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蕾 《中学生物学》2006,22(8):23-23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亲自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注重对探究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过分注重探究结果,因此,上好“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1.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安排了“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实验,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实验,日常实验结果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蚯蚓反而在光滑的玻璃表面爬得快。笔者发现在实验中水的用法不同,往往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率。为了能保证课堂实验的成功,决定探究出最佳喷水方式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邵达宇 《生物学教学》2011,36(10):31-31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这一探究活动,如今在国内不同版本的初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有出现。该活动的意义不只是加深学生对探究活动一般过程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因此,这一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关于"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实验教材上的方法是把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来比较其运动的快慢,然而按照该方法学生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为此,笔者做如下改进。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4人一组,其中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发言人、一个操作负责人组长的责任是负责统筹整个组的实验,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实验中的数据统计、设计表格等,发言人的职责是进行实验交流,操作负责人的职责是保证实  相似文献   

7.
将全班学生分组,每4人1组,其中包括1个组长、1个记录员、1个发言人、1个操作负责人.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统筹整个组的实验,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实验中的数据统计、设计表格等,发言人的职责是进行实验的交流,操作负责人的职责是保证实验过程动手操作部分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谭静 《中学生物学》2004,20(1):57-60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妙"第二章"探索生命"中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非常完整.  相似文献   

9.
10.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师:课下杨赛军同学问我,蚯蚓截成两段能活吗?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生:我认为能活,因为蚯蚓有两个脑袋。(观点1)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大家想,蚯蚓要是有两个脑袋,如果一个脑袋想向前走,一个脑袋想往后退,会怎样呢?再说,蚯蚓若长两个脑袋,它在哪儿排泄呢?师:那你  相似文献   

12.
闫雨亭 《山东教育》2004,(18):36-36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热潮中,年轻的我满腔热情地探讨着适合课改的内容,尽情地阐释生物新课标的理念。初一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一节有两个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侧重训练学生设置对照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侧重训练抽栏检测的方法。这两个实验都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好机会,于是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  相似文献   

13.
“探索生命的方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中的第1单元第2章第二节。针对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让学生看书后找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次是和学生共同对“蛆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的探究进行分析掌握,并且强调指出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的含义;最后根据前两点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索,并且还让学生们懂得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青岛市被定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参加生物学科的课改实验。一年多的课改教学历程,使我对构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些粗浅认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将生物学科理解为记忆学科,认为生物知识是一些“死”知识。而本节内容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的他们来说,则是具有颠覆性认知的一节。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该实验是初中生物第一个科学性的探究实验,该实验要求学生能够体验实验的科学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形成完整的科学探究性思维。本节实验内容简单,按照书本对于实验的探究,学生确实是可以快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仅按照书本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只能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只是就事论事,学生的思维并不能得到发展,获得的知识也不够全面深刻,在进行实验验证阶段效果也甚微。为了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生物的魅力以及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成果,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本节实验步骤以及材料加入干预和完善,添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操作,从而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并得到更好的效果,使学生形成更严谨的科学探究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17.
吕燕 《山东教育》2003,(15):30-31
午餐后,我带领孩子们到花园的走廊里去散步。由于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有许多的蚯蚓正从花坛中慢慢地爬出来,挡住了孩子们的去路。孩子们被眼前这些陌生又奇怪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一个个驻足观看。天天说:“老师,这里有好多的  相似文献   

18.
1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人生单元”,所选文章都与人生修养、人生理想有关。其中第九课《我的信念》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  相似文献   

20.
沈瑜 《中学生物学》2004,20(3):22-24
在初一生物课本的《种子的萌发》这一节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通常的课堂设计中,一般由老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在课外做好实验,课堂上同学们只以讨论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