的“小偶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