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与韩荆州书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相似文献   

2.
李白<与韩荆州书>写得气势奔放,文辞华美,脍炙人口.而作为干谒文字,却写得不够得体.廉价吹捧对方,显阿谀奉承之态;过高称许自己,有自吹白擂之嫌.文章虽精妙绝伦,千古传诵,但却是一篇言过其实的文字,韩荆州"以长揖见拒"是其得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走近李白并使学生领悟到写自荐信时要把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2、过程与方法:在师生平等对话、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中提升文学素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极尽奉迎,又自负不羁的复杂心理。启发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绽放人生的光彩。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讨论法、探究式阅读法  相似文献   

4.
5.
韩小窗是清代末年的子弟书作家,他的创作在全部《红楼梦》子弟书中占有重要地位。铺排张扬的心理描写和浓厚的抒情性,是韩小窗《红楼梦》子弟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用骈体形式写给友人朱元思一封书信的节录,是一篇清新自然的写景散文。作者通过简练传神、富有情韵的彩笔,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图画,读后令人悠然神往,仿佛亲临其境一般,与作者分享着祖国河山的纯真之美。本文采用了总提分承的结构式,构思缜密,意境清新,总写特征鲜明,分叙情韵悠长。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是古代散文中唯一的社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它分状况、问题、建议三部分,对两税法下的征赋乱痛加批判,更对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寄予同情,希望以“均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全信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我推销是当今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常用手段之一,自荐能力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探究李白和苏辙在《荆州书》和《太尉书》的具体PK,尤其对当今学子涉世之际企图通过自荐推销自己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声有书、动静相兼地描绘了辋川蓝田山冬、春两幅不同景色的图画,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幽静谐和美。  相似文献   

10.
初语四册《与朱元思书》有两处注释我认为有探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杜甫与同时代诗人多有交往,并对他们十分推崇;同时代人对杜诗却很少称许,并有奚落与嘲笑;中唐韩愈、白居易、元稹对杜诗作很高评价后,多数唐人仍不重视杜诗,其集中表现就是今存唐人的十种唐诗选本,仅有韦庄《又玄集》选杜诗七首,而且都算不上杜诗的上乘之作。多数唐人轻视杜诗,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诗歌发展本身的原因,既为杜诗内容所决定,也为杜诗的艺术特色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是诗歌艺术的峻岭。余光中在其诗歌艺术的追求中高山仰止,努力攀登,向诗圣、诗仙学习,且为他们造像。为李白、杜甫造像,表示他对唐诗传统的肯定。他造像的艺术,特别是《戏李白》一首的丰沛创意,和《寻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的现代想象,则说明他对传统的活用与转化,印证了他的创造力。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传统诗歌基础上,余光中以其学养和睿智,以其才华和苦功,兼摄中外古今,以数十年的恒心和毅力,创作了丰富杰出的现代诗。他是李白、杜甫的嫡系传人,且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余光中为李白、杜甫的造像,象征了传统和现代的汇合,象征了现代对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13.
盛唐诗人开放性心理是形成盛唐之音最为直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并描述出盛唐诗人开放性心理中所呈现出的胸怀的包容性、视野的开阔性、行为的强烈进取性和鲜明的个性外倾性这四大基本特点及其表征。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15.
汉至唐,春秋谷梁学经历了从私学——官学——私学——官学这一周期性演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西汉官学兴盛,东汉官学则不振,魏晋南北朝私学繁盛,至唐虽借重科举占有官学席位,但此时官学皆因学风的转捩而被抛出正常的学术轨道,千年之间形成两个波峰和三个低谷的学术曲线。西汉官学之盛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之盛有内在的区别,官学盛表现为政治地位的拔高,私学盛表现为民间学注疏学的高涨,这一切源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张力而形成的反向互动。因此,汉至唐代春秋谷梁学总的情形是官学与私学反向互动,形成了官学与私学之间的盛衰演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杜甫与李白的交游诗,考察了杜甫及盛唐人对李白的评价,从而探讨了李白的“清”的人格精神与诗风追求,我们认为其人格精神与诗风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体现在李白的身上,成为盛唐精神的一大内蕴。  相似文献   

17.
从唐朝积极开放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看到统治阶级比较开明的对外认知,但是这种认知是有多种局限性的,往往搀杂着封建帝王对待少数民族的“华夷之辨”意识,并在涉外事件中常常表现出模棱两可的动摇态度。  相似文献   

18.
唐代僧诗是整个唐诗中特殊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佛教兴盛、诗歌繁荣,并相互影响的结果。作为其主要创作的诗僧主要出现于中晚唐的江南地区,有着士和僧人的双重人格。唐代僧诗以其独特的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是新近出版的一部收录和整理唐代墓志的重要著作,因其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等特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释读方面还存在不尽妥当之处。通过分析字形和文意,针对前人释录中存在的误录、缺录和误点问题,列举23例进行说明并予以校补。  相似文献   

20.
唐代江淮弩手的兴衰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初唐至盛唐时期,此阶段南方政局稳定,江淮弩手除随杨思勖讨伐南蛮之叛外,表现相对沉寂;中唐时期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江淮弩手北拒诸藩,南控岭表,牢牢地捍卫唐东南财赋之源,并屡次参与朝廷平藩战争,因之博得天下精兵的称号;第三阶段为晚唐时期,此阶段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江淮弩手逐渐衰落。其地位为骑兵所取代。作为唐王朝统治东南地区的军事支柱,江淮弩手的兴衰是同唐朝的命运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