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娟 《华章》2011,(33)
教师语言作为一种有特色的职业用语,值得分析和研究.本文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讨论和分析了英语教师语言的典型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的形式、意义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以及语境对它们的制约限制作用.然后,简单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及其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既是一种人际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行为,所应遵循最基本原则的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一种相互补益和负相关关系,教师应根据当下情景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实施课堂评价言语行为,以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永梅 《海外英语》2011,(4):230+232
该文对二语为英语的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拒绝时所产生的语用迁移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进行拒绝时存在着明显的语用迁移现象,但这种现象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补缺假说"[1]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及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的实施,需要借助语用原则及其准则,语用原则既是实施言语行为的工具,又是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的工具,原则及其准则的准确选择是促使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取得言后之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袁园 《文教资料》2014,(31):166-168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开拓了从行为角度来研究语言的道路。塞尔发展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且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意向性。 J.Mey提出的语用行为理论把使用语言看作一种交际行为,从情景出发,考察使用者如何达到交际目的。可以说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考察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而语用行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理论或者宏观的人际交往理论。本文试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述,并试图构建一个更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问题,即语用问题.作为跨文化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言语行为语用研究在语用等效翻译上的应用,提出跨语交际的翻译需要遵循的是语用等效原则,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等效传达言外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英语本国语使用者言语中的普遍现象,能否灵活运用习语已成为衡量EFL和FFL学习者英语真实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而要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习语单纯从其语义、文化角度是不够的,习语有其自身适用的语用语境并能实施语用功能.该文试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来探讨习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掌握习语的交际功能,以便在跨文化活动中实现更加顺畅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言语行为的中心思想是说话可以看作是做事。陈述句并非都表达"陈述",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多种言语行为,形式和功能不是绝对的对应。修辞使说话者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人们的话语交际成功有效。从修辞角度分析陈述句中的各种言语行为,比较言语行为中的同义表达手段,分析词汇、语法和语义等修辞手段在实施不同言语行为中的作用,由此得出:修辞使说话者的话语依赖言语环境,有时妙语双关,有时含蓄幽默,有时指桑骂槐,使言语行为产生种种修辞效果,提高了言语行为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组织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包括:问候语、指令、课堂提问、反馈语等。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为关键,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研读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策略对比研究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研究散落在不同时期的文章中,缺乏统一的梳理与整体画面。本文拟通过对国外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研究方法和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研究的综述,以期达到对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策略研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亢江瑶 《文教资料》2005,(24):98-100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寒暄与问候,指令,讲授与呈现,提问,反馈与评价等进行分析,发掘其语用功能,以期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5.
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它强调说话就是做事,做事意在取效。教师话语既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工具,又是学生语言输入的最大来源。它的成功运用对课堂教学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对其语用功能的分析,探讨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导教师课堂提问和反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问题,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效度。  相似文献   

16.
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证实语言能力的水平是否会影响语用能力的发展,笔者以两组不同语言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二年级学生和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例,调查了他们的语用能力。结果显示,大二学生在语用语言能力上更接近目标语;在社会语用能力上,两组学生在接近目标语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二学生取得的进步稍微大些。  相似文献   

17.
在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普通国际交往或学习汉语过程中,英语母语者往往在恭维与赞美、问候与寒暄、请求与建议、致谢与致歉、邀请与拒绝等常见言语行为方面出现社交语用失误。如果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重新审视中英两种语言的语用规则,便可发现导致语用失误的三个内在原因:其一,中英语之间有不同的语用规则;其二,相同的语用规则其主次排序及其动态变化却不同;其三,语用规则与不同言语行为之间匹配错位。有鉴于此,有必要了解中英语语用规则的差异,正确选择不同言语行为所匹配的语用规则,积极调适语用规则的主次排序及其动态变化,从而避免言语行为语用失误,以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了公关言语领会的问题,提出了必须以具体的言语成品为依据,按照公众语言的具体规范理解话语文章以及充分利用言语环境完成公关言语领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为基础,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几类具体的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启示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选用得体礼貌的语言,避免语用失败,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间接言语行为——有效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5):57-59,6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原则密不可分,间接言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使用动因大致包括:维持礼貌交往,增强话语力度,弥补表达缺陷等交际功能,另外,修辞格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妙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