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播评论发展方向的探讨,结合《“12316”金色通道》这档广播评论类节目的主持实践,阐述了广播主持人即时评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主持人在广播评论中该“如何说”“怎么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播评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观点传递的形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存在了,但总体上是“口播报刊”。到20世纪80年代。广播评论进行“语体改造”——将报刊上的言论与广播中的谈话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此后“广播谈话”逐渐成长发育为广播评论的一种特殊样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评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评论是广播宣传的旗帜,它是通过口头播讲或音响来传播的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大致经历了“学别人走路”、“自己走路”和“走自己的路”三个不同的发  相似文献   

4.
王均 《中国广播》2005,(8):72-73
如何加强广播评论的写作是摆在我们广播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而要强化广播评论写作,就必须与时俱进,走创新的道路。为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的作用,积极探索广播评论的改革,勇于创新。我们丹东电台在2000年,推出一档体现时代特点的评论——“一分钟论坛”节目,并为固定栏目,在《丹东新闻》节目播出。“一分钟论坛”的推出给广大听众以耳目一新的  相似文献   

5.
在电台众多的节目里,广播评论能鲜明表达对各种新闻事实的立场和态度,是广播电台的“旗帜”,是“号角”,是“灵魂”,是真正代表广播电台自己的“声音”。然而近年来,广播评论在广播媒体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一些地方电台鲜见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因此,广播电台加强自己的“声音”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广播新闻评论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广播新闻宣传质量的高低。但这些年来,地方台广播评论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低谷状态。有业内人士称它是广播的“软骨病”。那么,地方台该如何强筋壮骨、走出广播评论低谷呢?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8.
张育仁 《新闻界》2006,(1):131-132
广播新闻评论与任何一种纸媒新闻评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广播新闻评论具有“边缘性”或者说“跨界性”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电子传媒的属性,又具有文体写作的属性。如果我们要给广播新闻评论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按声音传播规律,或者口说耳听的要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是我国的广播评论起飞的10年,也是广播评论在“自己走路”和“走自己的路”方面不断探索的10年。在80年代刚刚与我们告别,90年代业已开始之际,回顾一下以往10年广播评论的发展轨迹,总结一下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展望一下90年代广播评论的发展前景,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在作80年代的回顾与总结之前,笔者先简要地介绍一下80年代以前广播评论的发展历史,以使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能对此有所了解,并加以比较。漫长而艰难的起步期  相似文献   

10.
我们站的广播评论《自备柴灶自升温》,在1990年3月份全国第八届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至此,我站自1984年以来,已有12篇广播评论在省市新闻单位和市以上广播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其中有两篇获得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有朋友问我:“你们一个县广播站,是怎样抓广播评论的?”我作为站负责人、评论编辑,想就此谈点体会。一、确定评论在广播宣传中的地位。县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中国广播评论奖”37件作品获奖在广播评论界无疑值得欣喜。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由参评作品以及各台的情况交流中所展示出来的广播评论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一问:何为广播带“响”,带“响”优势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13.
“思辨的力量——全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研讨会”7月10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等全国14家省级电台新闻评论节目负责人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专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杂志负责人就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与多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4.
加强广播言论,是当前广播新闻宣传的需要,也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建德人民广播电台在《建广新闻》节目中开设“建广评论”栏目已经10多年了,据初步统计:该台在“建广评论”栏目中共播出各类广播评论有一千多篇,其中《为民服务要实实在在》、《以人为本重在落实》、《情系再就业更应法系再就业》、《违章建筑何时休》、  相似文献   

15.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中的评论员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在广播实践中,新闻评论基本上有两种播出形式:播音员播诵或评论员播讲。由播音员自己播讲的“口头述评”是评论员评论的一种,这一形式现在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也说明了评论员评论的兴起和繁荣。 广播评论员评论的特征可以从外部特征和内部  相似文献   

17.
广播评论的语言,应该是“谈话式”的。这是由广播的特点决定的。同报纸相比,广播虽有传播迅速、听众广泛的优势,但也有稍纵即逝、不易保存的弱点。因此,广播评论的语言除了要做到与报纸评论语言共有的准确和鲜  相似文献   

18.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1):51-52
1979年,时任中央电台台长的左漠野同志重提“广播要自己走路”的方针。为什么叫“重提”?因为早在1950年,中央主管新闻工作的胡乔木同志就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左漠野台长首先抓了广播记者自己采写新闻的工作,当年,中央电台的广播中就出现了“本台消息”,接着他就开始抓广播人自己写评论的事。1980年8月18日,中央电台成立了评论组。我被指定为组长,  相似文献   

19.
评论是新闻媒介针对各种新闻事实,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新闻体裁,被称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不仅具有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同时又受广播自身规律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其它新闻评论的一些特点。通俗化。首先,从广播听众的组成成分来看,广播评论的内容需要通俗。各种不同的报纸,一般都有相应的读者层次,可以根据办报宗旨和对象的不同,选择和确定各自评论的内容。而广播评论则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评论要取胜,必须扣住短、准、快、近、明五个字做文章。短,就是篇幅短小。目前,我们的广播新闻评论似乎还没有脱离报纸新闻评论的模式,即播发本合评论、评论员文章、广播杂谈之类的“大块头”东西多,而“短评”、“编者的话”这类轻型武器运用得少。新闻评论是一种偏重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说理的文体,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有形象,有情节,如果篇幅长,内容层次多,推理过程复杂,出现在广播里,人们是难以完整接受的,甚至多数人只能记得其中的只言片语。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