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上好美术课,教师最关键。美术课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人成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胜强 《成才之路》2011,(36):92-I0017
美术课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难以完成培养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功能,即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课教学还是不能正常开展,甚至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认为美术课只不过是绘画而已。我们美术教师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课?如何能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静 《成才之路》2011,(8):96-I0025
一、初中美术课的特点及实施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应积极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教学与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美术教育要能够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提高教学效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二、提高初中学生美术课动手能力的有效措施1.要培养初中生的动手制作意识和习惯初中美术课教学标准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有创新意识与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条件是直观性。美术作品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学应从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石业斌 《考试周刊》2013,(81):186-186
初中美术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扩展、思想品德的熏陶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率,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已成为教师探究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手段、形式及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开展有效评价的策略.希望能对美术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学美术课不仅仅可以普及美术常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在于逐步增强学生参与美术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他们从无趣到有趣,从此爱上美术课。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对小学美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依据大纲的精神,在教学中发挥美术课特有的功能,完成中、小学阶段“大纲”赋予的各年级的教学任务,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更新美术教学观念过去,有不少美术教师把美术课上成单纯培养美术人才的技术课,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对观赏美、鉴别美的能力的提高,削弱了美术课的有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美术学科的目标更为明确,美术课不是以培养少数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为目的,而是通过美术课传承文化、陶冶情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形成,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美术课中的教学评价存在明显弊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评价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大纲剖析一、学习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明确小学美术课的性质、作用 ,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及大纲对教师的要求。二、基本内容(一)小学美术课的性质、作用。1.性质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小学生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2.作用 :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治情操、启迪智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和任务。1.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 ,教学目的是全面的 ,而不是单一的。2.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3.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课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育已经作为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学校教育轨道之中,以便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通过对国内小学美术课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或因教师传统观念影响、或因教学条件限制等,导致美术课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本文笔者将在下文以新课改为背景,探究上好美术课的措施,希望可以使小学生在美术课教学中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的各利,能力也得到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美术才能突飞猛进发展的黄金时期,可塑性最强。所以,美术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上好美术课。  相似文献   

13.
“综合&#183;探索”教学是中学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为此,我在多年的美术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不能被忽视的。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农村学校美术课是越来越难上了,主要是因为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缺乏必要的美术教学用具和专业美术教师,再加上受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的美术课形同虚设,很多时候都被语文、数学等科目所代替,学生感受不到艺术美的气息。然而不管是何种原因,农村的学生是喜欢上美术课的,对美术有极大的兴趣。这就需要新课改下的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慢慢寻找问题的根源,力争为农村学生上好美术课。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美术课教学是一项公民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经过有效的美术教育,利于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促使其全面发展,对提高全民族艺术素质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美术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美术课作为普及性教育学科主要以培养人的素质和修养为目的,它是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教学 ,不应仅仅限于“画画”这个狭窄的范围 ,它应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 ,把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放在人类科技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大背景中去认识 ,美术的创新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教学 ,强调的是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它用生动具体、摸得着、看得到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崭新的思维 ,是为大多数学生所易接受的。在美术课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能带动学生将创新观念运用到其他学科 ,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 ,也将起到推动作用。一、美术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  相似文献   

17.
单长国 《辅导员》2012,(3):47-48
美术课本身对学生最大的思想教育是美育。但我要说的是,美术课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除了美育,美术课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品德精神可教育,如相互合作精神、互相帮助精神的教育等。所以,在美术课上,教师要时刻教育学生做思想品德的"有心人",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思想教育,使美术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学科的孤立性,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对人的教育方面实现思维、知识、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平衡发展。笔者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实践,结合国外对美术教育的研究结果认为,美术课的教学正是可以在实现对人的素质教育——思维、知识、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平衡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就要求我们重视和开发美术课的教育功能。  然而在一些中小学校,仍然没有将美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谈到美术课,人们的普遍的认识是,美术课旨在学习美术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着重对中职幼教专业美术课的课程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展开探讨。中职幼教专业的美术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小学高年级美术课的水墨画教学,教师应让学生轻松地学、深入理解地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水墨画,培养学生对国粹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