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5,(7):15-24
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  相似文献   

2.
    
“神农的梦吃,只是咂咂嘴的声音。”这是日本什么人的一首俳句吧。玩味起来是很有趣的。为什么梦吃只简单到咂咂嘴呢?原来神农是尝百草的,天天在山野里采撷着,品味着,慢慢成了习惯了。而且那时候怕除了适当的手势表情而外,也还没有确确实实能传达意思情感的语言啊。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2419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  相似文献   

3.
科技说明类章阅读考查是从1992年在I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连续考了9年(11次),注重考查考生的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处理(辨别、区分、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直到2001年,《考试说明》才将“科技类章”改为“自然科学类章”,并在当年的高考中以一段社会科学类章代替了科技类章在I卷中出现。作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同、沿袭已久的考题,自然科学类章形成了包含于章阅读之中又具有独到之处的选材和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方言里“才将(将才、将)”等词与普通话的“刚才(才刚、刚)”等词构成两个同义词系列。对于“才将”之“将”与“刚才”之“刚”的语音及语义关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梳理“才将(将才、将)”等词在近代文献及现代方言中的用例,结合“刚”的语法化过程及副词“将”的近过去时的用法,认为在表示“刚才”义上,因“才将”类词与“刚才”类词发生语义重叠,所以出现两种写法混用的情形。其实,“才将”“刚才”两类词各有其来源,“将”“刚”二字之间不存在音义上的分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类书的体例、内容和作用进行了说明,并简介了几本主要的类书。文章认为《幼学琼林》这本微型的类书,对于阅读一般古籍,特别对阅读唐宋以来的著作,现在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学类文章阅读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大考点。几乎每个省份的考卷都有所涉及,它包括自然科学文章(科技文)和社会科学文章(丰土科文)两类。从高考实际看,全国卷2001年以前以科技文为主。从这之后,社科文开始作为现代文小阅读的材料,与科技文交替出现,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把握要点理清结构、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屈凤英 《现代语文》2006,(9):80-80,47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学者们推崇之至。宋代大学者、大作家苏轼曾指出:“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他很正确地指出,从孔子以来(其实也应该包括孔子之前),凡有学问、有知识的人,都离不开广泛地阅读。而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更是把阅读作为“为学”的根本。直至今日,我们对阅读重要性的体会愈来愈深刻了,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读书指导法 (一)读书指导法的意义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我们知道,读书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所著《给教师的建议》(下)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总之,读书、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了横向的分析和纵向的比较,发现这类文章的命题一般集中在如下六个方面。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六个方面作简要梳理,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 如2010年海南/宁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金石书画漫谈》第1小题:下列关十“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相似文献   

10.
经常变换历史的观察视角,了解外国史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这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历史学习方式。前不久,笔者认真阅读了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中国大历史》(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一书,感悟颇多。觉得书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丰富我们的历史思维。这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现将阅读该书的主要感触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文小阅读 现代文小阅读亦称为科技文阅读,它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共涉及到20篇科技文,其中自然科学类文章5篇,社会科学类文章15篇。其考查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金开诚《涛经》一书(中华书局“知识丛书”),为命题需要,原文略有删节改动。选文以大家熟悉的《涛经》来组织材料,既有一定知识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且文字平易,行文畅达,  相似文献   

13.
卡夫卡的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内容和我们通常的认识截然不同,想象合情合理而又引人入胜。他认为,“好的”书和“好的”阅读是一样的,“好的”作与“好的”读也是一样的。“好的”阅读决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它也是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好的”读并不是去书中寻找愉快,而是去寻找震惊、痛苦和不幸,其真正的目的是“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创造一个陌生鲜活的世界。这就是卡夫卡阅读和创作的原则。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认为,只应该去读那些咬人的和刺人的书。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它不能在我们的脑门上猛击一掌,使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或像你信中所说的,读了能使我们愉快?上帝,没有书,我们也未必不愉快,而那种让我们愉快的书必要时我们自已都能写出来。我们需要的书对我们所产生的效果有如遭到一种不幸,这种不幸使我们非常痛苦,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死了一样,就像我们被驱赶到了大森林里;远离所有的人一样,就像一种自杀一样,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因此。当他阅读荷马史诗时,他抛弃了一切陈规俗套,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他所阅读的本是真实可信的,并且,他故意对本力图要表达的内容视而不见。这不是天真的误解。而是有意对构成本的材料进行重组。卡夫卡能够熟读古代经典。而又避开它的意义。不受它的影响,就像奥德修斯既能欣赏到女妖迷人的歌声,而又不至于被她们吞噬一样。在卡夫卡看来,本不过是一堆材料,其意义完全可以根据读的意愿去开发利用。对于古代经典,卡夫卡感兴趣的并不是经典的意义,而是经典述说故事的方式,以及经典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卡夫卡惊讶地发现,对于那些古代经典,只要有意忽略其中的某些要素(如船员),或置换某些要素(如蜂蜡),或重新安排某些要素的时序,那么,整个本的意义就彻底发生了变化。卡夫卡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他的阅读,同时也完成了他的创作。这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生书空,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文章.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积累的词语.比如这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15.
很多同学在阅读课文或其它文章时,因为没有掌握住阅读的技巧,只是大众化的例览,因而达不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阅读中,我们只要抓住文章之“眼”,也就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阅读的窗日。不妨,我们就试着抓住“四眼”读文章。一、抓住“图眼”。文章的题目,不是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揭示文章主旨的题目有不少,如记叙文:(这不是一颗流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同志的信任)等;议论文:(纪念白求恩)、(俭以养德)、(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等,概括…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者想要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关键是多读。博览群书,熟能生动,由量变到质变。当然,提高阅读速度也有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问题,以下介绍几个方法:一、预读。(Preview)预读是每个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阅读技巧。在我们正式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应该通过预读粗略地估计一下该书写的是什么内容。预读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思考标题的含义2、速读作者姓名与书籍出版日期3、看看封面或书中的照片或插图4、速读目录内容5、浏览索引或附录6、速读作者简介以及前言7、浏览书尾的参考书目短篇文章预读要相对地简单一些。它…  相似文献   

17.
快速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并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我们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训练步骤(一)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二)时间安排:实验班每周上1次速读课,每两周去1次阅览室阅读,并适当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速读训练。(三)初次阅读能力测试。阅读速度与速读理解率是衡量速读能力的两个要素。训练中既要记录速度,也要测定理解率。(四)阅读习惯调查。我们用问卷法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速读时存…  相似文献   

18.
左连英 《成才之路》2009,(24):36-37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考查点有以下六个: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与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思路,归纳文中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而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类试题(“表达效果”“有何好处”之类问法也属此类),以上几个考点都可以涉及,所以考查频率高(在2008年19套高考试题中就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难度系数大。所以化难为简,把握答题技巧,是现代文阅读板块拿分的关键。现从简明实用的角度对作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漫谈读书     
我很羡慕那些一目十行的读者。英国有位教授,据说他在火车上看书,车窗外每掠过一根电线杆,他就能翻一页。国内也有学者,据说一家大旧书店的书,你随便指哪一本,他都能道出内容梗概。我人很笨,;读书慢,近年又有随读随忘的毛病,这最要命!我读的书,大致分这么几类:甲类是业务上需要的,必得有目的有系统地去读——主要属我正在研究的问题的范围。乙类是为了欣赏观摩而阅读的。此外还有两类书,读法有些不雅。一类放在厕所里(作为丙类吧),另一类放在枕畔(作为了类)。还有一种戊类,这大都是版式很小的书。每逢去医院或去车站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人工梳理了1997—2006十年间中国知网上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俄语期刊不在此列),从这些期刊上统计出有关阅读类文章88篇(不合阅读测试类)。从阅读理解过程、参与因素和研究方法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概括了近十年阅读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