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话轮(Turn)就是交流双方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话语交流的轮回。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话轮的多少是学生口语能力强弱的体现。话轮的延续,使语言交流得到有效的持续,人的思维得到维系,更有利于提高对话交流的质量。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教材话题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话轮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会话过程。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本文从话轮的数量,话轮中的话语质与量以及话轮转换等三个角度分析话轮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3.
法庭会话是一个语言博弈的动态过程,法庭话语标记语all right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载体,体现了庭审参与者之间的语言博弈,具有肯定、重述、话轮转换、打断和缓和面子威胁的元语用功能.而且,不同庭审参与人对这五种元语用功能的使用侧重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话语人的法庭角色和会话目的不同以及机构权力分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话轮转换的过程等方面探讨了会话交际的规律,介绍了进行话轮转换的相关技巧,同时探讨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话轮转换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技能,以便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话轮转换理论揭示了会话互动的特征,话轮转换和相邻对的语用策略的运用则反映出会话参与者的交际水平。本文拟从话轮转换机制和相关的语用策略两方面探讨高职学生会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Verschueren的顺应论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动态生成特征。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凸显对于生成语境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动态语境往复激活和展开的过程有赖于发话人和释话人元语用意识凸显度的上升。尽管元语用意识具有不可准确测量性,但其对于交际语境构建和话语意义生成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在顺应论框架内探讨动态语境构建中元语用意识凸显的特性和作用,以及元语用标记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通过研究会话分析理论,尤其是话轮和话轮转换机制,并基于口语教学过程的具体实际,对话轮转换的原则和技巧做了重点阐述,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言交际应用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电话是进行交流信息的良好媒介.在电话会话中,双方只能靠语言来表达,靠语言使交流双方彼此理解.文章借助于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规律,从话轮的构成、话轮的分配规则、话轮转换形式和话轮过程,以及话轮转换过程中会话的修正机制和会话结束方式,探讨电话会话的交际规律,从而有助于交流双方正确使用电话言语进行交流,提高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本文通过讨论话轮转换机制中的几个概念:话轮、话轮转换、相邻语对、前置语列、反馈项目等,探讨了英语会话中会话双方获得、保持和放弃话轮的表达方法。本文还就目前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话轮转换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会话是语言使用的基本承载单位,许多语用的技巧语用现象都体现在会话中。文章旨在研究律师如何在话轮转换和会话含义这两种语言技巧的成功运用下,来达到扩大有利因素,最大的减少不利因素,并赢得法官的认可,陪审团的同情,最终赢得案件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陈宜靖 《考试周刊》2015,(16):86-87
语用能力是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下准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达到交际目的的前提。文章从语用能力的概念开始谈起,指出了常见的语用失误和语用理念下的外语教学应在情境中进行,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达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丹陵 《海外英语》2013,(21):273-275
话轮转换作为会话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使得人们顺利的进行对话。相邻对是话轮转换的基本模式,转换关联位置如重叠、停顿或者沉默是话轮转换的信号。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相邻对和转换关联位置的异同,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话轮转换以促进学生用英语顺畅交流。  相似文献   

13.
长期跟踪观察两名3岁说汉语的儿童成长到6岁所进行的会话,建立语料库。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在会话习得过程中,已能对话轮的动态转换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语用策略获得话轮、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对会话中的重复和冷场进行修复。从认知、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分析儿童话轮转换的规律及特点,以更好地帮助儿童习得会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话轮的构成、话轮转换的类型及话轮转换规则方面揭示了会话结构的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夺取话轮、保持话轮和出让话轮的语用策略,以有利于会话参与者顺利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15.
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语言的使用过程是语言使用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这些指导和调控又往往会在语言结构层面留下痕迹。语用含糊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交际策略,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本主要从元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语用含糊这种交际策略的语言表现手段,以及这些表现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江晓梅  杜量 《培训与研究》2008,25(7):128-131
Verschueren语言顺应性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适应语境、适应语言结构的过程,话语标记语作为元语用指示语的一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说话人的顺应意识,这种顺应意识就是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口译活动中的不同的话语标记语体现不同的元语用意识,具备不同的语用功能,灵活掌握不同的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提高口译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Verschueren语言顺应性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适应语境、适应语言结构的过程,话语标记语作为元语用指示语的一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说话人的顺应意识,这种顺应意识就是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口译活动中的不同的话语标记语体现不同的元语用意识,具备不同的语用功能,灵活掌握不同的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提高口译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熟练的话轮转换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交际能力之一,也是学生最终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一。本文主要从课堂这一语境出发从持续话轮技巧,放弃话轮技巧及获得话轮技巧等方面探讨了话轮及其转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元话语和话轮转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了英语话轮转换中元话语的选择。文章认为,元话语在话轮转换中的使用不同于书面语,尽管元话语的运用并不丰富,但对会话语境的构建、谈话对象间的互动、话轮的持续或转换等有着积极作用,为监测言语进程的动态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话轮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开始和结束谈话,如何展开一个新的话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使交谈不被中断,从而实现交际的维持。构建话轮的策略主要有开辟资源,引发话轮;渐次展开,保持话轮;应付裕如。转换话轮;促进理解,交互话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