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制订学科规划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科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抓学科建设,就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基于这样的认识,2000年底我们就提出了在制订“十五”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搞好学科规划与建设、校园规划与建设这两个规划与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把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上了学校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成为两年来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学制定学科规划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论述科学制定学科规划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学科规划必须具有鲜明的指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规划和建设主要从完善学科布局,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环境、改善条件、增加投入和提高学术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等四个方面展开;最终对学科规划和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施科学、规范的学科、专业目录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左铁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16年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学位授权体系以及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对保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科的内涵及其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遵循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学科组织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和探索学科规训制度与方法,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程来看,教育人类学学科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人类学相关研究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为人类学和教育学开辟出一块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学科、学科制度、学科建制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学科制度的讨论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对于学科制度的界定似乎过于宽泛 ,以至于学科制度无所不包。笔者以为 ,学科本身就有制度的含义 ,如果再提出学科制度的概念 ,应有严格的界定。可以用学科建制一词专门指称学科制度中的物质层面或说是外部层面的东西 ,从而将学科制度主要限定为学科的内在制度或说是学科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中,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高瞻远瞩地为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各个学校都在认真分析形势,以求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学校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已成为共识。问题是如何来推动学科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复旦大学的实际,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是推动学科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英文中,“交叉(学科)”与“跨学科”是同一个词“Interdisciplinarx”,所以交叉学科亦称跨学科。它是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交叉学科”这个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出现,但人类的跨学…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建设步入关键时期,自然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自然资源是世界大国外交、政治、经济角逐的核心,需要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当前以传统一级学科为基础、针对单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资源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潘强  田凯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54-155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由此,可想而知,大学校园文化对一众大学生的影响力之大,学科文化作为文化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学生们在进行文化活动时无意识形成的文化气氛。学科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之中较为重要的一块,不仅引导着学生的学习,还关系到学科的建设。下文将探讨一下学科文化和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创建特色学科的过程当中,我们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依托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战略。学科建设瞄准产业发展的趋势,跟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融入"上找方向,在"瞄准"学科专业发展上找需求,在"对接"上找需求,在"服务"上找特色。在办学模式上,构建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学校与上海交运集团、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和东航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今年以来,学校先后与行业的核心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产学研新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2.
学科评估要引领一流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这次学科评估从2016年4月开始,历时一年多,期间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应该说总体上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当然也有一些合理的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议,主要是因为:它是一次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评估",又恰逢"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的遴选,另外就是评估指标及数据的不透明等。评估虽已结束,但其后续影响才逐步显现,对这一轮学科评估的总结和反思也刚刚开始。在加快"双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现代化和民族学科现代化丹珠昂奔人类在自己生存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在创造,创造新的文明、创造科学,从而使自己进一步丰富且强大,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当我们回首历史,便可看到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中留下的不同的“台阶”──文化的、生产力的、社会形态的、婚...  相似文献   

14.
“学科范式”是指某一时期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元素的集合.学科范式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由“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作为“某种知识理论体系”的学科必然会发生重大转变,学科范式转型不可避免.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之前,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要坚定学科信念,坚持学科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要面向高等教育实践,坚持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要取众学之长,坚持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一级学科评估 推动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教育市场面临的是国际上的竞争。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保证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高校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开展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目的是推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宣传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扩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影响,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活力,使各学科点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确建设目标;为社会人才流动,学生求学、就业提供相关信息;为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观念变迁的历史分析,指出了只有以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高等教育学才能实现学术的合法性;并主张以高深学问为基础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厘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涵,重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学科的二重性与大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建设一流学科,必须对学科的内涵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剖析学科的二重性,即知识层面的学科与组织层面的学科,可以发现二者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多学科研究方法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独特方法为立论前提,探讨了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独特性和以及学科建设实践的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科立校与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探讨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学科立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三个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学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已经开始踏上了建设和发展的征程,但是科学教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离我们还很远。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主题重视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确认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努力获得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科学教育学科身份的承认,同时也要让科学教育者自身对身份形成认同感;需要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尤其要加强实证的经验性的科学教育研究;需要从不同层面着手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层面上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