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设计理念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数学教育要"为智慧的生长而教",要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智慧的萌发与生长。秉承这样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从小石子数起、"十"在我们身边、从石子中走出去。在这三个板块中,学生从追溯古人的计数方法开始,感悟智慧的萌发与生长;接着回归现实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智慧的发展;最后引入图形与符号,在对比中实现智慧的超越。三个板块的设计,从时间上,由古至今;从内容上,由理论到实践;从认知上,由直观到抽象。每个板块都呈现出了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中,教师在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时,往往忽视教师自身学科教学认知(PCKg)发展方向及在课堂上教师的学科教学认知如何被应用。笔者主要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建构PCKg模型,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外铄"到"生长"、从"知识"到"认知"、从"分散"到"整合"三大转向,而使学生主体得到最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切地感受到,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仅仅靠研究不同课文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语文教学的进步要从课程重构和学习方式变革两个方面探索,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单一教学生应对考试走向学生能够用语文追求更好的生活,才可能有本质的突破。如何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我尝试将语文教学分成三个大的板块。每一个板块的教学约占语文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在教学中交叉进行。  相似文献   

4.
姜亚春 《文教资料》2010,(36):164-165
作者通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学分析论述都是怎样设计问题才能吸引学生,体现课改理念,让学生迸发智慧的火花,并提出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静慧学习”,始终聚焦学生的言语智慧生长。言语智慧,即言语创造性表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它是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基础的言语实践深入发展的结果。新时代语境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贯彻创新理念,引领学生走向从“新”到“心”的言语智慧生长。具体而言,要联结创新生活,确定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要发展创新思维,设置进阶有序的学习任务;要促进创新互动,开展持续有效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理解是教师看待教学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视野,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诸多教学观念的综合体现。具体言之,在科学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从"再现原意"到"探究理解"的转向;在人文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意义复原"到"意义商谈"、从"强制灌输"到"反思理解"的嬗变;在实践理解进路中实现其从"教师自我解释"到"教学实践智慧"、从"教材课程观"到"课程文本观"的跃升。  相似文献   

7.
曹志刚 《学周刊C版》2014,(10):121-121
快乐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它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爱好、情感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变革,着力为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三年级本科学生的板块教学实践及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板块教学认知度比较低并存在差异;认为可以将其运用高年级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根据主题板块内容确定课时长度;希望同一门课程由3-4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2-3名学生为一组参与到板块教学中;认为对教学团队进行总体评价更为重要;学生充分肯定笔者的板块教学实践,并希望增加一名教师、增设案例板块和实践板块改进教学效果。可见,对于教改学生有需求,愿配合;教师愿尝试,有供给,学校应当给予适当的激励鼓励教师进行教改尝试;当然,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教法时一定要考虑课程性质。  相似文献   

9.
徐宁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10):109-111,117
为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素质营销人才,设计"社会实践、模拟实践和感受实践三维一体"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将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植入到教学方法改革之中,创新"团队式三段九步"教学法,使教学在时间上延长、空间上延伸、内容上扩充。学生通过课前主动准备、课中主动学习、课后主动评价确立主体学习地位,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优化、各实践教学环节共同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发现”到“建构”是布鲁纳教学哲学观中显性的呈现方式,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布鲁纳发现式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走向。布鲁纳发现式教学内蕴“自我建构”的教学理念、“发现—建构”的教学过程、“过程导向”的教学动机、“智慧生长”的教学目的。布鲁纳发现式教学在艺术教学中的实践逻辑是:重塑师生双主体,树立“自我建构”的教学理念;营造再语境化的艺术教学情境,生成“发现—建构”的教学过程;挖掘“能力动机”,构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搭建以认知建构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智慧生长”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深化"原理"课教学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在整体上应坚持"三个目标":知识传授、方法论教导和意识形态引导。在课堂教学内容讲授上做到"四个贴近":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需求、贴近教师的能力和特长。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上做到"四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下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阶段性教学和长期辅导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会如何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注重地理问题探究过程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丰富地理表象的感知过程;暴露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巩固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和注重知识应用的迁移过程四个方面展示问题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语文课堂的不少语言实践停留在原始水平上,是一种无效的假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聚焦传神语词点,让学生在内化运用中生长语言智慧;探寻形神结合点,让学生在类比转换中生长语言智慧,这样才能让散文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语言生命成长的凭借。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课堂"有效支持了学生个性化学习,使老师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提供了可能。本文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讨论了智慧课堂的设计理念,并且用实践的案例展示智慧课堂是如何发现和解决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度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15.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人教版Go for It!新版教材语法板块的特点,指出了语法板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教学实践,从领悟教材设计意图,构建学生语法知识体系;整合教材话题资源,提升学生语法运用能力;利用学生语法错误,增强学生语法反思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法板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会明 《成才之路》2011,(3):90-I0019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节好的、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数学课,应该具备两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2)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能在课堂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不知道到知道、对数学思考的从无序到有序,在对数学知识有序思考的基础上,发现数学现象中的规律,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萌发将数学知识运用实践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课改中,老师以全新的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在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实践课程标准理念,收获很多。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这一理念的做法,与同行探讨。一、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老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并运用到数学实践教学中,智慧课堂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一、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一)讲解智慧课堂的理念,使学生接受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就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移动设备、教育软件、网络等资源和工具向学生讲授数学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运用这些资源和工具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因其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颇,加上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所产生的远离审美共性的极端个性化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极易出现学生的阅读脱离文本或教师教学实际情境的过于"个性化"的现象。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要体现课改的大方向,实现从目标到手段、从学生到教师的多元回归。一、课堂理念回归:个性化阅读不应成为摆设和作秀虽然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深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喜爱,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这一理念"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